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田汉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说到鲁迅与“左联”的矛盾时,人们多与周扬联系起来,但在一段时间里,鲁迅最不满的实际上是田汉。
  
  一、有些不愉快的见面
  
  1934年7月,穆木天被捕;9月25日,《大晚报》上刊出了穆木天等脱离“左联”的报道。〔1〕穆木天出来后即向“左联”党团告密,说胡风是南京派来的汉奸,为此,胡风辞去了他在中山文化教育馆的日文翻译职务。辞职后,胡风便到沙汀家去找周扬,周扬正好在那儿。胡风将自己从韩侍桁那儿听说的话告诉周扬,周扬没有否认穆的告密,也没作任何决定,只告诉胡风,因工作关系,他要搬家了。
  10月上旬,由田汉来接替胡风在“左联”的工作。交接会上,胡风提出了穆木天污蔑造谣一事,对周扬默认穆的造谣表示不能接受,田汉当即表示要和周扬这种态度斗争到底。大约两三个月后,田汉约胡风和周扬见面,为即将到外地的洪深饯行。尽管田汉将胡风拉到阳台上单独谈了一些话,却只字不提“左联”的事。胡风辞去“左联”职务时,曾把情况简单地告诉鲁迅。鲁迅沉默了好一会,才平静地说:“只好不管他,做自己本分的事,多用用笔……”〔2〕
  就在胡风辞职不久,周扬找到夏衍,“说阳翰笙建议,冯雪峰走后,好久没有向鲁迅汇报工作了,所以要我先和鲁迅约定一个时间,阳、周和我三个人去向他报告工作和听取他的意见”。夏衍第二天就到内山书店,正好遇到鲁迅,把周扬的意思转达之后,鲁迅表示同意,约定下个星期一下午三时左右,在内山书店碰头,因为星期一客人比较少。到了约定时间,夏衍在住家附近叫了一辆出租车等待周扬和阳翰笙。意外的是,除周、阳之外,还来了一个田汉。当时夏衍就有一点为难,“一是在这之前,我已觉察到鲁迅对田汉有意见(有一次内山完造在一家闽菜馆设宴欢迎藤森成吉,鲁迅、茅盾、田汉和我都在座。开头大家谈笑甚欢,后来,田汉酒酣耳热,高谈阔论起来,讲到他和谷崎润一郎的交游之类。鲁迅低声对我说:‘看来,又要唱戏了。’接着,他就告辞退了席。田汉喜欢热闹,有时宴会上唱几句京戏,而鲁迅对此是很不习惯的),加上,田汉是个直性子人,口没遮拦,也许会说出使鲁迅不高兴的话来,而我和鲁迅只说了周、阳二人向他报告工作,没有提到田汉”。
  尽管夏衍早就发现鲁迅对田汉不满,但田汉已来了,不好叫他不去。他们四人上了车,为了安全,到北四川路日本医院附近就下了车,徒步走到内山书店。见了鲁迅之后,看到有几个日本人在看书,夏衍说,这儿人多,到对面咖啡馆去坐坐吧。鲁迅不同意,说:“事先没有约好的地方,我不去。”这时内山完造就说:“就到后面会客室去坐吧,今天还有一点日本带来的点心。”于是内山就带他们到了一间日本式的会客室,还送来了茶点。“开始,阳翰笙报告了一下‘文总’这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大意是说尽管白色恐怖严重,我们各方面的工作还是有了新的发展,他较详细地讲了戏剧、电影、音乐方面的情况,也谈了沪西、沪东工人通讯员运动的发展;接着周扬作了一些补充,如已有不少年轻作家参加了‘左联’等等。鲁迅抽着烟,静静听着,有时也点头微笑。可是就在周扬谈到年轻作家的时候,田汉忽然提出了胡风的问题,他直率地说胡风这个人靠不住,政治上有问题,要鲁迅不要太相信他。这一下,鲁迅就不高兴了,问:‘政治上有问题,你是听谁说的?’田汉说:‘穆木天说的。’鲁迅很快地回答:‘穆木天是转向者,转向者的话你们相信,我不相信。’其实,关于胡风和中山教育馆有关系的话,首先是邵力子对开明书店的人说的,知道这件事的也不止我们这几个人,而田汉却偏偏提了穆木天,这一下空气就显得很紧张了。”〔3〕
  “两个口号”论争发生后,“左联”的内部矛盾完全公开,鲁迅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是这样描述这次会见的:“胡风先前我并不熟识,去年的有一天,一位名人约我谈话了,到得那里,却见驶来了一辆汽车,从中跳出四条汉子:田汉、周起应,还有另两个,一律洋服,态度轩昂,说是特来通知我:胡风乃是内奸,官方派来的。我问凭据,则说是得自转向以后的穆木天口中。转向者的言谈,到左联就奉为圣旨,这真使我口呆目瞪。再经过几度问答之后,我的回答是:证据薄弱之极,我不相信!当时自然不欢而散,但后来也不再听人说胡风是‘内奸’了。然而奇怪,此后的小报,每当攻击胡风时,便往往不免拉上我,或由我而涉及胡风。”〔4〕
  
  二、鲁迅对田汉的“憎恶和鄙视”
  
  早在1921年8月29日,鲁迅就在致周作人的信中说:“我近来大看不起郭沫若田汉之流。”〔5〕但以后没再看见鲁迅对田汉有不满的记载。鲁迅的《答曹聚仁先生信》在1934年8月出版的《社会月报》上头条发表后,因最后一篇是杨邨人的《赤区归来记》,8月31日出版的《大晚报》副刊《火炬》上便出现了绍伯的《调和》,称鲁迅是在“替杨邨人打开场锣鼓”,尽管后来的文字告诉我们,鲁迅知道绍伯即田汉时非常气愤,但从相关文字可以看出,鲁迅当时并无反应。直到11月14日,鲁迅才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说:“倘有同一营垒中人,化了装从背后给我一刀,则我的对于他的憎恶和鄙视,是在明显的敌人之上的。”〔6〕后来,鲁迅在说到自己为何向《戏》周刊编者“发牢骚”时说:“因为编者之一是田汉同志,而田汉同志也就是绍伯先生。”〔7〕结合鲁迅书信可以看出,鲁迅知道绍伯即田汉是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的:11月1日给窦隐夫的信、11月5日给萧军的信、11月8日给郑振铎的信都提到了对“同人”、“上海文人”的不满,由此可推断,直到10月底,鲁迅才知道绍伯即田汉。也就是说,与“四条汉子”见面时,鲁迅很可能还不知道绍伯即田汉。
  从此,鲁迅私人信件中便出现了大量对田汉不满的文字:1934年12月18日给杨霁云的信(即著名的“横站”说)、12月20日给萧军萧红的信,1935年1月15日和2月7日给曹靖华的信以及4月28日给萧军的信。除这些指名道姓的信件外,一些表达对“左联”同人不满而未指名道姓的信件,实际上也主要是针对田汉的,如:1934年12月6日和12月10日给萧军萧红的信、12月28日给曹靖华的信,1935年1月17日给徐懋庸的信、2月9日和3月13日及4月23日给萧军萧红的信、5月22日和6月24日给曹靖华的信。由此可见,胡风离职后的半年多时间,鲁迅最不满的是田汉,因为这段时间“鞭扑”鲁迅的是田汉——直到1935年2月田汉被捕,“左联”的行政书记一直是田汉。鲁迅称周扬为“元帅”,最早的文字是1935年6月28日给胡风的信,从这以后,鲁迅最不满的左翼同人便是周扬了。
  鲁迅对田汉行为不满的原因在于:“敌人不足惧,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8〕鲁迅的《答〈戏〉周刊编者信》发表后,夏衍“看后呵呵大笑道:‘这老头子又发牢骚了!’”对此,鲁迅的评价是:“‘头子’而‘老’,‘牢骚’而‘又’,恐怕真也滑稽得很。然而我自己,是认真的。”〔9〕田汉化名绍伯的文章已让鲁迅愤怒,田汉的解释更无疑是火上浇油:“被人诘问,他说这文章不是他做的。但经我公开的诘责时,他只得承认是自己所作。不过他说:这篇文章,是故意冤枉我的,为的是想我愤怒起来,去攻击杨邨人,不料竟回转来攻击他,真出于意料之外云云。这种战法,我真是想不到。他从背后打我一鞭,是要我生气,去打别人一鞭,现在我竟夺住了他的鞭子,他就‘出于意料之外’了。从去年下半年来,我总觉得有几个人倒和‘第三种人’一气,恶意的在拿我做玩具。”〔10〕另外,田汉还说了什么鲁迅“名誉好,乱说也无害”〔11〕一类的话。
  
  三、《文学生活》对鲁迅的“保密”
  
  在说到与鲁迅的联系情况时,胡风说:“周扬代表文委,要我接任书记。我无法推辞。到宣传部后,由我和鲁迅取得联系,这时起更只是由我和他取得联系了。每次都是前一天去信约定时间,届时到内山书店会齐,一道到一个外国人开的小咖啡店坐一二小时。送我编的油印内部小刊物《文学生活》(每期顶多十来页)给他,告诉他一点工作情况,还每月领取他给的二十元经费。”〔12〕胡风离职后,由任白戈接替胡风的职务,任白戈曾要求“文委”的田汉、林伯修等向鲁迅介绍他担任的职务,以便有机会向鲁迅先生报告请示工作。但没过多久,“田汉同志就告诉我,鲁迅先生说他不想管‘左联’的事,‘文总’决定由他代理鲁迅先生的书记职务,有事情直接找他,不要去找鲁迅先生”〔13〕。正因为如此,便又发生了一件鲁迅对田汉及其“左联”领导都极为不满的事。
  1934年底,《文学生活》照样出版,田汉等人便没将该期《文学生活》送给鲁迅。1935年1月26日,鲁迅在给曹靖华的信中说:“这里的朋友的行为,我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出过一种刊物,将去年为止的我们的事情,听说批评得不值一钱,但又秘密起来,不寄给我看,而且不给看的还不止我一个,我恐怕三兄(按:时在苏联国际左翼作家联盟工作的萧三)那里也未必会寄去。所以我现在避开一点,且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4〕之后,鲁迅在1935年2月7日和2月18日给曹靖华的信,1936年4月24日给何家槐的信和5月2日给徐懋庸的信都提到此问题。鲁迅后来在拒绝加入周扬等人组织的文艺家协会时,甚至也提到这事:“我曾经加入过集团,虽然现在竟不知道这集团是否还在,也不能看见最末的《文学生活》。但自觉于公事无益处。这回范围更大,事业也更大,实在更非我的能力所及。签名不难,但挂名却无聊之至,所以我决定不加入。”〔15〕由此可见,鲁迅对这事的重视程度。
  田汉等人不将该期《文学生活》给鲁迅,不能用鲁迅曾说过“他不想管‘左联’的事”来解释,因为连茅盾也未给:“《文学生活》创刊于一九三四年初,到三五年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大破坏后就停刊了。这个刊物有时油印有时铅印,报道一些‘左联’活动的情况以及工作指示、经验介绍等。开始每期都给我们寄来,可是后来——大概在一九三四年末,却有一期不寄来了。鲁迅听说之后就托人把这期刊物借来,原来这一期是总结‘左联’一九三四年的工作的,其中对工作中的缺点提得比较尖锐,譬如指出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展开等。平心而论,一九三四年是国民党文化‘围剿’最疯狂的一年,‘左联’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总结出阻碍工作展开的症结是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也是对的。然而,这样一件事关‘左联’全局的大事——‘左联’一年工作的报告,却事先不同‘左联’的‘盟主’鲁迅商量,甚至连一个招呼也没有打(当然,也没有同我商量),这就不太尊重鲁迅了。即使是党内的工作总结,也应该向党外人士的鲁迅请教,听取他的意见,因为‘左联’究竟还是个群众团体。正如当时鲁迅讲的:他们口口声声反对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实际做的就是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16〕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左联”时期鲁迅一度与田汉的关系非常紧张,但人们说到鲁迅与“左联”的矛盾时,多说周扬而不说田汉,这似与历史不符,也对周扬不公。
  
  注释:
  〔1〕穆立立在《穆木天冤案始末》(《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4期)中说:“关于我父亲穆木天历史问题的传闻,主要是说他1934年被捕后,发表脱离“左联”声明。此事纯属子虚乌有,是由于国民党中央社造谣,然后以讹传讹造成的冤案。”
  〔2〕胡风:《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32页。
  〔3〕夏衍:《两个口号的论争》,《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4~266页。
  〔4〕《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34~535页。
  〔5〕《1921年8月29日致周作人信》,《鲁迅全集》第11卷,第395页。
  〔6〕《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6卷,第148页。
  〔7〕《且介亭杂文·附记》,《鲁迅全集》第6卷,第212页。
  〔8〕《1935年4月23日致萧军、萧红信》,《鲁迅全集》第13卷,第116页。
  〔9〕《且介亭杂文·附记》,《鲁迅全集》第6卷,第212页。
  〔10〕《1935年2月7日致曹靖华信》,《鲁迅全集》第13卷,第47~48页。
  〔11〕《1936年4月23日致曹靖华信》,《鲁迅全集》第13卷,第362页。
  〔12〕胡风:《鲁迅先生》,《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
  〔13〕任白戈:《我和周扬在“左联”工作的时候》,《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0页。
  〔14〕《1935年1月26日致曹靖华信》,《鲁迅全集》第13卷,第31~32页。
  〔15〕《1936年4月24日致何家槐信》,《鲁迅全集》第13卷,第363页。
  〔16〕茅盾:《“左联”的解散和两个口号的论争》,《我走过的道路》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其他文献
现阶段,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加大药品监管的力度,有助于增强药品质量以及药品市场流通秩序.可是,针对药品检验情况进行分析,仍然有些问题没有得到正确处理.基于此,本文结合药品
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每一个阶段性历史的进步性,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掌握.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历史的进步性,在学生明白了历史的进步性的基础
众所周知,网球是一项与失误关系密切的运动,解密失误的真正原因是减少失误的基本步骤.我在中国的全国青少年排名赛中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指出,出现失误有四个主要原因:rn1.错
期刊
【摘 要】依据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阐述《爱我中华》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爱我中华》 说课 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12-0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爱我中华》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由少数民族歌舞
摘 要: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已经被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2010年和2013年城市群内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结果表明,武汉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最强;三个城市子群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要强于子群间的联系强度;子群内节点城市与周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强。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核心城市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格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展开的,教师和学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增
目的:观察108例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小儿急性腹泻作为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选取108例作为治疗组,联合使用培菲康和思密达治疗,治疗后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行生态化发展就要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的生态化发展的需求,体现它自身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增强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实现这一生态化发展,需要从整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