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与尊重相伴每一位学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ma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心声》是一篇充分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文章,它是一篇儿童小说,揭示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的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表达了众多孩子的心声一一渴望亲人的关爱,朋友的理解,别人的肯定……
  二、案例典型
  (一)激情感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实话实说。在你的人生历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曾触动过你的心弦。今天。老师就为你们提供一次一吐为快的机会。请你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生1:我觉得,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热爱自己的父母。小时候,父母对我是精心呵护,给我做好吃的,记得那一次,我生病了,父母一夜未眠,第二天,又陪我去医院。直到我的病好了他们才放心。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什么是感恩。
  生2:个别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提问。但是他们提问的对象却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却经常成为老师遗忘的角落。我认为老师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妥。老师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生3:我觉得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和谐,许多同学比较自私,不愿帮助别人,老是想着自己。记得有一次,有一道题我不会做,我问过很多同学。他们中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但没有一个人告诉我如何去做。
  生4: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的与家长的代沟越来越大。他们不理解我们,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为我们安排一切,要求我们听他们的。
  师:刚才我们有四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板书课题)。我想告诉第一位同学,“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我们年轻,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请善待我们的父母。我想告诉第三位同学,把同学当朋友,多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或许情况就会得到改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我也希望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团结。记住。“给别人一缕阳光。自己就可能得到一轮太阳。”我想告诉第四位同学,“可怜天下父母心”,多做换位思考,你就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想告诉第二位同学,你很有爱心,乐于助人。大胆的说出来或者给这位老师写封信,这位老师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毕竟教学相长。
  (二)整体感知,共话心声。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心声》一课。读中注意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生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阅读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在心中油然而生?
  生1:我特别同情李京京同学的生活处境,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生2:我特别敬佩李京京同学。我觉得他很有自信。尤其当自己的愿望遭到别人拒绝的时候,他总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最后他成功了。
  生3:我觉得文中程老师的做法不对。他不应该有偏见,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优秀的。
  生4:老师,“心声”这个题目是不是一语双关啊?我觉的这不仅仅是李京京的心声,更是普天之下学生共同的心声。
  生5:我特别讨厌像程老师这样的人!
  生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认为。李京京固然值得我们同情,但是程老师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他们两个人都很好。
  生7:通过读这篇课文,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句话,那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仿佛看到了我们每一位同学的那颗渴望关爱、渴求平等的心,其实老师也有过许多失误,也曾经遗忘过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但今天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之后,我决心改正,争取做一个公正无私的老师。
  三、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吧。
  四、教后反思
  学生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们的学生对爱与尊重是多么的渴求!尊重,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重要条件。师生教学相长,其实也体现了一个互相尊重的问题。为什么有的老师容易在课堂上发火,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也容易惹是生非,造成师生之间矛盾,甚至激化。也许就是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戳痛了学生的某一处伤痛,于是乎,学生就会处处与你作对。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很多很多!所以培养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让他们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而一些问题学生也会慢慢地重塑人格,变成一个被他人尊重和尊重他人的人。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是我们尊重学生的第一步,也是解放我们老师的重要一步,更是收获轻松快乐、提高学习兴趣的通途!
  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的学习都能处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很高亢的状态中。
  总之,新课堂教学一定要秉承新课程理念中一切以发展为本的精神,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对人生探求的独特感悟。为培养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而努力。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前行去缔造爱与尊重的课堂,把爱与尊重撒向我们的每一位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写字教学属于基础中的重点,字写得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才能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给学生灌输一些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只有打好写字基础,才能奠定好学生的人生底色。  关键词 :习惯 榜样 兴趣 意识    “培养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是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1962年,郭沫若曾在《人民教育》杂
打着我的提灯  我在寻找一个人——“我”  我冷静地观察着她  “课堂教学一旦完成,执教者就已经死亡”(王崧舟语)当课被执教者演绎完后,课的意义就已经不再由执教者本人的意图所支配。这个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执教者只能将自己转换成听课者的角度重新倾听“课”的言说。于是,我用课后的我来冷静地观察着在做课的“我”,来冷静地思考着那个“我”的教学——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一、走进文本——未成曲调先有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应用数学的价值,分析应用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作用,指出应用数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 作用    1 引言  自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老师们在练习题选择、情境创造以及课外活动实践等方面运用了大量应用数学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这极大的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和小学生学习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在听说读写中要格外突出“读”,要求扩大阅读量,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为此还特别调整和补充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数。而读书的主阵地在课堂,培养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更在课堂。  《麻雀》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途径    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作用,是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或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关注
瓦特对水开时壶盖能自动掀开感到好奇;牛顿对苹果落地而不是飞上天展开无限遐想……之后,他们都有了伟大的发明。这些发明,源于他们在某一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这些浓浓的兴趣,成为了他们今后学习和探究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生英语学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品质,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
摘要: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知识点多,客容量大,化学用语抽象。针对初高中衔接时,分析了学生主要的学习障碍,提出切实可行解决途径。若做不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整个高中三年将会事倍功半。  关键字:初高中化学衔接 学习障碍 解决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学生反映他们在初中化学成绩很理想,可是步入高中,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出現了相当大的学习困难,而且近几年的学情调查也反映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
Abstract:In translation,functional equivalence was put forward by the famous translator Nida in 1964,and the main conceptions em-phasis on: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information instead of the dire
【摘要】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大都愿意花大量时间做题,追求解题技巧,虽然这样做有一定的作用,但题目做得太多太杂,未必有利于基本方法的落实。其实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如13、14题19、20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要有意识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对数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