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美丽牧场”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5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亲身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非常重视,手段和方法各有千秋,但取得的效果并不随人所愿。在教学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学生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学生有材料却表达不出来,有的学生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不具体,可谓“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根据本人十来年的教学实际,感觉要解决这些问题,完成作文的有效教学,必须从“口、眼、耳、心、手”入手,并指导学生勤练笔。
  一、口要广泛阅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活动范围毕竟有限,基本上囿于学校、家庭、上学路上。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积累。单凭语文课内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就必须给学生创造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我每周安排2节自由阅读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我还在班内设置了一个读书角,鼓励学生到小书摊买过期杂志,如《意林》、《读者》、《视野》等,一元一本,学生基本能接受,发动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书放在书架上,与大家资源共享,并定期更换。这样就解决了书源,涉及生活、学习、自然、科技等,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好书可看。至于名著,我不鼓励阅读,因为一般学生很难欣赏,更很难有所收获;亦不反对,毕竟有些学生文学修养不错。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拿到一本书,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阅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悟,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进行分类整理摘在笔记本上。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视野也变得开阔了。
  二、眼要学会观察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鮮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熟视无睹。由此可见,无话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鼓励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时事;“于无声处听惊雷”,正如无数妈妈给上学的孩子送过伞,可每个妈妈送伞的情形都不相同。引导他们体会生活的细节,时时刻刻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把此时的收获记下来。同时,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有真情实感,不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作文不再为“无米之炊”而苦恼,很多学生的作文不再内容空洞、缺乏情感,有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三、耳要善听电视
  我们往往告诫孩子说:看电视不好,视力会下降,学习会退步。我的孩子常常运用电视上学来的知识,语出惊人。虽然如今电视节目令人眼花缭乱,很多节目少儿不宜,但只要善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就能充分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我建议学生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挑战主持人》这几档栏目,《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能让学生了解世间百态,扩大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挑战主持人》则能使学生欣赏到不同的语言风格,或幽默,或深沉,或激昂,或优美,无形中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四、心要常忆勤思
  确实,坚持写日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引起他们反感,更不符合规范办学的精神。与其要求学生记日记,不如要求学生入睡前用心细数一下一天中经历的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用一两句话记下来,防止遗忘。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每每诞生佳作。
  五、手要以“写”为快
  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难免有矛盾,产生误解。于是,我在班里开设了一个心里话信箱。学生对班级管理有意见,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寻求解决,想给老师提建议,与同学之间发生了摩擦,犯了错误不敢当面承认等等,一句话,就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畅所欲言。这样,以信箱为中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心灵沟通,使情感更融洽,班级更和谐,凝聚力增强。另一方面,信箱无形中成为他们感情宣泄的媒介,激起了学生写的欲望,使学生潜意识中的情感无意流露笔端,锻炼了学生书面表达力。这些信是学生在感受特别强烈、表达欲望也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很多都是内容真实、情感丰富的好文章。开设心里话信箱的妙处出乎意料,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上注意以上的几个方面,可谓收获颇丰。尽管路有坎坷,但大多数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比以前大增,作文水平大有提高。学生的作文题材新颖了,形式多样了,语言也优美了,写法亦灵活了,抄袭现象几乎绝迹了,有6人在不同报纸杂志上公开发表习作。可见作文教学之路绝不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虽然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夕之功,但只要坚持不懈,勤于练笔,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美丽牧场”,作文教学定会收到百花齐放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学生出现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应该是关注的,但不是用粗暴的干涉手段。关爱从平等的交谈开始,如朋友,辅导老师把心敞开,自己也有童年,自己也有青春的驿动,找回当年的感觉,回味当年的艰涩,会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理,消除师生间的隔膜。当沟通无障碍,辅导便能疾锋而试,水到渠成。  【关键词】学生小杰;青春期;心理波动  【中图分类号】 G633.25
【摘要】《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中的第二则。本文以《两小儿辩日》一文为例,来探究如何使学生学起来、教师导起来。  【关键词】《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学生;教师  一、教材简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中的第二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
摘 要基于基础教育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存在“大一统”“两张皮”“三分钟热度”的实践共性问题,提出在把握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复杂关系思维,探讨从“内省”到“精进”的文化自觉,从“融通”到“创新”的文化自信,从“跟跑”到“领跑”的文化自强等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应有状态,讨论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宏微相生、内外交融、远近互成的机制。  关键词基础教育 学校文化特色 优质均衡 
【摘要】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今天,荀子的这句话还可以改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听也”。  【关键词】会听;遵循条理;听弦外音;用心去听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荀子曰
【摘要】本文以江南风、春日雨、垂钓情为主线,以教师和学生对话实录来解读《渔歌子》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设计;想象读;示范读;对比读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一、谈姓名,展现积累,激趣  师:“同学们好!我们中国人的姓名都蕴涵着浓浓的中
【摘 要】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将其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类,而“为什么”类的问题又往往可以转化成“作用类”题。“作用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所占的比重特别大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据此,本文以实例来说明“五看见真意”思路。看本身明主次;看位置明结构;看情感明方向;看题干明范围;看赋分明答点。无论是如何“看”,我们的答案都应该指向文章的主旨。  【关键词】五看五明;閱读
一、 研读课程标准,选择有效教学素材  教学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接触各种不同的事物,扩大学生的视野;关注社会热点,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灵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生活。而生活中的事物是如此的丰富,社会热点是如此的众多,选择怎样的素材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根据就是课程标准。研读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选择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面对教材,要求教师在开发自身资源的同时努力发掘教材中极具研究价值的隐性资源,形成研究导向。本文提出研究性比较阅读。  【关键词】研究性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题形成思路及背景  (一)课程改革强力呼唤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着眼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摘要】本文仅以《芦花荡》的环境描写分析为例,浅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探寻文本“灯火阑珊处”的奥秘。  【关键词】文本;细读;芦花荡;环境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芦花荡》是“荷花淀”派代表孙犁的小说,和他的另一篇小说《白洋淀》一样,通篇洋溢着诗意,但是学生理解的诗意可能是表面、抽象、模糊和不深刻的。如何深入诗意的外表,解读文本的深层密码才是教师带领学生去做的,笔者就以《
【摘 要】针对综合性实践课程的特点,依托生活社团,以设计、制作、考察布展等方式,围绕“我的房间 我设计”这一“住”系列开展研究与实践活动,从激发兴趣、丰富形式、完美结合三大方面阐述了综合性实践课程如何依托生活社团开展活动,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动手动脑的协调性、考察与分析能力等方面出发,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注社会的教育思想渗透在整个活动中,让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社团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提升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