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生犯罪人吗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李玫瑾看来,考察犯罪人的心理成因,不仅要听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在做什么
  
  许多文学作品往往热衷于演绎杀手的另一面,如经典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就描写了神秘冷静的杀手里昂作为市井小民的生活,救了一个有生命危险的小女孩并且与之相爱、为之牺牲的故事。
  现实中的杀手成瑞龙,在世人面前展露出了双面特征:一方面他是身负13宗命案的杀人犯;另一方面他好像不乏温情:例如他坚持要看到情人的照片才肯供述;行刑前也在问他的家人为什么没去。为什么成瑞龙会成为一个杀人犯?什么样的人会成长为具有暴力犯罪潜在因子的人?
  “事实上,我对成瑞龙的总体判断是,反社会人格占主因,也就是龙勃罗梭所谓的‘天生犯罪人’,但他具有一定的悔悟能力。”11月26日,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对记者说。
  
  危险犯罪人的三种类型
  在李玫瑾看来,考察犯罪人的心理成因,不仅要听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在做什么。“成瑞龙在逃亡过程中,从来没给他的父母、孩子寄过一分钱,还曾奸杀过一名未成年少女,这些都说明其情感异常。”而缺乏自然情感力正是反社会人格的核心特征。
  所谓的反社会人格,是指一个人在情感方面是具有天生的、很难弥补的缺陷。“其核心特征就是你无法用情感去牵制一个人。就是不管你对他多好,他不会报答你。这种特征至今找不到原因,所以它被认为是‘先天禀赋为主的、现实原因不明确的反社会人格’。”
  事实上,我们在分析反社会人格时常常陷入一种误区:即具有反社会行为的人都具有反社会人格。“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反社会人格这个词汇不能滥用,我们熟知的一些暴力型罪犯如马加爵、邱兴华都不具有反社会人格。”李玫瑾解释。在目前被媒体公布出来的案例中,能够适用反社会人格的只有湖南常德抢劫大案的张君、北京绑架吴若甫的王立华这两个人比较典型。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讲,犯罪人的心理成因可分为两类:有危险人格的犯罪人和有危险心结的犯罪人。其中,危险人格是因为人格问题而导致其对他人和社具有重复威胁或持续危害的一种人格心理现象。而危险人格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具有遗传或生理背景而出现的人格危险倾向;另一种则是具有后天社会化缺陷而出现的人格危险倾向。而危险心结则是指因心理创伤而致的心结使其出现了令人意外的犯罪行为现象。
  从现实的情况看,这三种人都有可能出现杀人这种暴力犯罪,而成瑞龙就属于危险人格中的第一种,即具有遗传或生理背景而出现的危险人格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反社会人格,而其他两种——后天社会化缺陷而出现的人格危险倾向和具有危险心结的犯罪人,在犯罪成因上则属于后天形成的,其犯罪往往是一个事件。
  具有后天社会化缺陷的危险人格者其危险人格问题明显形成于犯罪者早年的生活经历中,包括缺爱型的犯罪人格(指人在基本社会化过程中因缺乏情感抚养而造成其终身的性格缺陷,以情感缺陷为核心的危险人格者在犯罪中主要表现出更多的无情与暴力的特点,如流窜四省作案22起的罪犯杨新海)和溺爱型的缺陷人格(人在基本社会化过程中因缺乏性格培养而造成的终身的人格缺陷问题,以性格缺陷为核心的危险人格者在犯罪中表现更多的肆意和无耻的特点,如北京大兴灭门案的凶手李磊),他们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18周岁之前)即基本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们在其后的生活中往往以他们最熟悉和习惯的方式行为,包括自私、冷漠、残忍、冲动等,所以他们遇到适合时机就会犯罪,甚至没有机会寻找机会也要犯罪,因为犯罪是他们解决生活问题时最容易的选择。所以这类人大多以犯罪为生。这类人在犯罪人群中约占30﹪,譬如大兴灭门案的李磊。
  危险心结的犯罪人其犯罪行为的发生往往有一种让人意外的感觉和特点,他们不是必然犯罪人,这类人的心理问题发生的背景和时间差别较大,不像危险人格问题集中地出现于人的早年。但是,危险心结的人虽然平时表现完全正常,只要遇到与其心结有关的刺激源他们就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心理发展的停滞和逆转现象,进而出现一反常态的行为表现,其中就包括各种类型的犯罪行为。马加爵案就是此类犯罪人的典型案例。这类人在犯罪人群中约占60﹪。
  
  反社会人格与天生犯罪人
  从现实来看,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从小就呈现出一种至今难以解释清楚的人格障碍。他们出现行为问题的时间一般在早年(6-10岁),主要表现是顽劣异常并多有破坏性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类顽劣与破坏表现越来越严重,进而从对家庭的困扰蔓延到对学校周围人的骚扰,最后到对社会的危害,直至构成严重的犯罪行为。“我在监狱作过调查,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在我国的已判决犯罪人群中约占10﹪。”李玫瑾提供给记者一个数据。
  “大概因为人太能干了,老天爷就像对孙悟空一样,用一个紧箍咒来控制他。老天爷如何对智慧的人类进行控制呢?就是让人在一出生时呈现出完全的无能,当人吃喝拉撒都需要别人来照顾的时候,也就决定了人在生命初期就形成了对他人即抚养人的依恋情感,这种情感可让每个人被亲情牵制、被亲人教化。然而,反社会人格的人恰恰是无法形成这种依恋情感的人,他们永远不会知恩图报,他们的行为就像动物一样冲动且肆意。所以历史上曾把这种人称为‘道德白痴’,也就是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反社会人格的人是没有用的。”李玫瑾说。
  然而,对于“天生犯罪人”的理论,一直有大量的反对声音。但李玫瑾认为:“这是一种事实存在,尽管我们还无法解释。就像科学很长时间内都解释不了地球为什么围绕太阳转,但它照样发生一样。”
  李玫瑾指出,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智力出色,他们都非常聪明且擅长犯罪谋划,实施犯罪时反应机敏。反社会人格缺乏的是对别人痛苦或其他情感的感受能力。以成瑞龙为例,一个女的对他说“我把钱都给你,你留我一命”。他答应了,但仍然在对方的肚子里搅了一刀。成瑞龙的解释是:“我怕她能够很快地报警。”从动作上看,他的情感就不正常。
  再譬如常德抢劫案的张君,他有老婆有孩子,但他离家十年左右从未往家里寄过一分钱;在外闯荡期间先后交过6个女朋友,但他自己说“没有一个喜欢的,只是利用她们而已”;他把一同逃跑的患难狱友打死,因为怕他脚受伤后被警察抓住而暴露他自己。而北京的案犯王立华,他妈妈对他那么好,然而用他自己的话讲,“因为我的欲望太高了,我只有把亲情给舍了”,他为了出狱后要大干一场,曾想到一出狱先把他妈杀了,这样他就可以放开了……
  “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作案特点往往是‘大目标’,例如大量的金钱或者选择名人,他们是不甘平淡和寂寞的一群人。”
  但是,要区分的是,很多严重暴力的犯罪人虽然有反社会行为,但他们没有反社会人格。因为他们有正常的情感,他们对家人往往非常好,譬如:邱兴华在很危险的状态下还是回家给孩子送钱,马加爵也对家人非常眷恋,这些都呈现出正常人的情感,所以,他们都不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
  
  成瑞龙的人格画像
  根据李玫瑾教授的解释和对反社会人格特征的介绍,可以对成瑞龙进行心理画像,发现其犯罪心理历程:
  第一,异常表现于早年。这类人在早年就出现心理上或行为上的问题时(包括违法或犯罪)就具有顽劣特点,没有理由但不断重复或让周围人感到困扰。早期主要表现出学习成绩不佳,经常对抗家长、老师,攻击他人,性情放荡,常违纪,如酗酒、打架、逃学、早恋,习惯于对人恶作剧取乐,损人却不利己,即所谓的“问题少年”。成瑞龙小时候很喜欢打架,无事生非,拳脚功夫也很厉害。他成绩差、早恋,可见成瑞龙的问题在早年就明显显露,而且比较突出。
  第二,家庭背景基本正常。他们往往生活在较为正常的家庭中,其父母没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劣迹,家庭中其他子女也无明显的异常或劣迹表现。成瑞龙的父亲成方平是一村之长,同样的教育方式下,他的哥哥、妹妹都没问题,而唯独成瑞龙有问题,“恐怕就带着先天因素”。
  第三,缺乏自然情感力,这是反社会人格的核心特征。自然情感力,是指人在生命活动中自然出现的一种情感现象,最早可表现在生命初期对抚养人的情感依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在青春后期出现对某一异性的迷恋(即爱情),还有对相伴多年的伙伴具有亲近的情谊等。成瑞龙在逃亡过程中对给他生了儿子的初恋女友没有给过一分钱,却能在外面养情人,说明他没有正常的情感。
  第四,聪明且善谋划。“很多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智商非常高。在犯罪谋划上都非常厉害,而且是组织者。所以叫天生犯罪人。”成瑞龙很聪明,有丰富的反侦查经验,他对媒体说,“如果你没有能力,没有想法,思考不够灵敏,也根本不可能做这种事。”正因为如此,兰启荣他们一直称呼他为“大佬”。
  第五,道德白痴,即不可教化的人。“打一个比方讲,就是我们让一个白痴写一百遍2 2=4,你再问他2 2等于几,他照样不知道。而道德白痴在道德上就是这样的人,相当于心理上的高位截瘫者,他们一生都需要被亲人陪伴监控,否则就会出现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六,肆意犯罪不会中止。反社会人格的犯罪人由于在感情上具有严重的缺陷,所以,他们在生活中也表现出缺乏感情、极为冷漠和不在乎。他们想做什么就一定会做。这类犯罪人在策划犯罪后只会因故暂缓犯罪计划或改变犯罪计划,但他们永远从不会停止其犯罪行为。他们重复犯罪几乎具有必然的特点。成瑞龙就是连续地抢劫和杀人。
  “我认为成瑞龙唯一与其他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不同的是,他在临死之前有一些悔悟的表现,这个特别不容易。”李玫瑾也强调说。
  
  反社会型人格的形成及防控机制
  实际上,一个略带悲剧色彩的问题摆在面前:如果我们发现某一个孩子带有“反社会型人格”的倾向,家长该怎么办?社会该怎样对待?
  对此,李玫瑾教授认为,“有些犯罪可预防,主要是后天的犯罪,比如马加爵、李磊;但反社会人格预防较为困难。譬如:王立华就是一个典型,家里管不了,判了刑出来照样作案。张君也是,从童年具有破坏力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所以对于这类人我主张只有辨别和监控。辨别很容易,这种人一定是在中小学就会显现问题,出现‘反社会行为’。但有一部分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会回归正常。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属于真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
  当然,并非所有的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都会走上犯罪道路。
  在李玫瑾看来,“成瑞龙如果走上正道,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换句话讲,在乱世也可能是一个枭雄。他很具有指挥才能,也能控制别人。譬如中学时代,他班上的同学没有不听他的。他非常具有掌控他人的能力。”
  “我认为关键在于,他小时候身边没有一个能够教育他的人。他的性格特点很像《大宅门》里的白景琦。成瑞龙在孩提时代是失控的,也就是他的父亲管不了。这种人需要一个能够让他佩服的人来管他。可是他没有遇到这么一个人,他的老师觉得他不好掌控,所以撵走他,用他的话来讲被‘骗出去了’,所以当他想回去的时候已经回不去了。还有一个就是成瑞龙以前想当兵,但没成功。我甚至想如果他能遇上一个好的教官,也许就不是这个结果。”
  当今,对“反社会人格”形成过程的干预和阻断,也是一个新的社会课题。按照我们通常的思维习惯,如果一个人不是表现出明确的犯罪迹象,我们一般都不会将其视为潜在的犯罪者,哪怕他的心理再扭曲,他的行为再怪异,都是他自己的事。只有当一起惊天大案发生后,我们才会惊诧于一个人的心理问题,竟然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侵害!当然,这种莫名的惊诧也往往随着事过境迁而被我们抛诸脑后,直到一起新的大案再来提醒,而我们那时只能为无辜的受害者被动地惋惜。
  治理犯罪如同治病,医生治病不能只看病情不看病人。治病过程必然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性、家庭病史、生理情况等才能真正确定医治的方案。犯罪防控也是如此,看似仅针对社会的犯罪防控却需要认真地研究一下各种犯罪人,只有找到问题的起点才能真正有效地治理和防范犯罪。
  鉴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常规意义上的惩罚并不能使其从既往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医学上也只能是要求加强监护,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办法,所以应重视积极预防。从心理健康角度看,他们既是“特殊人群”,又很容易变成危害社会的“高危人群”。因而家庭、学校和社会管理机关都要重视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问题,在教育过程中讲究“恩威并施”。
  “并且,我建议在中小学建立起相关的档案机制,即一个孩子一旦有刑事记录的时候就应该将其评语进入档案,成为我们长期监控的对象。”李玫瑾指出,“现在有一些人呼吁在司法过程中对少年犯罪进行‘前科消灭’,我是强烈反对这样做的人。我在研究犯罪心理中有大量的实案可以证明此点,即大多数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性。我们国家这么大,监控力也没有国外那么强。对此,违法前科应该是‘限制公开’,而不是‘污点消灭’。对一个违法者或其违法行为记录的人为消灭,既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我们社会每一位公民诚信品质确立的负面导向。”
  责任编辑:王鹏
  
  链接:典型的“天生犯罪人”
  
  
其他文献
晨曦中弥漫着灰尘,驾驶重卡的王师傅一脸憔悴,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句话:“安全带没系吧?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王师傅一惊,赶忙堆起笑脸,递上证件。交警看了看驾驶证,冷冷地抛了一句,“靠边停车,去缴罚款。”   10月28日早晨,我跟随一辆运煤货车,在内蒙古与陕西交界的一处收费站,目睹了以上场景。正是若干次的罚款、收费,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一吨成本在400元左右的煤炭,经过1000公里的运输后,变成
题目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古至今,人们常爱感慨时光的悄然流逝:王羲之感慨“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苏轼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们因时光流逝而焦虑不安,摆脱时间束缚、追求永恒成为心之所向。周国平曾写道:“摆脱时间有三种方式:活在回忆中,把过去永恒化;活在当下的激情中,把现在永恒化;活在期待中,把未来永恒化。”  看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摆脱时间”为话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一新生报到第一天,校园再现家长潮:他们开着轿车送孩子入学,替孩子背被褥、提书包、排队报到、办理住宿、购买餐票和生活用品……孩子们有的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有的躲在树荫下喝着饮料,有的围在池塘边观赏着鱼戏荷叶……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给定的身份完成写作。  1.以老师的身份,给新生家长写一封信。  2.以学长的身份,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  3.以学校办
宁夏的沙漠是很有个性的生灵。在其他沙漠一眼望去只有漫天黄沙不见一滴水不见一片绿时,宁夏的沙漠紧紧抱住一片晶莹剔透的湖泊,看水如绸缎般从它身边淌过。因此,这里的沙漠总像多水的田。  这里就是沙湖。  沙湖边上有很多树,并不一定是那些总被人挂念的胡杨,而是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树,全种在离水不远的地方。当然,胡杨也是有的,和那些我认不出来的树站在一起。偶尔有导游经过,会指着其中某棵树对身后一大群游客说:“那
事件回放<<<<  “快递从业者也可评职称了!”2019年10月23日,北京市畅通快递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增设快递工程评审专业,设置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五个层级,快递员将获得更多晋升机会,也将获得相对应的社会地位。消息甫一传出,旋即引发热议。  时事鲜评  说到快递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奔波忙碌的快递小哥。但事实上,今天的快递业早已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
武汉市黄陂区蔡店乡的刘家山教学点是武汉市最偏远的山村小学,位于海拔800多米的山顶上。这里也是武汉最袖珍的一个小学,只有2名老师和5名学生。刘家山山高路陡,民谣说“有女莫嫁刘家山,二十四道狗脚湾。前面男将扛犁走,后面女将送中饭”。  学校虽小,但课程齐全,两名老师在一个教室里面对三个年级的5名孩子,一起上课,教了这个再教那个。位于大山里的这个教学点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被人们称为武汉市“最美的山村小
李卫国 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局长 (第263期)  反贪工作既严肃又枯燥,有时候压力还大,这是现实。这需要情商、智商的全力配合。具体到反贪还要加上胆识,若离开胆识谈反贪,那必定让反贪工作失去一大部分色彩。现在社会上在大力谈论高智商的同时,我在这里却要强调,做好反贪工作高情商要比高智商重要。    江意华 四川省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 (第264期)  当前,反贪工作主要存在取证难和追赃难等问题。
没有河道的限制,湍流便会肆虐;没有波澜的起伏,海面不免单调;没有秩序的自由和没有自由的秩序,具有同样的破坏性。规则并不是自由的囚笼,它恰恰是自由之翼的保护伞!  自由是根植于人类天性中的原始欲望与基本诉求,人类对自由的追寻从未有过片刻的止步。当帕特里克·亨利掷地有声地宣扬“不自由,毋宁死”时,当卢梭高喊出“人生而自由且精神是自由的”时,都是人类向着理想中的自由靠近的辉煌时刻。不甘于陆地的约束,于是
他们从黑暗中走来,冥冥中一声叹息,敲开那尘封的门。昏暗中,尘土飞扬,他们轻捧烛火,照亮一片天地。这,便是“士”。  一代鸿儒钱锺书逝世,冰心女士慨叹“中国现代不缺少知识分子,缺少的是‘士’”,给予了钱先生高度评价,以祭钱先生亡魂。  士者有三,一曰侍君,二曰侍民,三曰侍己。此三者,无高下之分,所求皆出于本心也。  侍君者,仕者也,欲辅明主,立天下,开太平盛世。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徵多次犯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直是学生最害怕、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学生害怕审偏题,教师害怕讲不清。但新材料作文又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复习时必须要突破这道难关。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从整体上把握命题材料的内涵,厘清材料涉及的角度与相互关系,抓住材料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就能快速审准题、写好文。第一步:审读材料内容,快速把握材料的要旨。  新材料作文快速审题最基本的方法是快速阅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