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良好整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速发展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实践证明,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
  一、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
  地理教材中许多内容,如学会“看地图中”的卫星影像、“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火山和地震、海啸,气候中的卫星云图、天气预报以及地球公转、电子地图等,均是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在学习教材地理知识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地理信息、进行网络学习、网络研究,将计算机的使用作为主要处理信息的工具,让学生通过地理学习活动,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应用技术;通过网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师生之问的双向交流、多元化交流。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教学情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例如在讲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节时,上课时播放两段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最观视频,另附一些图片,如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图片,用PowerPoint整合,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真实的感观,同时对本节课的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了视频资料使得新课的导入更具感染力和直观性,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快地融入课堂,要比教师口述的效果好得多。而且在讲“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这一知识点时,实时的把家乡长白山的视频资料引入,立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热情高涨,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了主动地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讲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时,由于学生对奥妙无穷的字宙世界很陌生,上课时可播放“宇宙世界、。星空之迷等录像,并适时地提出启发性问题,引起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探讨宇宙奥秘的求知欲,学生立即对新授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利用信息技术首先就营造了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有力地突破地理教学重难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原理以及地理规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地理知识的重点、难点问题就能容易突破。如教授“锋面系统”这一重难点问题内容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把锋面系统制作成多媒体动态课件,通过三个步骤完成教学过程。
  步骤一:分析冷气团和暖气团的性质,冷暖气团相遇产生锋面,依冷暖气团谁移动为主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步骤二:通过动画演示冷锋和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各阶段的气温、气压和天气现象。
  步骤三:结合我国天气现象让学生分析是由哪种锋面造成的,引导学生总结出我国天气与锋面的关系。这样既增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记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通过以上三个步骤使本来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或规律,借助多媒体演示,一目了然,重难点问题得以一一化解。
  四、交互———讨论式设计
  主要是师生、生生利用网络上的交流工具实现在线和离线讨论。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完全控制者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教师主要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学生个体回小组跟着计算机屏幕出现的问题操作、思考、讨论,教师观察进程并及时解答遇到问题,对有共性问题组织全体讨论或解释说明。适用于应用性的地理知识,如农业、工业区位选择、城市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和线、环境问题的解决、环境人口容量估计、人口数量、素质、迁移与环境的关系等。设计步骤:教师明确活动主题和目标引导监控一学生分析教学信息(对象)一设计不同实例的操作脚本一设计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源一操作中相互切磋回答、交流、教师指导一学生展示结果(说明理由)一教师总结。
  五、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又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甚至还能创设更接近实际情景的虚拟化实验学习环境,这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因此,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由选择各种地理学习资源,有利于因材施教。从教育教学的形式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创新,它使学生从书本、黑板、粉笔的环境步入以现代技术为主体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从教师讲、粉笔写、学生听的教学走进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手段开放、教学过程开放的创新形式。这些教学环境的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创新环境还为学生提供远胜于课本的资源,因此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能力、特长、兴趣等使学习更能有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适应多元化社会的时代要求。
  六、培养思维能力,增强情感体验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动感丰富、新颖有趣、交互便利、音乐优美、感染力强等诸多优点。信息技术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分享想了解的任何事情,获得书本上没有的信息,丰富学生的学内容。比如,教师布置没有涉及过的问题时,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获取很多关于该问题的消息,扩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杰.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张春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潘诒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及对策[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传道。也就是说,英语教学既要教会学生学会英语,使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又要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把智育和德育有机地融合起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一直是素质教育的主潮流,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对广大英语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德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
目的:运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不同脾虚泄泻的证治用药规律,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脾虚泄泻证候的用药差别,总结其相应的组方用药特点,以期能为不同脾虚泄泻证候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文献参考。方法:从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文数据库自1979年至2008年间期刊(因数据库能收集的最远年限是1979年,最近的为2008年)的脾虚泄泻病案中的方药139首,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建立数据库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功能性病变即痉挛所引起的冠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1],临床上可引起心肌缺氧、
【摘要】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自主探索、多重交互、资源共享等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合中得到提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全面塑造学生。  【关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
随着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学生的要求都出现了些许变化,教师要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要能灵活学习等。本文对如何在新课程下担任好一名语文教师的角色进行了相关讨论。  新课程来临的时候,我们在理论上对教师进行了多轮的培训,也采取多种形式研讨与交流。可是我们的多数课堂涛声依旧,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分。现在,教师牢骚满腹,把矛头指向改革。而我认为,改革没有错误,问题出现在倡导改革的同时,忽视了教师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