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布比卡因微球剂型对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n=6)、布比卡因组(B组,n=6)、空白微球组(C组,n=24)和微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布比卡因微球剂型对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n=6)、布比卡因组(B组,n=6)、空白微球组(C组,n=24)和微球给药组(D组,n=24).A组和B组给药方法:在右侧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连线的靠近大转子的1/3处,用27号针向前内侧方向针尾抬高45°进针,直至针尖抵达坐骨后给药,A组和B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 ml或0.5%布比卡因20 mg/kg 1 ml;C组和D组给药方法:采用外科植入术法给药,C组和D组分别于坐骨神经周围的肌肉间隙中植入空白微球或布比卡因微球400 mg/kg(布比卡因载药量26.75%),于给药前和给药后评价运动阻滞程度,并测定热痛阈.给药后28 d内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C组和D组分别在给药后2 d、7 d、14 d和28 d随机取6只大鼠,取用药部位肌肉和坐骨神经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在给药后0.5~3 h时运动阻滞程度及热痛阈增加,D组在给药后0.5~36 h时运动阻滞程度增加,在给药后0.5~72 h时热痛阈增加(P<0.05).C组和D组给药后用药部位肌肉组织未见变性和坏死,仅有轻微的炎性反应,用药部位坐骨神经未见轴索变性和脱髓鞘.结论 大鼠布比卡因微球剂型坐骨神经阻滞可延长阻滞时间,组织相容性较好.
其他文献
任何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都势必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为此,从最基础的原材料把关人手,注重操作工序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是本文阐述的特征。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一
分析了耐高温辐射涂料的实用性能及应用条件,并将涂料喷涂于加热炉内壁,进行生产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加热炉在喷涂耐高温辐射涂料后,炉墙外壁散热损失减少,加热炉单耗降低,取
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在内涵、必要性、作用、建构、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研究中,要把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离出
病史摘要现病史 患者,女性,49岁,因"诊断甲亢10年,服用丙基硫氧嘧啶后尿检异常6年"于2008-02-14入院.
目的 比较不同月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HO)-2/一氧化碳(CO)系统和一氧化氮合酶(nNOS)/一氧化氮(NO)系统的表达情况,探讨HO-2/CO与nNOS/NO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目的 加强对肝脓肿的认识,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肝脓删,病例,总结其临床特性和诊疗情况.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中发热最为多见(94例,92.2%),其次为畏寒、
目的 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46例,ASA Ⅰ级或Ⅱ级,年龄25~56岁,随机分为3组,P3.5组(n=15)、P4.0组
目的 确定妇科全麻手术患者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时异丙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3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0~50岁.靶控输注异丙酚行麻醉
目的 观察单次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血管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0例孤立型脉络膜血瘤患者11只眼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0.2岁;1例双眼发病,6只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闭塞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49例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移植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49例患者中,糖尿病下肢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