新时期我国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

来源 :城市规划学刊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作为空间供给侧改革重要手段,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家空间治理体系转型背景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三类基础设施(增强区域承载能力、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提升网络运行效能)、三种空间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三个关键尺度(国家城镇化格局、城市群和都市圈地区)、三大协同关系(系统协同、空间协同、时间协同),提出优化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协同效应,提升国土空间综合效能的总体思路。围绕城镇化布局、城市群、都市圈三个关键尺度提出跨区域
其他文献
以长江中游宜昌段、武汉段和黄石段3个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选取农业渔业、工业生产、港口物流、过江交通和城镇生活共5种典型开发类型岸线,鉴别了不同开发类型岸线水域主要污
为了克服群集蜘蛛优化(SSO)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和收敛速度慢等缺陷,提出了一种融合差分进化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机制的改进群集蜘蛛算法.在群集蜘蛛算法中引入差分变异算子,
今年年初,董鉴泓先生提议并推荐我接任《城市规划学刊》主编一职,个人深感责任重大(图1)。我们这代规划学人的学术成长与《城市规划学刊》分不开。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多年,与《城市规划学刊》感情至深。如今董先生把这份重任托付于我,我当义不容辞。辛丑新年,拜年董先生,按先生要求,思考并成文(图2)。虽时间仓促,未及办刊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的系统思考,但有几点是肯定的。
期刊
2021年初国家到各省市地县各级政府都在集中批准公布"十四五"规划。这是2018年国家统一规划体系以来,第一个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落实空间部署的五年规划,且远景展望期延伸到了2035年。这与同期正在紧锣密鼓编制的各地国土空间规划不仅在编制时间点上,而且在规划期上高度叠加。上海的空间规划编制相对较早,获批于2017年;上海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于2021年1月获批公布,是少数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都已形成的城
面广量大、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特色村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大量特色村镇快速消亡,如何进行特色村镇保护迫在眉睫。认知转向、实施路径和制度建设是其关键。系统梳理了我国村镇规划和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指出我国"特色类"村镇的制度化保护与改造体系面临多要素有机结合的关联性挑战、多层次整体保护的层次性挑战和地域特色彰显的地域性挑战。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特色村镇的认知方法要实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