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蓄势映衬妙,辗转腾挪技艺高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这是韩愈于贞元十五年(799)在徐州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观察推官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题材不过是描写一个围猎野雉的场面,篇幅仅短短十句,却是韩愈最为人称道的极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中的原委值得细细探究。
  此诗前两句写发现猎物——雉(野鸡),将军在秋天围猎时,先让人放火焚烧原野,惊动躲藏的猎物,野鸡在火光中飞鸣,又害怕猎鹰袭击,所以飞起来又落进草丛中。次二句描写将军心态及等待时机,“盘马弯弓”如见其人,精警过人。接下两句写在部下军吏围观中射中猎物,突出将军善于把握时机,表现他射技的高超。再二句写野雉中箭坠落时的状态,描写精彩生动,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最后两句写野鸡在一片祝贺声中坠落地面。
  显然,诗歌的内容并不复杂,将军秋猎,既谈不上什么重大的政治意义,似乎也不是训练部下的射击技巧,即不具备军事训练的目的,只不过是闲适无聊的自我消遣。张建封任徐州武宁节度使前后达十年之久,唐德宗对他十分器重,贞元十三年张建封朝觐时,德宗特意让他与宰相同坐,并坐在离自己最近的座位,以示荣宠,临别前还亲自赋诗作序赏赐,并暗示提拔他入朝为相的意图,张建封当时可以说是感激涕零,也赋诗答谢皇恩,表达尽忠朝廷的意愿。那是因为徐州是重要的战略要冲,控扼河北与江淮地区,徐州稳则天下安。德宗一方面对河北藩镇姑息养奸,一方面通过赏赐获得重臣名将的忠诚。但是,又两年过去了,还没有入朝的迹象,张建封无疑很是失落,所以经常与部下一起饮酒、击毬、打猎。韩愈曾在《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中委婉讽刺张建封好击马毬时说:“此诚习战非为戏,岂若安坐行良图。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规劝张建封不要击毬嬉乐,荒废军备,要以削平河北藩镇为要务。但张建封没有采纳韩愈的进谏,因为他已经对入相不抱希望了。在一个不十分得志的将帅(次年张建封就病逝于徐州)手下抑郁难伸,韩愈的苦闷也可想而知。因此这首略带颂意的诗歌既然没有政治寓意,那它的被称赞则主要是由于艺术上的成就。

一、 以文为诗——叙事善于剪裁,突出最主要的过程与细节


  这首诗叙述的事情经过是:将军带领部下随从到草原上围猎,先放火焚烧草木,放出猎鹰,使猎物受惊飞鸣逃命,然后盘马弯弓等待时机,当野鸡被逼到绝境之后,突然冲向高空,将军射出致命的一箭,野鸡中箭,彩色纷披的翎毛夹着银白色的箭头,在风中摇曳着坠落地面。将军仰面大笑,部下一片赞美声,夸赞射技高超。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就会显得非常平淡无奇,韩愈是一个精熟古文作法的诗人,他运用写古文的方法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加工:斩头去尾,抓住主要内容,进行巧妙剪裁,突出主要进程及细节。开篇即倒叙,略去将军带部下去原野寻找猎场、准备放火等过程,而以省净、简洁、突兀的笔法描写火烧原野的静谧肃穆画面:一场大火在秋天的原野静静燃烧,烈焰腾空,仿佛凝固的空气中传来噼噼剥剥的声响。大火惊起了草丛中潜藏的飞禽走兽,它们飞鸣狂奔以逃生。只见一只五彩斑斓的锦鸡咯咯咯地飞起,猎鹰发现了它,猛扑上去,野鸡害怕猎鹰袭击,只得慌忙又没入草丛中。一开始就写火、雉、鹰,略去写人,遂将最醒目的画面展示出来,并渲染出一种紧张、静穆而肃杀的氛围。“出复没”的细节还将“雉”与“鹰”之间的关系,甚至将“雉”的心理状态表现得生动准确。接下来在烈火猎鹰威逼野鸡的背景下,才推出盘马弯弓的将军,抓住他的动作,主要重点表现他“欲以巧服人”的炫耀射技的心理状态。主角的表演需要配角的烘托,于是接下来才出现整个事件的观众,他们在“地形渐窄”的有利射击地形静静地围观,等待将军展示射技的精彩瞬间,时机终于成熟了,将军射出了精彩的一箭。结果怎样?射中了还是落空了?正当读者在紧张地等待结果的时候,韩愈却忽然调转笔头去描写那只“出复没”逃命终于被逼到死角的野鸡,它豁命奋飞冲上百尺高空,但随即带着寒光闪闪的箭头随风倾斜了。哦,原来射中了!于是出现了高潮之后的余波,韩愈一笔绾住,人、雉双写,将军满意自得地大笑,军吏们齐声高呼祝贺,而那只可怜的野鸡则五色离披地正好坠落在将军的马前。正是因为韩愈在叙述、描写时选择了最为重要的场面和细节加以刻画,才使此诗显得张弛有度、精彩纷呈,遂将一件平淡无奇的事件描述得跌宕起伏,妙趣无穷。

二、 由“盘马弯弓”到“引满而发”的艺术铺垫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是韩愈诗歌的名句,已经超越了射猎技巧的范围,具有普遍意义。程学恂曰:“二语写射之妙,全在未射时。是能于空处得神。”“空处得神”有点神秘意味,实际上指射猎的最高技巧并非“一箭正中双飞鹄”的刹那间事。中国古代有丰富深厚的射猎文化积淀,像“纪昌学射”“百步穿杨”“辕门射戟”“李广射虎”等等,都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高难度的射箭技巧。韩愈在这里强调的是射箭前的准备要充分,要蓄势,要有铺垫,在时机成熟之后,当机立断,射出精彩的对猎物来说是致命的一箭。这种“接近高潮又不到顶点”的状态,是最富于包孕性的,具有一种向高潮演进又未到顶峰的艺术张力,是最能引起审美期待和审美联想的状态,因而也最富于美学意味。这种抓住最富于包孕时刻加以表现的方法,适合于所有的艺术形式,因为各种艺术形式都要求含蓄蕴藉。如古希腊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就是把握住了运动员将全身力量聚积于右手紧握的铁饼之上,即将扔出又未扔出的一刹那间状态,这是最富于美感的状态,因为观赏者此时心情最紧张,既可以联想扔出去后的效果,又期待那辉煌顶点的到来。如果雕塑家雕刻的是扔出后力量消失时的全身松弛状态,则缺乏艺术张力,失去紧张的氛围。绘画、音乐、舞蹈也是如此。韩愈是懂得艺术三昧的人,因此能写出这样充满艺术辩证法的佳句。顾嗣立甚至说:“二句无限神情,无限顿挫。公盖示人以运笔作文之法也。”韩愈写此诗时仅三十二岁,未必含有这样的用意,只是这种写射技的诗句,也暗与作文技巧相通。当我们写作一篇文章時,既要追求表达真切细致、生动感人,又要追求含蓄蕴藉,要在高潮之前进行恰如其分的艺术铺垫,力避说快说尽,要盘旋曲折、顿挫跌宕,要注意表现那包孕的瞬间情状,因为这个时刻最能传达出人物的无限精神,并给读者留下无限期待、无限想象的空间,容易产生艺术共鸣。戏剧、小说、电影的情节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盘马弯弓”和“引满而发”的技巧。

三、 对比映衬的巧妙运用


  射技的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像养由基百步穿杨、纪昌射虱、吕布射戟等,都是正面描写射手射技的精湛,通过高难度、精准度来显示高超技艺。也有通过侧面烘托来表现射技的,如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就是通过“没在石棱中”来烘托李广的射技不仅精准(是暗夜里的射箭)而且力量大得惊人。韩愈这首诗正是运用侧面烘托对比的手法来写射技。既有将军自身前后动作、心态的对比:“盘马弯弓惜不发”与“雉惊弓满劲箭加”;“欲以巧服人”与“将军仰笑军吏贺”相对比。也有野鸡命运遭遇的前后对比:“出复没”的飞鸣逃命、“冲人决起百余尺”与中箭后“红翎白镞随倾斜”“五色离披马前堕”相对比。通过画面、人物、猎物的对比表现动人的射猎场面和将军猎手的高超绝技。

四、 运用繁密意象刻画细节,渲染气氛


  韩愈诗歌具有意象繁密的特点,其七古最为典型,往往在一句之中融合几个意象、几种状态或者叙述描写兼备。如“野雉畏鹰出复没”,有雉与鹰两个意象,融合野雉“畏”的心态和“出复没”的逃命动态;“雉惊弓满劲箭加”含有“雉”“弓”“箭”“人”四个意象,其中前三个为明,后者为暗,弓的“满”和箭的“劲”显然是人(将军)使然,将野雉的惊飞、将军拉满弓射出劲箭和野雉中箭三件事融合在一起,极富艺术表现力;“红翎白镞随倾斜”有“红翎”“白镞”(明)和“风”(暗)三个意象,除了颜色鲜艳之外,还突出野雉中箭后随风倾斜的状态,而“五色离披马前堕”则突出五色羽毛纷披坠落将军马前的悲壮画面,在准确细致状物的同时还渲染了一种具有现场感的氛围。还有像“原头火烧静兀兀”“地形渐窄观者多”“将军仰笑军吏贺”等,都是将秋原与野火、地形与观者、将军与军吏的状态与神情压缩在一句之中,这样由具有对照意味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既有叙述性又带描写性,避免了叙述与描写的分离,使诗句包含的信息量增大,因而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王维《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此诗所咏之事有两个出处,一是《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二是《列女传》卷四:“夫人者,息君之夫人也。楚伐息,破之,虏其君,使守门,将妻其夫人而纳之于宫。楚王出游,夫人遂出见息君,谓之曰:‘人生要一死而已,何至自苦,
【摘要】选取与洛阳相比处于优势的苏州以及与洛阳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西安做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以期得到有益启示。洛阳作为重工业基地,应该更多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的释放。内涵式发展尤为重要,合理选择主干产业,开发好自身资源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 洛阳 苏州 西安    为了对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笔者选择苏州市、西安市来进行横向对比。连续几年,
【摘要】 “环中国海文化共同体”,既体现了环中国海地区各国文化的历史基因、基调和积淀,又体现了以中国文化为中心、为主轴的共同的主体文化特质,其基本的内涵,即“环中国海汉文化圈”。重构和建设“环中国海文化共同体”,就是重构和建设一个由拥有数千年中华汉文化主导的、追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伦理秩序的海洋文明的和谐世界。这是建设“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应有
[摘要]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面对这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关键要处理好三方面问题:处理好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方法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有理想、有
编者的话  2011年4月1日,由亚洲战略管理研究学会和亚洲战略管理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亚澳论坛“思路决定出路:聚焦澳门绿色GDP”研讨会在澳门举行。论坛邀请多位海内外资深经贸专家和学者就“社会稳定与两型社会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与澳门经济发展”、“澳门绿色GDP”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本期专题汇集与会专家的思想精华,以飨读者。    近年来,澳门经济高速增长,已经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但澳门的生
是的我确定我是清醒的,你可以做个测试,赫列勃尼科夫、塔特林、马列维奇……随便什么。这些我都在脑子里念过,不止一次,所以能记住那些拗口的名字,如果不怕浪费时间的话,那是你们的时间,真实的时间。  还有整个世界等着你们去拯救呢。  所以现在是2019年3月21日吗?  对不起,这个不见天日的水泥棺材,还有那些药搞得我……有点儿糊涂,你懂的,我会在脑子里不断地假设,如果当初我没有拒绝他,事情也许完全会是
古代文学有山水比德与山水畅情的传统,赋家一则以“体国经野”的心胸关注军国大事,一则又以“随物赋形”的体性对大千世界有着具体而微的铺陈描绘,于是山水赋成历代赋家创作的一大宗。在山水赋中,山类或为赋家更多关注,这不仅在于中国古代的山岳文化气象,也与孔子的“仁者乐山”之仁德观有密切联系。至于山水赋与山水诗的区分,还是借用刘熙载的话“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叠出者,吐无
【摘要】中国模式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当前,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中国模式仍面临着不少矛盾和挑战。中国需要根据现实的变化和要求适时调整和创新中国模式的具体内容,使之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关键词】中国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金融危机    中国模式早已存在于历史和现实之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30年的不
国家图书馆藏蒙古宪宗六年(1256)赵衍刻本《歌诗编》(如下图所示),行款版式为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无鱼尾,或单黑鱼尾(如卷三第十四叶),或双黑鱼尾(如卷四第四叶)。版心上镌本版字数,中镌“贺”和卷次(如“贺一”)及叶次,下镌刻工(仅见一题“王”者)。卷端题“歌诗编第一”,次行低九格题“陇西李贺长吉”。全书托裱为经折式蝴蝶裝。磁青纸书衣,有签题“金板李贺歌诗编”。黄丕烈跋称该本“诸家藏书目
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自称抱独居士,河南宁陵人。明嘉靖十五年(1536)十月十日出生于河南开封府宁陵县。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山西潞安府襄垣知县。因政绩卓著,万历四年(1576)调任大同县令。万历六年(1578)征授吏部文选司主事。之后历任山东济南道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左佥都御史等,累官至刑部右、左侍郎。万历二十五年(1597),称疾乞休,返回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