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中的“趣学”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乐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一些简单易奏、便于携带的乐器进入了课堂,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等,教材曲目从单声部简易练习曲过渡到两声部和多声部的器乐合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充分体现了大课教学环境下器乐教学的特性。
  器乐教材安排科学合理,但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欠缺灵活性和趣味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大课环境下乐器学习的特性。经过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如果能充分利用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孩子“趣学”,将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把兴趣引入教学中
  “比一比”:在竞争中“激趣” 孩子们喜欢比赛和竞争,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比一比”的形式使其“兴奋”,提高练习的效率。如初学竖笛时吹奏7、6、5三个长音,要求每个音符吹奏4拍,既要吹足拍子,同时控制好音色,把握演奏姿势。练习之初,学生兴致盎然,但没过多久就感到枯燥,学习热情降低,课堂还时不时出现吹破的噪音。此时,笔者让学生来做“超越自我”的游戏:延长吹奏的音符,从4拍过渡到5拍再延长至6拍,每次结束后教师点评和打分。并且在小组间竞赛,之后评出“长音能手小组”“音色冠军小组”“姿势优雅小组”等,而后用“如果能……”的话鼓励孩子继续练习。通过比赛,学生的热情被点燃,练习效率提高了,甚至下课了还有学生在比赛和练习。“比一比”改变了比赛的方式方法。
  “秀一秀”:在表演中“促趣” 搭建器乐表演的舞台,让每个孩子在舞台上“秀”一把,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每学期笔者都在音乐课堂上开设几节器乐汇报课,以“我是小小演奏家”的舞台来展示孩子们的进步。具体做法为:提前两星期让学生准备演奏的乐曲,节目形式不限,可以是独奏,也可以是合奏,由学生主持,教师总协调。表演的节目琳琅满目,除了独奏齐奏曲,还有乐曲和歌声、空弹吉它、乐曲诗歌、乐器大杂烩等学生编创的节目,展示了他们的风采。“秀一秀”的形式,可以单独在一节课40分钟里,也可以机动安排在平时课堂的几分钟展示。
  “创一创”:用创作来“引趣” 当学生们器乐演奏有了一定的基础时,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乐器“创作”,给教学“添彩”。讲解音乐小故事《小雨滴回家》,表现雨点由小变大再变小时,笔者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竖笛声来表现雨点的变化,学生献计献策:有建议用音阶的变化来表现:2∕4拍11 22 |33 44 |55 66 |77 ⅰ|ⅰⅰ77 | 66 55|44 33|22 1||;有的建议单音ⅰ吐奏,表示雨滴声,以小组为单位逐渐加入再逐渐减少,用音量的逐步变大和变小来表现雨滴的变化;还有的学生建议老师用钢琴声(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的琶音变化)配合笛声来表现雨点的变化……课堂上,孩子们思绪飞扬,个人灵感和集体智慧不时地发生激烈的碰撞。之后,师生对每条“创作”都作了试演,尝试的过程,孩子们脸上写满了惊喜——原来自己的想法还是有点门道的。在品尝喜悦的同时,也对乐器有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器乐课堂上,教师要打破传统,开动脑筋,用乐器为孩子们提供音乐想象的空间和创作的机会,也许正是这样的启蒙课堂,会成为未来“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摇篮。
  教学中用表格、客串“融趣”
  评价在音乐课堂上有重要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课堂上,笔者借评价来 “督趣”。笔者采用“器乐学习自评表”和“器乐学习互评表”让学生填写,来检查反馈教学,表格如下:
  表一“器乐学习自评表”安排在学期中填写,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表二“器乐学习互评表”由同座学生互相评价,以“分”量化练习效果:一方面相互促进,认真投入器乐的练习,另一方面评价别人时,能以此为“镜”照出自身演奏的不足而加以弥补。学期末互评表汇总到笔者这边,作为学生期末音乐成绩的依据之一。
  新课标提倡“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音乐课堂上,笔者经常用器乐“客串”别的教学内容。如在歌唱《美丽的黄昏》这首三声部歌曲时,开始合唱效果不佳,笔者改变方法,让学生用竖笛分别吹奏自己的声部,之后合奏,合奏成熟后,再让一部分学生的吹奏为另一部分学生合唱伴奏,然后对换,最后全班合唱。经过器乐的协助,合唱音色音准大有起色,“演奏 歌唱”加深了学生对多声部歌曲的立体印象,提高了听力。在音乐欣赏中,笔者也经常让学生练习演奏乐曲的主旋律片段。器乐教学灵活地穿插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单一学习的单调枯燥,另一方面能提高孩子的音乐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扬中市八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石油生产型科学研究企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人才管理制度、方法和理念已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对基础研究型和生产应用型复
笔者小班刚接手半学期,在开展家长工作方面总是感觉有一些差强人意,虽然大部分的家长都很容易沟通,但是也有那么几位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总是不温不火,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来谈一谈体会与感受。  旁敲侧击,融化隔阂  案例一:开学没多久,园长喊我们班的几个老师到办公室,说豪豪奶奶向她告状,班上的老师总是说豪豪不好,还说孩子犯点错,老师天天揪着不放。我们听了,心里很不是滋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原本是值得高兴的事,但由于在岗位聘任、考核评优、评先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现象,导致抱怨增多、牢骚增多,“分配不公平”的呼声愈发强烈,招来许多非议,致使内耗不断,造成“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局面。招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关系紧张,这是学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平在学校管理中的意义和价值  公平在学
音乐可以传递美丽、可以传递快乐、可以传递幸福……小学阶段是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尤其是一年级。一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也就意味着可塑性强,他们能更快地学会新鲜的事物并且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正确引导一年级学生接纳、喜欢音乐课,是一项值得去研究的课题。笔者执教过多届一年级的音乐课,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  明确教学目的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时期步入学习时代,难免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