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革命下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机制及中国应对

来源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主要驱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数据日益成为全新且主导的生产要素,通用的数据技术正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使社会经济产出愈加服务化和体验化。当前新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传统制造业的要素密集度,重塑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进一步缩短全球生产链,同时推动消费者需求快速变迁,从而有利于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这将压缩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空间,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贸联系趋弱。为了更好地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流,中国需要加强新基建建设,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中国平台企业向外输出数据
其他文献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部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均衡分布是一项重要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人力资本的丰富与否直接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
期刊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及大数据造就了人工智能创作作品。人工智能创作又被称之为“数据驱动的创作”(Data-Driven Creativity)或“算法创作”(Algorithm for Authorship)。学界将算法创作的功劳归功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理论。深度学习使机器具备逻辑和思维,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再现。
为了掌握近十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发展状况,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应用文献计量学法分析了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作者分布和刊物分布.应用共词分析法,借助VOSviewer绘制了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了其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
“都市+附庸”思想是吴景超对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认知逻辑.以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思想为切入点,本文梳理了其思想的创生背景,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都市区域以及都市的控制三个方面聚焦了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为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思想在重视城乡融合关系、积极客观看待城市病态问题以及城市化所造成的人口集中等方面,城市化过程中坚持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及启示。
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以帮助贸易从业者顺利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为根本,对国际贸易中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统一解释.为适应贸易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先后对通则内容与术语解释进行了多次修订.通过观察最新版本Incoterms® 2020的修订内容,对新通则在形式及其内容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局限性作了初步分析.
聘礼实践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人类缔结姻亲、建构家庭的重要条件。然而,近年来农村社会聘礼出现了异化现象,高额化严重偏离了聘礼的本质,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皖北W村的个案分析,我们发现高额彩礼已经造成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解构,具体表现为以家庭关系为主的家庭秩序的解构以及互助互济的家庭福利的解构。为使得农村的高额彩礼回归聘礼的本质,实现家庭日常生活的常态化重构,本文试图从秩序、福利两个层面建构一个由“宏”至“微”的多主体治理体系,从而缓解农村高额彩礼对和谐家庭生活带来冲击.
数字技术带来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全新变革.结合熊彼特创新概念和突破性创新概念,阐释了数字技术赋能突破性创新的具体内涵;对青岛市基于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的突破性创新进行研究,指出基础技术、规范标准、平台间壁垒、平台竞争力是限制突破性创新发展的瓶颈;据此,提出借力新基建夯实技术基础,统一标准和规范;支持平台互联互通以打破平台边界;以及“引进来,走出去”以提高工业互联网的竞争力水平等措施.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问题做出的重要回答,至今仍具有借鉴指导意义.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论述的是主客体的紧密联系;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则强调“天人合德”认为人应达到自觉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对的“天人相分”思想则认为天与人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其作为一种生态思想是不合理的,这种思想使人对自然丧失了敬畏心,这不仅导致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是人类生活环境每况愈下的原因.人类应当理性分析、接纳并吸收“天人合一”思想,使其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有机结
福建宁德别称闽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包括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在内的红色资源,闽东红色资源是“闽东之光”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以闽东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为视角,围绕高校廉政教育与地方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展开,立足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和党史学习教育大背景,尝试撷取具有“军”色彩的闽东红色廉政文化对高校廉政教育的现实价值,探索做好二者融合工作需辩证认识的关系,提出做好融合工作的建议,形成高校廉政教育工作强大合力,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
针对近年来以杨明明、杨荔钠、相梓为代表的女性青年导演,创作出的《柔情史》《春潮》《再见,南屏晚钟》等塑造母女关系的女性电影,借助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精神分析学理论、“母女共生”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与学科交叉法,深入研究这三部电影中的母女关系.笔者创造性地发现,这三部电影中的母女关系主要形成了五种矛盾特征,分别是父权的拥趸与消解、情感的共生与挣脱、信仰的迷恋与分裂、空间的现实与隐喻、意象的表征与内涵.最后,指出三位导演在塑造母女关系时存在的过度对立化与戏剧节奏不稳定等问题.然而瑕不掩瑜,影片中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