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贸易产业分析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xia_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贸易现状,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对策和企业经营战略提出了建议,旨在加深我国石油化工贸易产业的了解。
  关键词:石油化工 贸易产业 经营战略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贸易格局的不断变革,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对外贸易总额平均数。尽管石油化工产业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较大波动,例如2000年~2008年前,石油化工产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高峰期,而进入2008年以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石油化工产业产能过剩突出,进入相对低潮期。
  近两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石油化工贸易逐渐活跃,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在世界贸易中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我国石油化工贸易产业,分析产业市场及经营战略对策,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不断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推向新发展。
  二、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概况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态势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通过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门类丰富且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完整工业体系,主要包括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石油加工及炼制业和化工设备制造业。据统计,截止2010年,现有产品6万余种,行业门类30多个,企业近4万家,工业总产值近7亿元,约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12%。
  近年来,随着我国橡胶制品、专用化学品、化学采矿品和油墨涂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其中有些产品产业已超过基础原料产业比重,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高附加值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规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是石油化工产品制造和消费的大国,能源产品需求量激增,相应的带动了石油化工下游化工产品的需求也非常旺盛,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连年大幅度增长,国家重点大宗石油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已进入世界前列,石油化工产业规模空前。
  尽管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规模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但一体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尤其是石油炼化板块,原油供应不足矛盾加深,而成品油供应能力明显过剩。国内大型炼油企业建设往往单纯追求炼油能力,而不重视石化产业的发展,形不成炼化一体化的产业,造成产能过剩。
  三、石油化工贸易产业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贸易形势现状
  我国石油化工进出口贸易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有效发展,石油化工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石化进出口贸易初具雏形。石油化工产业结构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石油化工企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不少企业已计入国际市场。
  但是,我国石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长,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未来还有上升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石化产业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所占比重较大,产品价格和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属较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出口贸易受到影响出口下降,更是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劣势。同时,与大型跨国公司技术、资金集中相比,我国石化行业生产分散,也造成了石油化工产品竞争力不足。
  2.我国石油化工贸易进出口分析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石油化工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石化产品净进口贸易额首次大幅度下降。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贸易额增速放缓,进出口总额下降23%,其中进口同比下降22.5%,出口同比下降25%。石油化工产业贸易逆差1300亿美元,同比缩小 21%,是行业贸易逆差首次出现缩小。
  与此同时,我国石油进口贸易持续增长,包括原油、成品油和液化天然气在内的石油进口量增幅达9%,达到2亿吨。目前,我国有千万吨级的炼油厂14座,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增强,截止2010年原油年均一次加工能力达4.5亿吨,原油进口依赖程度高达50%。
  据统计,我国石油化工年贸易逆差主要出现在合成树脂、有机化学原料两个子行业,贸易顺差主要出现在橡胶制品行业,甲醇、乙二醇、 PVC、化肥等被国外产品倾销严重,而国内则产能过剩而竞争激烈。
  因此,我国石油化工贸易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我国国内产品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和国内需求旺盛的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化工部分产品与国际大公司相比竞争力低,造成外国产品倾销国内市场。
  3.我国石油化工对外贸易对策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应积极调整产品出口结构,鼓励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产品的质量效益,走科技创新的新路子。
  首先,企业应当注重研究国际市场,研判国际市场和产品发展趋势,控制总量,保持供求平衡。同时,企业应当建立高素质的人才库,特别是外贸型的国际人才库会极大促进企业的发展后劲。
  其次,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石油化工企业集约化发展,集中资金、人力和财力壮大企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抢占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三,应当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进出口权,让更多有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4.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经营战略选择
  面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石油化工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尤为关键。首先,石化企业应不断夯实传统业务,做大做强优势产品业务,努力朝科技创新方向发展,并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贸易路子。其次,应当创新组织经济结构,找出符合石油化工贸易企业规律和特点的职能架构和机制,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第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企业核心价值,凝聚员工人心。最后,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现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信息量巨大,强大的信息系统可保持对市场灵敏的嗅觉,加强对市场的掌控。
  四、结语
  总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及贸易总体基本面较好,未来随着我国推进向拉动内需型经济结构的改革转变,石油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石油化工贸易企业自身也应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抓住自身发展机遇,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将我国石油化工贸易产业推向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乃言. 化工电子贸易的前途[J]. 国际化工信息,2001(1) .
  [2] 杨友麒. 化工电子业务的进展[J]. 现代化工,2002 (1):22-25.
其他文献
我国宗祠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潭以宗祠为载体,形成深厚的宗祠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以及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乡村振兴具有与现
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了SmartPlant3D三维工厂设计软件在化工设计项目中的使用情况,总结了一些系统管理、数据库定制、成品报表等方面的应用经验。
摘 要: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煤矿在控制材料消耗和降低成本方面经过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与其它行业相比在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煤矿只有控制好材料消耗,才能降低企业成本,才有利于将成本控制建立在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上。搞好煤矿成本控制,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矿 成本管理 控制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和提高企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天津石化公司化工部新品装置蒸汽管网整体布局的分析和探讨,提出的蒸汽管网优化方案,取得了降低能耗和方便操作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新品装置 蒸汽管网 优化 降低能耗  一、概述  化工部新品开发装置采用以常规聚酯切片及改性聚酯切片为原料的间接纺丝生产工艺,生产聚酯细旦纤维及多功能仿毛纤维,设计生产能力为2000吨/年,1993年引进,1994年投产运行。  装置的现用蒸汽是利用原前
1999年,马化腾对着以色列人开发的ICQ依样画葫芦。OICQ在短短10个月内发展了上百万用户;同年,邵亦波从美国搬回了借鉴eBay的易趣;199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里,张朝阳一番关
摘 要:石油化工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管道压力试验后要进行吹洗操作,以便将管道内杂物清理干净,空气吹扫是最常用的一种清理方法。本文对管道吹扫的准备工作、吹扫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石油化工管道 气体吹扫  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完毕,经过压力试验或泄漏性试验后要进行吹扫或清洗。吹扫或清洗的目的是将施工时遗留在管道内的各种杂物(如铁锈、焊渣、泥砂、积水等)清理干净,防止运行过程中管道、仪表、
摘要:针对部分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套损等原因造成动态注采井网不完善,注采三大矛盾突出,水淹加剧,水驱效果差,是导致注采失调含水上升过快的主要矛盾。通过调查和动态分析,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应用不稳定注采机理,进行全面配套措施治理,实施不稳定注采试验,改变过去单一的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提高注采失调井组水淹治理水平和水驱油效率,各项措施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水淹 不稳定注采 含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