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导致儿童肝癌?没根据!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xi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肝癌与零食无关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建伟介绍,老百姓说的儿童肝癌,其实指的就是肝母细胞瘤。它多出现在1岁左右小孩身上,最小的可以出生时就患病,几个月就出现症状,最大的则可延至十三四岁发病,偶有成年人。但总体而言3岁之前最常见。
  据了解,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胚胎性肿瘤;另外,肝母细胞瘤患者常合并其他先天畸形,或者一个家族中多人得病,说明与先天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有现象表明,家里有肠息肉、腺瘤样息肉病史的人群,则容易生出患有肝母细胞瘤的孩子。
  奶粉、零食都不过是躺着中枪。刘建伟称,这与成人多见的肝细胞肝癌形成的机制并不一样,后者有可能与饮食有密切关系,如长期酗酒、食用发霉变质、黄曲霉素含量高的食物以及肝炎病毒等。但儿童患上的肝母细胞瘤,则与零食无关,但有资料显示妊娠早期接触放射性材料、颜料和石油产品易导致该病。
  因此,妈妈们怀孕早期一定要注意,莫要频繁接触放射性高、化学性强、生物毒性高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物质,如油漆、石棉、放射性原料等,这可能大大增加婴幼儿患上恶性肿瘤的风险。
  患儿多体重轻
  刘建伟介绍说,患肝母细胞瘤的孩子,出生时多数体重偏轻,通常不超过6斤。推测是由于氧自由基诱导肝细胞损伤所致。患儿早期一般无症状,部分家长无意中发现患儿腹部肿块,随着病情的发展,常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精神差、体重进行性下降、贫血等。手术切除是治疗肝母细胞瘤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刘建伟称,早期发现的肝母细胞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来解决,术后一般都能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果肿瘤已经侵犯了周围血管,出现了腹腔内转移,那么预后便比较差了。
其他文献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世界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创作硕果累累。自发表第一部小说起,她就一直关注着黑人女性的生存境遇及精神状况,不仅全部小说
70多岁的张大爷怎么也没有想到,喝养生保健的药酒,竟然会伤了自己的肝。近日,张大爷因腹痛、腹胀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检查发现竟患上了肝腹水和肝硬化,而罪魁祸首就是近两年来每天都坚持饮用的药酒。  两年前,张大爷在家门口看到一个卖药酒的江湖郎中,说药酒中都是名贵的中药,喝了以后能够舒筋通络,延年益寿,张大爷就买了两瓶,一开始觉得精气神真的足了,每天喝酒也成了习惯。  可是,近日张大爷的胃口越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