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随夫姓为什么在西方更为普遍?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计划婚礼充满不确定性,但对于30岁的埃文斯来说,有一件事情她很确定,那就是要随夫姓。这对加利福尼亚伴侣的婚礼将在2021年7月举行。
  在美国,约有70%的女性结婚后会随夫姓。根据2016年的数据,英国这一数字上升到90%,其中85%的女性年龄在18岁~30岁之间。很明显的现象是,尽管当今社会个人主义和性别意识影响更广泛,但随夫姓的现象在西方社会仍然持续。虽然对女权主义的定义有所不同,但美国30岁以下的女性中,有68%自称女权主义者,在英国这个数字约为60%。“这个现象让人惊讶,因为这个传统来自父权制历史,意味着已婚女性成为男性的所有物之一。”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教授邓肯说。他一直在研究该传统。
  目前没有法律规定要随夫姓,但这是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传统。西欧大部分地区都效仿,只有西班牙和冰岛的女性会保留娘家姓。希腊1983年曾制定法律,规定已婚女性终身保留自己的娘家姓。
  “这只是一种无害的传统?还是包含着从古时延续到现在的某种意义?”邓肯问道。他最近与奥斯陆大学和西英格兰大学的一些学者合作,研究为何该传统得以延续。

父权制传统


  女性换掉自己的娘家姓有各种原因。邓肯的团队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对英国、挪威新婚、订婚夫妇进行访问后,确定了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父权制力量的持续,第二个则是希望成为“优秀家庭”,相信随夫姓意味着承诺,让妈妈和孩子们连接在一起。邓肯称,一些男性仍然坚持过去的父权观念,一些女性同意这种想法,也有女性非常想随夫姓。“这是浪漫的一部分。”居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32岁的德国女性赫什(Corinna Hirsh)说。她去年结婚时随了夫姓。她相信,这些传统让她和伴侣有了更深的连结,尽管他们已经在一起八年。

优秀家庭


  邓肯和其团队得出的第二个原因更多是基于公众的看法。他们总结,女性随夫姓被视为一种向外表达承诺和团结的方式。“我觉得这给了我们家庭身份,而不是个人身份。”埃文斯说。
  邓肯的研究指出,这种“优秀家庭”的叙述在已经育有小孩的女性中更为突出,甚至有的并未随夫姓的女性在生小孩后也会随夫姓。“我想这么做,是为了与我的儿子有更深的连结,不只是在我们的关系方面,也要落在纸上。”36岁的杰米·贝格说。贝格是美国芭蕾舞演員、体操运动员,目前定居挪威奥斯陆。
  因为贝格的姓氏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很重要,她保留了娘家姓多年,但儿子出生后,贝格将丈夫的姓氏加在了护照和其他文件上,这样“三人的姓氏都一样”。

反女权主义的传统?


  对于随夫姓是否与实现性别平等相抵触,学者们意见有分歧。如果夫妻俩这么做是拥抱传统或简单默认要这么做,邓肯认为这“十分危险”,因为这延续了丈夫是权威者的观念,重现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传统。
  34岁的英格兰企业主尼姬·赫斯福德支持这个观点。她目前离异,结婚时拒绝随夫姓,对于很少有女性这样做她感到很惊讶。“女性抱怨她们最终总是成为照料者,在孩子生病时带他们去医院,将工作搁置在一旁,或者牺牲职业生涯。但最开始,她们就立下了先例(改姓),这样做就是说‘你比我更重要,你是主要的,我是次要的’。”赫斯福德说。
  但是爱尔兰伴侣治疗师柏克认为,选择保留姓氏的女性不应该这样武断地评判别人。柏克指出,这种老式浪漫被电影和文学作品强化,通过社交媒体进一步扩大影响。这意味着,即使女权主义如今有了更大的平台,女性仍持续被这类信息影响。

未来情况如何?


  对于随夫姓这个传统未来是否会继续流行,研究者们有不同看法。在英国,2016年的一项针对1500人的调查显示,59%的女性仍然希望结婚后随夫姓,61%的男性希望伴侣随夫姓。尽管数字很高,但目前跟随传统的英国人比例要低约30%。另一项调查显示,英国18岁~3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有11%的人在婚后使用双姓。同时,一些夫妻混合了姓氏或起了新名字一起使用,也有男性使用妻子的姓氏,但这两种做法都比较少见。
  鉴于女性目前结婚时间较晚,这也可能对姓氏的选择有影响。在包括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目前女性结婚的平均年龄是35岁或更迟,美国则是约28岁。挪威和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更年长、受过良好教育及经济独立的女性更可能保留自己的娘家姓,而在年轻、收入较低、不太受欢迎的女性中这种做法比较少,在非裔美国人群体中也比较少。
  挪威牙医纳扎尔今年50岁,去年结婚后她没有改姓。“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我有学位、汽车和各种东西。因此如果我要改自己的名字,那我之后要在所有这些所有权凭证和执照上改名。”她说。
  (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其他文献
今天在地铁上遇到了我的表哥,一上车我就认出来了。在外婆家的相册里,我总能看到二舅一家的全家福和表哥的照片。他还是像相片里那样黑而瘦,中等个子,穿着蓝色运动装。我们之间隔着一对情侣,他靠在车厢门上,低头玩手机。我一下子想不起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性格。如果贸然上去打招呼,会不会吓到他?他是二舅的心头宝,二舅是外婆和全家人的心头宝。只有小学文化的二舅18岁当上了空军,后来转业成了一名专飞国际航
【摘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鉴赏教学,应该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主题思想和重要内容,进而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以发挥小说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  【关键词】小说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说作为文学的四大样式之一,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重要载体,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形
數学是一个很神奇的学科。我儿子上四年级,老师经常强调数学源于生活,要多找机会跟孩子讲生活中的数学,不然他们对分米多长之类的没有概念。《小学高年级趣味数学》中有这么一个数学故事,看上去很生活化:印度有个农民,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他留下了19头牛,老大分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分总数的四分之一,老三分总数的五分之一,这怎么分呢?一个邻居牵来自己的一头牛,把自己的加上19,老大分到10头,老二分到5头,老三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大背景下,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做好师生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退到幕后,仅仅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变课堂为“学”而不是“教”的舞台,彻底改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呈现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角色转换;自主合作学习法;以学代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与执教多年的同事一起闲聊有关课堂教学的话题,结果
黄昏,落叶吸收了夕阳之晖,这一刻还不是余晖。黄叶金黄,红叶披霜。风推过我的背,又去赶落叶,黄色的落叶却在我的前面追赶霞光。   这时索性放慢些腳步,心随云徜徉。“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五彩,装点了岁月的滩涂。每一棵树下,铺满黄叶。   头上的斜阳,似乎要翻晒人生的经历,脚下沙沙作响的树叶,似乎在数着人生的余程。我看着树影斜投在树下,落叶覆盖了路面,却覆盖不住树影,虽
见到周晔的时候,正值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课间休息。几个高年级的聋孩子围着她,连说带比划,表达着在电视的新闻节目里看到“周妈妈”了。周晔问:“你们知道最近国际上有什么大事吗?”一个孩子磕磕巴巴地发了3个音“卡”、“扎”、“菲”,还有的孩子说“太果”。“泰国水灾”,周晔马上纠正了他的发音并把手放在鼻子上,向下划了个半圆,表示大象鼻子。“大象是泰国的象征,所以用这个动作来代表泰国。你看,手语就是这么
每次吃豆腐炒肉都想笑。我想起小学课堂上,胖胖的徐老师给我们讲解“腐”字,他说,你看这个“腐”字,里头有个寸,还有个肉字,把豆腐切成一寸一寸的,再放点肉,好吃得不得了!然后全班同学都跟着悠口水。我上小学那时应该不存在吃不上饭的情况了,但童年我一直觉得饿,《武松打虎》那篇课文,最摇曳心旌不是老虎的出现,而是武松点菜。我越朗读越坐不住,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盘子,盘子里平铺二三斤熟牛肉。我不爱吃肥肉,但牛羊肉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识字和写字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写字技能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基本功,需要打好基本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081-02  【本文著录格式】查旎.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的探讨——以部编版一年级教学为例[J
【摘要】《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是用独特的艺术政治形式,道德教诲的形式写成的。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实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个人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是用独特的艺术政治形式,道德教诲的形式写成的。教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针对孩子、少年和男女青年讲的道德教诲,其道德思想,包括在揭示某一道德范
最近,一條有关磁暴的新闻进入公众视野。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预测2018年地球至少将遭遇20至35次磁暴,提醒人们做好应对准备。不过,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磁暴,更别提应对了。  要知道,地球的磁场是地球空间的“保护罩”,保护着地球上的各种生命。这个“保护罩”有一定弹性,当来自太阳的高速粒子流吹到地球空间时,它会发生形状变化,引起地球附近磁场的扰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磁暴。  磁暴有哪些破坏力?它如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