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在研究中得以收获,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我校的英语校本教研中活动中,教师的集体备课,评课,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因此,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间的同伴互助的有效性,使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得以落实。
1. 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同伴互助流于形式
在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缺乏合作精神 ,这样彼此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相互保留,就使得英语校本教研活动只是一个形式。即使在学校要求下同一时间进行教研,那也只是保证教学进度的一致。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最终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提高教研活动中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办法
2.1相信自己,虚心请教
有的教师在集体备课或评课时一言不发,究其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不敢说,怕说错。其实,在讨论的时候,无论你说的对也罢错也罢,听的人还是有辨别力的。你说的对,别人可以采纳,你说的错了,也会有人提出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虚心向别人请教。我们可以加入校内英语组QQ群,有问题及时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有些问题经过组内讨论之后就迎刃而解。组内解决不了的,我们可以到连云港市初中英语群讨论,还可以到网络论坛上或请专家解决。
2.2问题是研究的源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在教研活动中,组内成员需要献计献策,讨论出一个或几个最佳的解决办法。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形式之一,每次集体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哪里来?应从教师们的教学实践中来。比如教师在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学生交流上的困难,老教师的点滴的感触和经验,学生对某个知识的疑惑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话题和内容。教研组内成员都应该关注问题的讨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活动与竞赛
在校内组织以年级为单位的竞赛活动,使本年级组内的教师齐心合力,“一致对外”。2012年我们校举办了九年级英语片教研活动,上课前我们在组内群里讨论,经过修改后形成了教案、学案。然后借班上课,组内成员听课、评课。最后,教研活动那天在自己带的班里上了这节课,听课的教师们给了很高的评价。我想这节课是我们英语组所有英语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次活动中,大家讨论的都很热烈,平时不怎么说话的也都说出自己的观点。我想,在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想法:“我们要上一节优质课给你们瞧瞧”。在我们的心里有“一致对外”的感觉。
2.4校长及中层领导积极参与校教研活动
领导要正确处理事务性工作和校本教研的关系,要保证积极参加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把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那么在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中,校长及中层领导也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2.5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
学校的评价制度是一根有效的指挥棒,学校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能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氛围。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做到同伴互助,就要求组内成员做到畅所欲言。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激励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能开诚布公地将自己的想法、做法与其他教师分享。一学期结束后给每个教师形成一个总的分数,将其作为年终评优或晋级的重要参考。
2.6提高业务水平
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影响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
①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批判性反思。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更有效的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纠错、自我教育的过程。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的情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讨论与回答问题中收集信息,受到启发,使教与学不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总之,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参于活动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同伴互助,使教研活动得到很好、有效的落实,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1] 余文森. 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 教育研究, 2003(04).
[2] 朱宁波, 张萍.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J]. 教育科学, 2005(10).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岭中学)
1. 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同伴互助流于形式
在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缺乏合作精神 ,这样彼此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相互保留,就使得英语校本教研活动只是一个形式。即使在学校要求下同一时间进行教研,那也只是保证教学进度的一致。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最终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提高教研活动中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办法
2.1相信自己,虚心请教
有的教师在集体备课或评课时一言不发,究其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不敢说,怕说错。其实,在讨论的时候,无论你说的对也罢错也罢,听的人还是有辨别力的。你说的对,别人可以采纳,你说的错了,也会有人提出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虚心向别人请教。我们可以加入校内英语组QQ群,有问题及时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有些问题经过组内讨论之后就迎刃而解。组内解决不了的,我们可以到连云港市初中英语群讨论,还可以到网络论坛上或请专家解决。
2.2问题是研究的源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在教研活动中,组内成员需要献计献策,讨论出一个或几个最佳的解决办法。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形式之一,每次集体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哪里来?应从教师们的教学实践中来。比如教师在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学生交流上的困难,老教师的点滴的感触和经验,学生对某个知识的疑惑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话题和内容。教研组内成员都应该关注问题的讨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活动与竞赛
在校内组织以年级为单位的竞赛活动,使本年级组内的教师齐心合力,“一致对外”。2012年我们校举办了九年级英语片教研活动,上课前我们在组内群里讨论,经过修改后形成了教案、学案。然后借班上课,组内成员听课、评课。最后,教研活动那天在自己带的班里上了这节课,听课的教师们给了很高的评价。我想这节课是我们英语组所有英语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次活动中,大家讨论的都很热烈,平时不怎么说话的也都说出自己的观点。我想,在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想法:“我们要上一节优质课给你们瞧瞧”。在我们的心里有“一致对外”的感觉。
2.4校长及中层领导积极参与校教研活动
领导要正确处理事务性工作和校本教研的关系,要保证积极参加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把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那么在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中,校长及中层领导也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2.5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
学校的评价制度是一根有效的指挥棒,学校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能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氛围。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做到同伴互助,就要求组内成员做到畅所欲言。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激励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能开诚布公地将自己的想法、做法与其他教师分享。一学期结束后给每个教师形成一个总的分数,将其作为年终评优或晋级的重要参考。
2.6提高业务水平
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影响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
①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批判性反思。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更有效的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纠错、自我教育的过程。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的情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讨论与回答问题中收集信息,受到启发,使教与学不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总之,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参于活动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同伴互助,使教研活动得到很好、有效的落实,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1] 余文森. 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 教育研究, 2003(04).
[2] 朱宁波, 张萍.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J]. 教育科学, 2005(10).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