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济安鲁迅研究的个体精神史侧面——以《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为中心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暗的闸门》(1968年)诸篇章中,《鲁迅作品的黑暗面》(1964年)问世较晚,与全书对左翼文学运动这一主题的关心不同,'黑暗面'一文是从个体精神层面上关注鲁迅作品中的无意识色彩,以及从传统与个体心理角度分析这种无意识风格的成因,将60年代的鲁迅研究从文学创作与社会活动的启蒙精神与现实主义角度深入到艺术家个体精神史研究层面,对后来李欧梵等海外学者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80年代《鲁迅作品的黑暗面》进入大陆学术语境后,更是启发了后起者对鲁迅精神世界的进一步深入探索。
其他文献
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即问题法闻名于国际比较教育界。文章探讨了霍姆斯对以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问题法的建构、问题法的研究程序和问题法的资料分类体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