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处理对荞麦淀粉物化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来源 :中国粮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扩大荞麦淀粉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干热处理对荞麦淀粉物化特性和结构的修饰效果,将荞麦淀粉分别于120、130、140、150、160、170℃干热处理30 min.结果 表明:干热处理使荞麦淀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等RVA相关黏度参数、起糊温度、凝胶化起始温度、凝胶化峰值温度、凝胶化焓值、结晶度均降低,温度高于130℃时,干热处理使荞麦淀粉短程有序结构含量增加;170℃处理样品的粒径显著增大,其他温度处理对粒径大小影响不显著;干热处理对荞麦淀粉颗粒形貌影响不大,但温度高于150℃时,淀粉颗粒表面的孔或腔变得模糊;150℃以上干热处理使荞麦淀粉的颜色由洁白色逐渐变为灰白色;干热处理并未引起荞麦淀粉生成新的基团或化学键.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藜麦β-蜕皮激素.通过静态-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纯化工艺: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型,上样质量浓度为25 mg/mL、上样流速2.0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30%和洗脱流速2.0 mL/min,得到纯度为12.12%的β-蜕皮激素.通过薄层色谱与硅胶柱层析实验,确定最佳洗脱条件为:洗脱剂V(三氯甲烷)∶V(甲醇)=4∶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纯度,藜麦β-蜕皮激素的纯度提高至40.78%.藜麦β-蜕皮激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以淀粉副产物马铃薯渣为原料,通过超微粉碎和标准筛筛分获得不同粒度的马铃薯渣粉,并评价其功能特性.结果 表明,随着粒度的降低,淀粉含量略有增加,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和含水量变化不显著,总膳食纤维含量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下降,仅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上升.超微粉碎使马铃薯渣粉的中值粒径减小,粒度分布更均匀,比表面积增大.B300(pH 2)和B400(pH 7)的胆固醇吸附能力最大.葡萄糖吸附能力、胆酸钠吸附能力、亚硝酸钠吸附能力和阳离子的结合能力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