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烧脑”,爱创新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早晨六点,准点出发去学校;晚上九点半左右放学,在车上或是叽里呱啦地与接她的家人讲述各类开心事,或是因为不开心而哇哇大哭……这就是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嘉兴一中)高二学生罗悦的日常轨迹。
  你绝对想不到,这个戴着大框眼镜、皮肤白皙的小女孩喜欢的竟然是在电脑上敲代码,向往的职业是成为一名大数据工作者。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景,她也为此努力着。
  不爱游戏 偏爱编程
  罗悦的爸爸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出身,受他的影响,罗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电脑,并对电脑中闪现的画面和音乐颇感兴趣。上小学时,看到老师上课时用电脑播放关于课文内容的PPT,她觉得很有趣,于是自己也尝试去做。不久,罗悦不仅能自己制作PPT,还作为“电教员”,帮助老师解决在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初一时,学校开设了信息课,罗悦慢慢接触了一些编程知识,但要想学好并非易事。“首先得学习基本的编程语言的语法、常用的算法,还要加强对函数的理解……” 罗悦从基本的知识学起,比如,她尝试用Excel统计学校每个班级的考试成绩,以便老师能清晰地查询,但非常不好用。后来,爸爸教她用VBS做,一次,两次,第三次演示后,罗悦便学会了。
  对于罗悦来说,电脑是一种专业学习工具,而非娱乐工具,“我不喜欢用电脑玩游戏,觉得玩游戏有点浪费时间。”
  “小型智能火警报警器”是罗悦在熟练编程之后的首个科技创新作品。她在该报警器上装载了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用来检测是否有火焰,LED传感器、蜂鸣器传感器用来报警,显示屏显示报警的文字。“因为是基础款的火警报警器,所以它考查的更多的是对传感器的应用。”
  初三时,罗悦带着这项作品参加第33届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初次参赛,她做足了准备:制作展示作品的PPT,罗列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练习作品介绍词……
  罗悦是第一个上台的。让所有人都很惊讶的是,小小的她丝毫不怯场,而是落落大方地讲述了作品的每一处细节和创新之处。尽管评委指出了这项作品的不足之处——无法接入220伏电路,制作成本偏高,实用性偏低,但因为它设计的所有功能都实现了,最终晋级省赛。
  高一进入嘉兴一中后,在学校第一次社团招新时,看着学长们展示的五花八门的科技创新作品,罗悦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科创社,并很快成为其中的核心成员。在科技辅导老师潘路希眼中,“罗悦乐于创新,作品‘学生寝室管理机器人系统’的诞生充分展现了她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罗悦常去住校同学的寝室玩。从同学的口中她了解到,寝室管理存在效率低、人工管理成本高等问题,比如,每天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寝室管理员叫大家起床的吹哨声,传进耳朵的永远是《运动员进行曲》。晚上,很多同学都被寝室管理员叫去拿快递或家人捎来的物品,阿姨根本忙不过来,劳神又费力。
  如何解决寝室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罗悦萌生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用语音通信解决问题,让阿姨不用跑来跑去,接着,她又联想到自动呼叫、体温检测、播放音乐、寝室英语早读等日常需求。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利用空余时间做了市场调查及软、硬件准备,开始对此系统的需求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设计、开发。
  首先面臨的难题便是硬件搭建。罗悦买来树梅派倒腾了一周,最后才在爸爸的指导下将Linux操作系统安装好,中途有好几次都想放弃了。硬件有了,软件的学习是一大难题。为了完成该系统,她先后学习了Python、Linux基本操作、语音流格式等。“刚开始,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老爸提醒我列一个学习提纲,从最简单的学起,学完一个知识点就在上面打勾,直到所有知识点都学完。”
  一边看培训视频,一边动手操作,罗悦最终完成了学生寝室管理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分为基础资料、寝室管理、报表三个部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无线语音传输、接收、播放,不仅让学生寝室管理理念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还可用于多个领域,如医学隔离区内与隔离区外的语音通信、社区服务人员与孤寡老人之间的语音通信、铁路乘务员的叫班服务、无尘车间内外的通信等。
  因为在科创社的优异表现,罗悦被推荐参加2020青少年“云上科学营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分营活动。她最喜欢的环节是聆听大学老师授课,因为“这些课程拓宽了我的知识面。”除了全程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分营的活动,罗悦还观看了其他大学的一些课程,比如哈尔滨理工大学格斗机器人课,“他们用的软件、方法以及思维方式,都对我构想科技创新作品有一定的启示。”
  由于这些课程过了指定的时间就不能再观看,于是罗悦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宇宙等方面的课程录制成视频,便于之后观看和学习。“只要是感兴趣的活动她都积极参与,而且会将资源积累保存,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罗悦爸爸对女儿连连点赞。
  相比文科,罗悦觉得自己更擅长理科,尤其是数学。今年,她申请了强基计划,除了日常的学业,她还自主学习一些涉及大学课程的知识,比如微积分,这门让大多数人连连叫苦的课程,她却甘之如饴。为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罗悦与几个同学自发成立了学习小组:数学好的就当临时的“数学补习老师”,物理好的就当临时的“物理补习老师”。
  被同学誉为“秘密收割机”的罗悦既会面临与同龄人一样的喜乐哀愁,又有她自己的坚持,爱与数学、编程打交道的她将自己的所长运用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至今,除了多次获得科技创新大奖外,她还被评为“2020年度嘉兴市科技之星”,目前,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也正在申报中。
  成为一名大数据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是罗悦理想中的职业。在她眼中,这是一个“比较烧脑的职业”,她也深知,对于计算机应用来说,学无止境,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学会坚持,更要有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她相信,“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勇敢面对,总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基础教育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存在“大一统”“两张皮”“三分钟热度”的实践共性问题,提出在把握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复杂关系思维,探讨从“内省”到“精进”的文化自觉,从“融通”到“创新”的文化自信,从“跟跑”到“领跑”的文化自强等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应有状态,讨论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宏微相生、内外交融、远近互成的机制。  关键词基础教育 学校文化特色 优质均衡 
【摘要】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今天,荀子的这句话还可以改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听也”。  【关键词】会听;遵循条理;听弦外音;用心去听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荀子曰
【摘要】本文以江南风、春日雨、垂钓情为主线,以教师和学生对话实录来解读《渔歌子》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设计;想象读;示范读;对比读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一、谈姓名,展现积累,激趣  师:“同学们好!我们中国人的姓名都蕴涵着浓浓的中
【摘 要】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将其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类,而“为什么”类的问题又往往可以转化成“作用类”题。“作用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所占的比重特别大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据此,本文以实例来说明“五看见真意”思路。看本身明主次;看位置明结构;看情感明方向;看题干明范围;看赋分明答点。无论是如何“看”,我们的答案都应该指向文章的主旨。  【关键词】五看五明;閱读
一、 研读课程标准,选择有效教学素材  教学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接触各种不同的事物,扩大学生的视野;关注社会热点,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灵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生活。而生活中的事物是如此的丰富,社会热点是如此的众多,选择怎样的素材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根据就是课程标准。研读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选择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面对教材,要求教师在开发自身资源的同时努力发掘教材中极具研究价值的隐性资源,形成研究导向。本文提出研究性比较阅读。  【关键词】研究性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题形成思路及背景  (一)课程改革强力呼唤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着眼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摘要】本文仅以《芦花荡》的环境描写分析为例,浅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探寻文本“灯火阑珊处”的奥秘。  【关键词】文本;细读;芦花荡;环境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芦花荡》是“荷花淀”派代表孙犁的小说,和他的另一篇小说《白洋淀》一样,通篇洋溢着诗意,但是学生理解的诗意可能是表面、抽象、模糊和不深刻的。如何深入诗意的外表,解读文本的深层密码才是教师带领学生去做的,笔者就以《
【摘 要】针对综合性实践课程的特点,依托生活社团,以设计、制作、考察布展等方式,围绕“我的房间 我设计”这一“住”系列开展研究与实践活动,从激发兴趣、丰富形式、完美结合三大方面阐述了综合性实践课程如何依托生活社团开展活动,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动手动脑的协调性、考察与分析能力等方面出发,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注社会的教育思想渗透在整个活动中,让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社团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提升了实践
【摘 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亲身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非常重视,手段和方法各有千秋,但取得的效果并不随人所愿。在教学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学生苦于没有东西写
“标准答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关注并研究“标准答案”成了一些教师教学成功的“秘笈”,甚至有教学能手依据“标准答案”琢磨出阅读教学的程式化的解题思路。“标准答案”对于其他学科评价来说也许是比较科学的,然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依据某一种所谓的“标准”来组织教学和评价,却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哀。  —、 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近日报载:标准答案贻害不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曹旭发表在报纸上的—篇散文,被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