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的艺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不是单一而独立的课程,是融合在各个学科之中的,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中的养成教育则是目前教育领域中的必然趋势,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体育内容与德育方面的养成观点相融合,通过各种运动实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中的养成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一、制定常规,严明纪律
  设置体育教育常规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有规矩才有方圆,常规是硬性而又严肃的行为准则。从小学生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教师就要严明课堂纪律,每堂课开课之初,队形排列,站姿仪表,列队行走、跑步前进等都要一一要求并指导训练,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队号整齐嘹亮,做到课堂气氛严肃活泼。司马迁说:“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 。”。有了有规有矩的行为模式,体育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在这样的行为约束中,也间接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课堂,要尊重师长,不乱插话,不任性随意,要有集体意识。这与养成教育息息相关,课堂上的常规要求,是与学生步入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链接关系,习惯的早期培养和养成,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课堂规矩的形成,能够规范学生的懒散行为,也能够使其明确何种场合要注重仪态仪表。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一开始接受教育,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将体育课程的教化功能与德育的养成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不仅会让小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能在他们的脑海中植入良好习惯的种子,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就要从培养规矩开始。
  二、不畏困难,锻炼意志
  体育课堂教学不像其他学科,要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内,听够45分钟,体育的课堂教学是动与静的结合,听教师讲解体育项目内容是教师讲,学生听,初步将运动项目的基本内容记在脑海中,紧接着,则是教师的示范演练,学生在观察中学会练习,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完成体育项目的规定动作,势必会让小学生感到身体的困乏和疲惫。体育课堂教学的设计,通常都是将体育训练项目分步骤进行,教师从中做适度调整,防止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但是,从训练中不难发现,不少小学生平日都是娇生惯养,还没有做多少训练,就干喊着累呀苦呀疼呀,受不得半点委屈。这其实就是因为小学生还未养成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面对眼前一点困难就害怕退缩。那么,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有的放矢,哪一位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就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中不断用鼓励和肯定的语气帮助这位学生接受挑战,迈出勇敢的一步。如跳绳运动,两分钟的时间,也许对一些耐力好、喜爱运动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有的学生跳到一半就开始叫嚷着肌肉酸痛坚持不下去了,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循循善诱,一方面给学生讲明,刚开始跳绳大多数都会感到肌肉酸痛,但是如果放松自己,慢下速度,两分钟的跳绳下来的结果是完不成达标的成绩,同时也会让自己的训练耐力戛然而止,因此,只有堅持才会有胜利。另一方面,敦促学生锻炼意志,教师不能“硬干”,而是讲究策略,如,让跳绳好的学生陪跳,对跳不下去的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一旦学生突破自我,完成规定时间规定数字的跳绳,就对其大加称赞和鼓励,使其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得到助燃,将有利于其完成以后的各项运动项目。这些看似细小的言行,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深层认识,也同时对其内在的养成大有帮助。学生从超越自我中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体验,也从这种意志锻炼中得到身心的洗礼,遇到困难再也不轻言放弃,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任务,击败困难,这样的心理自我暗示直接影响他今后做事情的持久性和专注力。
  三、调整心态,面对失败
  我们知道,不是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的。这其中就有失败的阴影留驻在人心头。有的人心态良好,能够泰然面对失败,但有的人则会深陷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而在体育运动中,这样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作为体育教师,要从课堂训练或者竞赛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及时帮助失败的学生从阴影中走出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为下一个胜利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例如,体育教师课堂上组织了一场以技术训练为重点的篮球比赛,旨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良好的行为养成,以及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教师将这失败组的成员召集一起,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技、战术,寻找失败的而原因,并重新调整队员的目标任务,同时告诫队员,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还要顾及全队的默契配合。失败不要紧,要紧的是查找原因,纠正错误,改变战术。这一组重新投入比赛,最终两组打成了平手。这一成绩令全队士气大振,同时也让每一名队员的身体、战术、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以后的课堂组织的小小篮球赛上,两队成员都胜不骄败不馁,逐渐克服心理压力,既从竞争失败里战胜自我,也从胜利成功中品尝甘甜,这种潜移默化进行的道德养成,给每一名学生充实了人生经历,也丰盈了精神食粮。
  其实,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有传授体育课的专业技术,还要有渗透养成教育的穿插艺术。例如,把体育项目改编成游戏,在游戏中,学生既能主动参与,也能个性发展,一方面是体育技能的提高,一方面是德育的养成教育通过学生的行为外显出来,教师要深入观察,及时对其言行进行扶正,对表现明显的错误言行当机立断给予否定和劝导,将不良习气消灭在摇篮之中。通过教师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团结与友爱,互助与合作,竞争与进取,自学遵守纪律的养成教育都会包含其中,良好行为状态与良好精神状态同步发展和提升,既能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良好体育习惯,也能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良好行为养成,这会让体育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也让德育的养成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作者单位: 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甘肃】
其他文献
所谓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就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宽松的教学环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大胆写作,想怎么说,就怎么写,让学生活跃思维,以全面提高写作水平。  一、关注整体,开放综合能力  1.体现听说读写之间的整体训练。  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写轻读,重书面轻口头的弊端。而事实上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听、读是从外到内的吸收,说和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因此在作文训练时,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乎人才培养质量,课堂作为生涯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实现课堂教学定型化转向情景化、训练式转向修炼式、被动教程转为自主学程、学业分数转向职业素养等"四个转
课堂教学反馈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认知活动的关键所在,也是师生互动的中介,是教师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反馈的作用展开研究,并重点就如何强化课堂反馈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所谓教学反馈是教師在课堂上将学生的表现作为信息输入教学中,根据这些信息给出判断,并改进教学。教学反馈是教学系统有效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课堂反馈的作用  课堂教学反馈无论是对教师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使用的范围也涉及各个领域。学校作为重要的宣传教育基地,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为了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教师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普及是必需的。但是由于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少儿图书质量管理,切实把好图书质量关,为孩子们提供健康、优秀的读物,是我国出版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由新闻出版总署在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