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35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教师来讲,上课似乎是件太平常的工作,但上好一节课,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几年我听了几百节课,涉及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梳理这些课,再将教学效果、学生欢迎的程度做分析,便能发现其中的特征。
  现实教学中的四种类型课堂
  优秀的课堂。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风格鲜明,教学形式多样,师生互动频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学效果好,教师不仅教好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好了。
  优良的课堂。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一定的理解,教学设计能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课堂组织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到一定的调动,学习效果较好。
  作秀的课堂。参加过新课程理念培训的教师,知道课堂形式的变革能够带来课堂效益,但思想的惰性及对新课改的一知半解会导致课堂教学停滞不前。当有人听课或参加展示课、优质课比赛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常态课又回归传统,课堂效率低下。
  固守的课堂。即典型的传统教学,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教授时间能占课堂的70%以上,教师在讲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口才及知识的渊博,很少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很少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执着地固守传统教学阵地,对新理念的学习比较抵触,更不愿去改变。这样的课堂多半效果很差,即使有少量效果好的,一般是通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师累,学生也累。
  第三、四类课堂目前在中小学教学中比例不低,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路还任重道远。
  课堂教学有“法”可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教无定法”已经深入教师心中,鼓励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叶圣陶先生话语的意思,这也是很多老师不愿改变课堂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教师长期从事单一的工作,对教材非常熟悉,更多人愿意通过口才展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不愿意去改变形式,尤其是对新课改的深入理解,这实际上是教师思想上的职业倦怠。
  课堂教学虽然是“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要上好一节课,必须体现三个“法”:
  看学习过程。好的课堂必须是教师讲授的内容清晰、情感积极投入,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具体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有分析、实践、质疑、表达等行为,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并进一步发展成能力。
  看学习感受。好的课堂应该是学习活动愉快,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听课者是一种享受,学生听了还想听、不愿意下课。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经历了困难,解决了问题,完成了任务,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学习结果。好的课堂,学生除了收获学科知识和技能,更要在学科思想方法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所进步,在“学会”和“会学”上有所进步。
  好课的“法”是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的互动性、获取知识的实践性做得如何,收获了多少。学习真正发生了,学生有实际获得的课,就是好课。
  课堂教学得“法”的三个关键因素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讲清楚就是好课,却忽视了学生是否学会、理解和应用。而现在,学科核心素养是必须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好课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上好一节课必须要解决三个关键因素: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新课改观。教师需要系统学习新课程理念,领悟其实质。学校要营造出新课改的学习氛围,并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边思考边讨论,边实践边解决,以此帮助学生学会。
  教师要永远关注学生的“学”。学生是否学会必须放在首位,而不是自己有没有教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学。自主学、互助学、合作学、探究学是目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有经历和体悟,在理解中应用,建构新的认识,形成新的思路,发展核心素养。
  从教学设计上寻找突破口。好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设计要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充分考虑怎样教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即心中要有学生。同时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即目中有纲。
  好的教学设计最明显的标志是: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问题化”。有主问题,也有二级、三级问题。教學设计问题化后,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具体,师生围绕问题进行教和学,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构起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板块,让课程呈现出勃勃生机。
  好课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但是有基本要求。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得法,要转变思想观念,理解新课改的实质,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功的标志,让学生在课堂上被触动、被激发,激发其最大的潜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实践者、研究者,在体验、感悟、改进中去上好学生的每一节课。
  (作者单位:襄阳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冉冉兮太阳升,猎猎兮红旗展。世界之最兮珠穆朗玛,民族复兴兮锦绣河山。美丽赤县,广袤沃土,天一生水,地泽粮川。东部兮河道纵横,西域兮风沙漫延。罗布泊兮百亭海枯,青玉湖兮居延海干。昔运乎商道鼎盛,今墟乎古国楼兰。沙漠乎恶化,荒芜乎渐宽。风起额吉纳,尘落首都边。造福人类兮时不我待,引水漠塞兮造绿垦田。南江兮水源丰沛,北坡兮少雨干旱。开发西部,拓疆辟土,南水北调,改造自然。兴家国兮根本大计势,富天下兮丰储
一天,女儿满腹牢骚地向父亲抱怨生活的艰难。  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厨师。他平静地听完女儿的抱怨,微微一笑,把女儿带进了厨房。父亲往3只同样大小的锅里倒进了一样多的水,然后将一根大大的胡萝卜放进了第一只锅里,将一个鸡蛋放进了第二只锅里,又将一把咖啡豆放进了第三只锅里。最后他把3只锅放到火力一样大小的3个炉子上烧。  女儿站在一边,疑惑地望着父亲,弄不清他的用意。  20分钟后,父亲关掉了火,让女儿拿来两
分数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想方设法让学生厘清分数的意义,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在复习阶段,笔者有意识地关注了这个问题,并通过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帮助学生防错、纠错,提高他们解决分数问题的能力。  缘起:分析一道高频率出错题  五年级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时,解决“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以及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解决“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正确率均较高。但是当这两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前面出现的是一望无垠的黄白相间的世界,谁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的一片花的海洋,花朵虽然高低参差不齐,但花朵与花朵之间似乎已经没有了空隙,密密匝匝,重重叠叠,几乎看不到那本来就很秀气的小小的叶子,甚至连那细细的茎杆都要被这如此繁盛的花朵儿所覆盖。每一朵花儿只有一分硬币大小,四周白色的花瓣有序的围成一个圈,并向四围苍劲的伸出去,在圈的中心卧躺着黄色的花蕊,稍远一点看,毛茸茸的,泛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具体写作时间不详,从词意看,大约作于中晚年。  词的一开头,就大力渲染元宵节花灯的热闹景象:满街的灯光,像春风吹开了万树花朵,吹落了满天繁星。“东风夜放花千树”,写得非常精彩,它似乎化用了唐代诗人苏味道和岑参两个人的诗句。苏味道
冷战结束了,大批冷战战士纷纷奉命退役。服役二十五年之久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上校军官基思带着对美国政府的失望和厌恶离开了华盛顿,回到他的家久——大俄亥俄的小城斯潘塞,那儿,有他钟爱一生的女人安妮。安妮的丈夫克利夫是斯潘塞城的警长。这个色厉内荏的恶棍一面把安妮当个囚徒似的成天派人监视着,一面又在外面鬼混,二十五年来,安妮没有尝过幸福的滋昧。爱的激情使再度重逢的基思与安妮再也无法分开。但是基思和克利夫两人,
一、真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会触动我们的心弦,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①为了满足太空旅客的需求,太空旅馆的设想应运而生。早在1967年,著名酒店连锁公司希尔顿集团就提出了太空旅馆的构想,后来日本的清水建筑公司也提出过类似的计划,只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关注。之后的40年时间里,虽然有人提出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太空旅馆设想,但却一直停留在概念上。  ②今年1月29日,俄罗斯的轨道技术公司提出了可行的计划,他们将与俄罗斯国营动力公司联手打造一个可以容纳7人的商业空间站,主
“问本数学”是在数学课堂上以问——教师设问、追问和学生叩问、追问、反问等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探求数学本质为学习目的的教学理念。笔者以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单元“平均分的认识”为例,谈谈“问本数学”的实施路径。  一、叩问概念本质,展现真实操作  低年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理解抽象概念需要借助直观事物。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抽象概念时,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  执教《分物游戏》时,笔者创
【摘要】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特点的不同,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识字教学中创设一种“交流—互动”教学情境,采用游戏、自主参与、竞赛激励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促使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识字教学;交流互动;课堂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