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修饰的槲皮素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及其应用

来源 :分析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磁性物质为负载材料,槲皮素(Que)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腈和水为致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在改性剂修饰后的磁性物质表面制备槲皮素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Que-MMIPs).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合平衡吸附实验证明:其最大吸附容量为4.38 mg/g,最佳吸附时间约为25 min.以该印迹材料为吸附填料制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苹果皮、西兰花、乌龙茶以及沙棘粉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线性范围为3~800 μmol/L(R2=0.9990),检出限(S/N=3)为0.9μmol/L,沙棘粉中测得Que的平均检出量为57 μmol/L,加标回收率为90%~114%.研究表明,该磁性吸附材料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对Que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其他文献
将乐上湖萤石矿区位于明溪瀚仙—将乐常口北东向萤石成矿带北段.通过对萤石等矿物包裹体测温及氧、硫同位素测试,研究了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研究认为上湖萤石矿中F、S及Fe、Zn等元素主要来源于岩浆岩,Ca、Mg元素来源于中二叠世栖霞组石灰岩,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及大气降水的混合水.矿体贮存于岩体与地层之间的接触带矽卡岩带中,并受矽卡岩带控制,这些表明该萤石矿床成因属于矽卡岩型.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通过对江西永平铜矿及其周边地质勘查工作,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总结了矿床成因认识,探讨了找矿方向,并指出了矿区边深部的找矿思路.认为永平铜矿外围Ⅳ铜硫矿体可继续就矿找矿,且深部斑岩型钼矿还有很大找矿空间.
将乐新路口—南排山地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钨、锡、多金属矿床(点)众多,通过总结分析区内矿床(点)的地质特征,认为钨多金属矿成因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锡多金属矿成因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通过与典型矿床对比研究,总结研究区内控矿地质条件,建立区内钨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区内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点)地质特征,圈定区内钨锡多金属矿找矿靶区.
根据龙门大峡谷地热地质背景、物探、浅层测温等资料,总结了龙门大峡谷温泉出露特征、地温场特征、控热构造及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分析了龙门大峡谷温泉形成条件、地下热水成因模式,为该区寻找地热和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山边队古滑坡是清流县的一处大型古滑坡,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研、室内试验分析等手段,剖析古滑坡发育特征,分析了该古滑坡的复活机制.稳定性显示,古滑坡在枯水期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丰水期该古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强降雨条件下该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基于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及周边人为活动历史,初步认为古滑坡的复活是由于人为活动改变了古滑坡原有稳定状态,结构面特征为堆积体下滑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入渗的降水与岩土体的作用下造成古滑坡的抗滑力下降,使得古滑坡重新复活.
学位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等功能,为地质灾害预警及其应急指挥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中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球变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功能特征及生理过程,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细根作为植物重要的吸收器官,在调节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对理解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非常重要.本研究在收集查阅国内外关于增温对植物细根功能性状影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综述了增温对细根形态和养分特征的影响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仍存在的不足与展望.今后应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1)结合不同增温方式,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部分同时增温研究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深入研究
利用漳州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再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加权平均、ESV估算等方法,计算得到漳州市历年耕地分类面积、区域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研究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时空变化,并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Ns),并用NaBH4还原K2PdCl4得到了PDDA-GNs负载Pd纳米粒子(Pd NPs/PDDA-GNs)复合材料,基于该纳米材料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双氯芬酸钠(DS)的分析检测.由于Pd NPs/PDDA-GNs既具有GNs大的表面积,好的导电性,同时又具有Pd NPs良好的催化性能,以此构建的传感器成功地实现了对DS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其线性范围为0.6~40μmol/L,检出限(S/N=3)可达0.08 μ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