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你留意清晨血压了吗?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监测清晨血压
  “人体血压存在昼夜节律,即‘两峰一谷’现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解释说,人的血压存在较为明显的昼夜变化节律,即在夜间睡眠时血压降低,大约在凌晨2~3点最低。清晨醒来后血压快速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在醒后通常比睡眠时增加10%~20%,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约6点~10点)血压达到或接近最高峰。
  如果清晨时段的血压升幅过大,超过135/85mmHg(家庭自测血压)或140/90mmHg(诊室测量血压),这一类型的高血压称为“清晨高血压”。约半数左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表现为清晨高血压。
  而清晨血压的定义则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00~10:00间血压。
  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时间相吻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在24小时之内是不断变化的,清晨通常是一天之中血压水平最高的时段。研究显示,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在清晨时段的发生率最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表示,清晨时段血压的增高会导致脑血管病变、血凝状态的异常和肾脏的改变,以及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异常,而这些都会引起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清晨时段迅速升高血压会伴随更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孙宁玲进一步解释说,清晨高血压会加快心肌肥厚进程,增加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加重血管炎症反应,诱导斑块不稳定性。
  “血压管理已从传统的关注血压的‘量’逐渐转变成关注降压的‘质’,清晨血压是进入血压管理时代的标记。”霍勇指出,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清晨血压是管控全天24小时血压的风向标,有效控制清晨血压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孙宁玲指出,清晨高血压患者宜选用能持续24小时降压的长效制剂,在早上服用,以抑制血压攀升,安度“血压晨峰”,降低因血压增高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如果使用中短效降压药,则应在清晨醒后即服一次降压药,再于下午服药一次,晚上忌用。
  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如何用药都应严格按医嘱,切勿自行选药或增减药量,更不能自行停药。“对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需要终身服用。”孙宁玲特别强调,选择真正的分子长效降压药物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才能更加有效控制清晨血压。
  高血压患者冬季晨练别太早
  专家提醒说,老年高血压患者早上醒来时不要急于起床,缓慢活动:醒来后在床上躺一躺,做做脸部按摩;起来后在床边坐一坐;下床后先站一站。缓慢活动有利于清晨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孙宁玲表示,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早上的血压普遍较高,不宜过早进行晨练。高血压患者更适宜在上午10点后或傍晚进行锻炼,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比较适合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要掌握“适度、不累、坚持”的原则。
其他文献
儿童肝癌与零食无关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建伟介绍,老百姓说的儿童肝癌,其实指的就是肝母细胞瘤。它多出现在1岁左右小孩身上,最小的可以出生时就患病,几个月就出现症状,最大的则可延至十三四岁发病,偶有成年人。但总体而言3岁之前最常见。  据了解,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胚胎性肿瘤;另外,肝母细胞瘤患者常合并其他先天畸形,或者一个家族中多人得病,说明与先天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期刊
便秘易致心血管病发作  便秘让很多人苦不堪言,而对于心脏病人来说,便秘的后果很可能是致命的,它非常容易成为心血管病发作的“导火索”。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便秘,我在临床中常常看到因为小小的便秘失去生命的例子。我有三位因为心肌梗死住院的病人,本来抢救过来了,由于便秘,大便时用力过度,当场就死亡了。”辽宁省名中医张艳解释说,长期便秘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每次排便时都会很用力,这样突然发力或过于用力很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