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疑式”教学法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疑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生发疑问到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获得课堂成功的喜悦,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时效性。
  【关键词】“五疑式”教学法;初中物理;物理课堂
  一、“五疑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五疑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将学生作为先决主体,由学生的一系列疑问来推动课堂进展,在教师的引导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疑状态,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来探究之前发现的疑问,在对一些问题有了一定认识后可以通过质疑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无须参与解答,而应由学生根据问题主线与课本知识,对疑问自行解答,之后再由教师补充。在解决完问题后,学生可将解决问题中掌握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其他学习中继续探讨学习中遇到的新疑问。
  “五疑式”教学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发散思维教学法,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初中生对物理初步接触时,往往会对物理名家大师传奇经历产生浓厚兴趣与疑问。在对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我将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经过讲给学生听,讲到国王让阿基米德验证王冠是否纯金时停止,学生根据故事发展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即阿基米德如何验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这一疑问后,使学生分组讨论探疑,并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来回答这一问题,其他成员可质疑任何一个小组的回答并继续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地质疑、释疑、用疑,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我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加深了基础。
  二、“五疑式”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五疑式”的精髓在于“疑”,教师必须要贯彻这一精髓,对针对性、趣味性强,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题加以提出,使学生在课堂阅读和学习中带着问题思考。正像爱因斯坦曾说过的那样,学习最大的动力莫过于兴趣和爱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索欲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通过诱导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教师设疑的方式可以是自问,也可以选择学生互问等,引导学生生疑。在学生已经生疑的情况下,教师还要继续激疑,为学生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疑和质疑的思维与心理过程。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通过补充与纠正的方式来解疑,将教学内容与问题串联起来,切实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对需要掌握的新知识与新方法进行消化,提升学生知识结构的稳定性。
  比如在浮力教学中,初中生通常会认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在教学中我即利用学生的这一错误心理,来使学生对浮力有真正的认识。首先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讲述生活中各种漂浮在水中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以及下沉、上浮的物体,然后对学生设置疑问,即漂浮的物体受浮力吗?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浮力吗?上浮中物体又是否受浮力影响呢?在连续的设疑中激发学生对浮力更深的疑问和思考,这一过程很好地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的质疑中我带领学生在实验室中一起进行现场实验为学生解疑,让学生在亲历实验中对自己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在课堂的最后,我将下节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设置为问题,让学生在存疑中复习已经学习的知识以及预习新的内容,为下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五疑式”的实施原则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基本理念,它要求我们在“五疑式”教学模式各个环节中以突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通过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方法、学会过程、学会学习。“五疑式”教学模式要求把教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帮助者、诱导者的“主引者”,它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一个“默默的观众”变成在寻疑、探疑、质疑学习活动中的中心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五疑式”教学模式实践中,教师必须精挑细选地优化问题,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问题,选择最佳问题解决程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将所有的问题抛给学生,不过对问题的设置上,我都会根据以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为依据,适当地把握问题难度。如在浮力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浮力这种知识的了解不多,所以我通过阿基米德的故事来开启课堂,并在与本节知识有关的地方戛然而止,让学生生发出疑问,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先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学生积极的参与后,再将课堂中需要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现象联系起来,以一连串的问题和方式抛给学生,在学生的探讨中最后我才带领学生通过实验直观地做出补充来解疑。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围绕着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展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给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五疑式”教学作为一种问题诱导教学方法,给初中物理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口。所谓“五疑式”,简单来说就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问和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更有助于打造更加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方邦超.创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166
  [2]李月棠.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和方法[J].物理教师,2011.07:24-25
  [3]黄云.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2
  [4]卢伟.巧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1:187-188
  (作者单位:长春市长通路第十三中学)
其他文献
西藏直孔水电站防渗墙(墙体最深达到79m)建造在青藏高原深覆盖层中,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给造孔成槽带来极大困难。施工中根据地层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了钻抓法、钻劈法、
【摘 要】 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利用生活现象创设生活问题情境的策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意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现象;问题情境  物理学知识寓理于物,生活中时时有物理,事事有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背景,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验,展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
【摘 要】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教师教学语言过于口语化, 教师课堂语言缺乏艺术性,课堂教学语言无目标指向性等不规范的现象。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努力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讲究语言的规范准确、畅达精炼、形象生动和幽默风趣,并使语言富有真情实感,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口语化;语言艺术
吉林台一级水电站是新疆最大的水电站,实行“小公司、大监理加咨询”的工程管理模式。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监理任务,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理。监理单位根
【摘 要】 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对学生和老师而言就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生怕做,不光因为大量的作业占去了他们有限的课余时间,更因为语文作业的索然无趣。不做就更怕,因为作业上交不了就难免招致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而“布置作业难,批改作业烦”也是语文老师们的一块心病。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问题;策略  一、传统家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无趣  很多作业充满了机械性的、单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