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看戏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q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8点有贵阳市中老年合唱团联谊音乐会。一星期前,主办方送来请柬,赠了两张嘉宾票,赠票我全交给了老妈。
  老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出了门。要去看演出了,老妈总会快乐得像个孩子,拎着水和干粮急急忙忙奔赴现场。
  “看演出,最好别迟到。”和我比,老妈算是顶级文明观众。
  被称为贵阳市标志性建筑的贵阳大剧院工程紧张收尾那阵子,老妈和老爸他们刚从江西搬来贵阳。家住得离剧院不远。没事,不太识路的老妈总会央求老爸带她去工地附近溜达。
  剧院是我上下班必经之路。一次下班途中,我竟然看见了在剧院门口徘徊的老爸老妈。我还看见,老妈的脸贴着玻璃门。她是想探究这个西南最豪华的剧院,究竟豪华在何处么?
  剧院修好时,家搬到了另外的地方。没事,住得更远的老妈还经常会去早已熟悉了的剧院附近转悠。
  我知道,老妈想去这个地方看一场演出。
  前不久,有朋友帮忙找到了票。看的节目,正是老人向往已久的《多彩贵州风》。理所当然,老妈又是散场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陪老妈去看演出的三弟告诉我,人都走光了,她还要求在里面照相。变换着角度,老妈开心的照了好几张呢。
  没听说老妈平时喜欢照相,她是在以一种能够轻易做到的隆重方式,纪念惟一一次到所见过的最豪华的剧院看演出的经历。
  情不自禁,老妈总说起她仅仅进去过一次的大剧院,还有仅仅看过一场就再也忘不了的《多彩贵州风》。
  她激动地在电话里给远在江西的姨妈们讲演出时的精彩,一遍遍的:“台上,穿民族服装的小姑娘跳着、跳着,坐到台前,脚丫巴打着水,水轻轻地在空中洒落,被淋了的,反而更加开心。”有几滴水落在前排老妈身上,老妈一直咯咯咯地笑。看得正起劲时,台上突然抛出了红红绿绿什么东西,不全听得懂贵州话的老妈那一瞬间专心看字幕去了,老妈说:“很遗憾没接到阿幼朵抛出的绣花包。”
  因为自己进到里面看过演出,之后,凡在大剧院演的文艺节目,只要电视上转播,老妈都会准时收看。老妈有些固执,“我看这么多节目,还是那个《多彩贵州风》的颜色看着舒服。”
  前几个星期,她看我负责的文艺版面,得知《多彩贵州风》正在全国大中城市巡演。“会不会演到我们江西去呢?”老妈希望从我这里探点内幕。老妈说,《多彩贵州风》要去江西演,事先告诉她,她好提前通知江西的亲朋好友去看。
其他文献
那天清早,我刚打开手机,电话就响了。  听铃声,就知道电话是父亲打来的。他在电话那头说:“儿啊,今天你‘滚阳沟’(过生日),要买点好东西庆贺一下,你出门在外,不要亏待了自己……”  父亲的话不多,可我的心里却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父亲老了,岁月的沧桑已经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秃顶,额头上的皱纹很深很密,稀疏的头发斑白如霜,一双大手皲裂而粗糙。  父亲是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
期刊
我和我的婆婆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  孩子的出生让我和丈夫手忙脚乱。丈夫是军人,常年不在家。我们正在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时,婆婆和公公从乡下老家赶了过来。  婆婆每天早晨七点便准时出门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然后回家煮糖水鸡蛋给我吃,她总说多喝汤奶才多,孩子长得快。我不爱闻那鸡蛋的味道,可是看着婆婆关爱的眼神,想想女儿,我硬是硬着头皮吃到满月。  有天,我忽然觉得特别想吃莴笋,头天晚上便告诉婆婆让她买点。
期刊
前几年,一曲《常回家看看》唱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令长城内外那些空巢老人们听得如痴如醉、热泪盈眶,能唱的跟着哼两句,不会唱的也逢人便说这歌唱得好,唱到了心坎上。“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好几年过去了,现在还不时可以听到那熟悉的歌声。不同的是,时过境迁,现在好些老爸老妈,一提到“常回家看看”就心惊肉跳,一脸的无奈和烦恼。找什么时间?他
期刊
上个世纪中叶,我在贵州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读大三时,受省美术家协会派遣,与杨长槐、何伊华两位同班同学一起,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行写生。在20多天的时间里,先后到凯里、台江、三穗、黄平、黎平、锦屏等好几个县城。每到一地我们都是先在城内城外作写生画,然后步行到民族风情浓郁的寨子走村串户,画村寨风光,画村民的生活和劳动情景,也给老人和男女青年画肖像。  杨长槐师兄当时在孟光涛先生门下专攻中国山水画,何
期刊
去年我和老伴到美国探亲,按理说那里的生活环境不比国内差,可是总觉得没有在国内舒适自在。究其原因就是在国内形成一种生活习惯,一下子要适应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感到措手不及,有时还会产生一种尴尬与无奈。  我们去美国时正是春天,天气乍暖还寒。我穿一件暗蓝色羊毛衫,外罩一件深藕色毛料大衣,黑色毛料裤,皮鞋。在国内这是普普通通的装束。可是到美国以后就很不合拍。美国人平时不穿毛料,多数人都穿牛仔裤、T恤衫、运动
期刊
老伴并不老,今年刚好60岁,自从去年冬天退休回家后,一向温顺、绅士的老伴突然变了一个模样,经常在家里发脾气。有时我说他几句,他便好几天不言不语。更气人的是,有时还拒绝吃我做的饭菜,独自下馆子吃饭,并时不时闹个“离家出走”,不声不响便跑到女儿家去住下。一开始,我体谅老伴刚刚退休,不习惯悠闲的老年生活,因而总是尽量让着他。然而半年过去了,老伴仍然沉默寡言,心情忧郁,对生活百无聊赖。有好几次我说他生活态
期刊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一个不孝独儿子残忍虐待亲生父亲的罪恶,身为法官的我感到非常痛心。案件虽已了结,案卷虽已合闭,可不孝独儿子的罪恶行径在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永远都抹不去……    老人:生下独儿无一孝    册亨县秧坝镇,一方水土养育着勤劳致富的布依人。然而,该镇者术村一组80岁的布依老人岑昌荣与其老伴岑丫形却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岑仕江折磨得贫困潦倒。  岑仕江有6兄妹,唯独他是儿子,
期刊
非常造句  隔壁的小男孩李里比较淘气,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一些天分。一天,学校的语文老师布置造句作业,课堂上没做完,被老师逼着回家做。我还是第一次见他这样用功做作业,凑过去一看他写的造句居然特别:  难过——王叔叔家门前的大水沟很难过。  如果——瓶装的饮料不如果汁营养。  天真——今天真热,我肯定要去游泳。  十分——我的数学只考十分,我很难过。  从容——我做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做起。    中国
期刊
今年62岁的我与2岁的孙女同属猴,真可谓是“老猴”和“小猴”。据说属猴的人天生小聪明,接受新事物快。这一点在“老猴”身上早有验证,就是在谙事不深的“小猴”身上也是锋芒显现。  早晨,我打开收录机,跳迪斯科舞曲,伴随着优美的的乐曲声做健身运动,踢踢腿、弯弯腰,左右摆动上肢。孙女见我这个样子,也跟着学动作,尽管她跟不上节拍,动作也不到位,但她心里明白应该怎样做。特别在做侧踢腿时,她怕摔倒,就用手扶着沙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