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下活检在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管控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_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ME-NBI)下活检在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临床管控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初次普通胃镜活检诊断为胃LGIN的病例,选取其中接受内镜复查并最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外科手术的病例142例纳入研究。根据内镜复查方法的不同,分为普通白光胃镜(C-WLI)下活检组,ME-NBI组和ME-NBI下活检组,评价三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从而筛选出术前最佳检查方法。根据术后病理分为非癌变组和癌变组,评价两组间临床和内镜下的特征差异。

结果

ME-NBI下活检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WLI下活检组和ME-NBI组(94.59%比86.76%和81.08%、85.71%比62.50%和75.00%、100.00%比100.00%和84.78%、100.00%比100.00%和75.00%、92.00%比83.02%和86.27%)。非癌变组和癌变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病变部位、肠化、HP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1 cm、表面发红、表面结节隆起、表面凹陷在癌变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癌变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ME-NBI下再次活检对初次活检为胃LGIN的病变进行复查,可以筛选出癌变患者,避免延误治疗。对于大于1 cm、表面发红、表面结节隆起、表面凹陷的病灶应该提高警惕,积极进行ME-NBI下再次活检。

其他文献
1例51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因出现肝脏、骨骼和淋巴结转移,给予阿帕替尼0.5 g/d口服、第1~8天,长春瑞滨40 mg/d口服、第1~3天,21 d为1个疗程。用药前患者肝肾功能正常。首个疗程第6天,患者出现腹部隐痛伴黑便,给予抑酸、保护黏膜治疗未见好转。第9天,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移酶(ALT)8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29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520 U/L、总胆红
目的探讨胆囊内瘘的腹腔镜诊治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4例经腹腔镜探查/手术治疗的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探查,证实胆囊十二指肠瘘16例,胆囊结肠瘘3例,胆囊胃瘘3例,胆囊胆总管瘘(Mirizzi综合征)2例。本组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行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内瘘处理方式:十二指肠瘘修补术16例,结肠瘘修补术3例,胃瘘修
闾山竹是闽东地区畲族常用的草药之一,其名称、原植物种类等皆未见于历代本草.故该研究旨在通过对闾山竹进行名称考证,通过其植物形态学解剖及分类鉴定,判断其植物来源;并通
1例4岁10个月男性患儿因左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接受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治疗,用药前白细胞计数(WBC) 8.1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4.06 ×109/L,用药第11天症状明显好转,WBC 6.28×109/L,NEUT 1.28 ×109/L。但用药第12天出现皮疹,第13天停用万古霉素,改为口服利奈唑胺片(0.15 g、3次/d),无其他合并用药。服用利奈唑胺片第2天患儿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