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煤矿在控制材料消耗和降低成本方面经过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与其它行业相比在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煤矿只有控制好材料消耗,才能降低企业成本,才有利于将成本控制建立在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上。搞好煤矿成本控制,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矿 成本管理 控制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煤矿企业相对于其它行业相比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提高煤矿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必须实现成本控制由事后、被动、滞后向事前、主动、超前控制转变。
一、提高决策者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成本
通过建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领导组(在矿长的领导下,由经营副矿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组成的成本领导组,总工程师既要对生产技术负责,又要对生产技术的经济效果负责),这对于降低决策成本大有益处。目前煤矿企业实际决策主要是依靠决策者的经验和直觉进行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决策的效果也缺乏相应的制约。如此在生产实际中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时有发生。总会计师既要负责对生产费用和成本开支的控制,又要负责从资金和物资上保证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果,并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投入上付出实施。要有效地控制决策成本,首先必须强化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的“决策成本”观,因为只有在决策之中有决策成本观的指导,才会促使决策者更多地考虑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性,从而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成本,促使企业成本的降低。其次,提高决策者的科学化水平。煤矿企业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途径有:①建立健全科学决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②加强煤矿企业决策者与管理者的培训,全面提高领导者的道德素养、综合分析能力、决断能力、创新能力、知识结构等因素,这是提高煤矿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③采取动态跟踪预测决策的方法。通过成本的跟踪预测、决策,对期初决策的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决策的方案和采取的措施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掌握经营的主动权。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逐级把关。决策层通过投资决策和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来对成本实施超前控制,管理层通过制定经营决策、目标成本、规章制度、激励措施及改进生产技术工艺来对成本实施超前控制,执行层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操作技术、作业方式、加强设备维修保、强化物资回收复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来降低消耗。在实施成本的控制中,各个层次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逐级把关,才能确保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设计成本控制,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
树立“源流”控制思想。煤矿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煤炭产品天然形成,不存在产品设计阶段,其工艺设计水平却先天性地决定生产过程中制造成本的高低。无论是大到矿区设计、企业开拓布局,还是小到采区巷道设计、工作面布置等,无不先天地决定了煤炭生产过程中制造成本的高低。例如:综采分层开采工艺与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新工艺,同样可实现开采煤层的目的,但前者所掘进的巷道及所使用的材料、人工、电力等费用都是后者的一、二倍乃至三、四倍。由此可见,不同的工艺设计,煤矿的成本显著不同。强化设计成本控制,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然而,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煤矿对制造成本控制较为重视,但对设计成本控制则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在企业开拓布局方案技术作业规程之中,安全性考虑过多,经济性考虑较少。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只负技术责任,不负经济责任,技术与经济分家的状况还比较严重;成本核算之中只有生产、销售成本的核算,缺乏设计成本核算。因而,树立“源流”控制的思想,强化设计成本控制,对于煤矿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成本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参与生产技术问题的论证与决策,使成本管理真正渗透到技术领域和生产管理中,以挖掘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巨大效益潜力。设计部门应把设计成本看作同技术设计一样重要,从过去单纯的技术设计转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成本设计,来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精度,并把单项工程设计中的设计成本所获得的效益同支付的设计费、设计人员的工资紧密挂钩,把设计单位与项目单位捆在一起,承担相应风险,从机制上促使企业管理人员重视设计成本的控制。与此同时,财务部门也应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和成本分析,改变目前重事后算账,轻事前调查研究的现状,在工作时间和内容上应进行较大调整,可将时间分为四段,即一段时间搞核算,一段时间搞调查研究,一段时间搞成本分析,一段时间搞业务学习。搞好成本调查分析,为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将是成本管理人员最主要的工作职责。
三、降低原煤成本的一个主要方向——控制材料消耗
以控制材料消耗来达到降低原煤的成本。从目前看,降低材料消耗方法有:
1.建立健全材料消耗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材料费指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辅以严格的奖罚对策。如在对采煤区队承包时,将工资与材料消耗捆在一起包给采煤区队,促使采煤区队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必需控制材料消耗,对回采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验收,清点入册,并按规定的丢失率认真考核,奖罚分明,这种做法可以收到很好的节支效果。
2.大力开展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工作,原煤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约有60%以上可以直接回收使用或经过修复后重新使用,这些材料回收复用率如果达到90%,则比全部使用新品降低材料消耗55%以上,如果复用率为75%,则比全部投入新品节约材料支出45%以上。
四、增强材料节俭意识,加大材料消耗奖罚力度和废旧物资回收复用力度
增强材料节俭意识,要从材料验收入库登记,到材料发放、使用、信息反馈,责任落实到人,奖罚到各责任人,杜绝了人为浪费现象。回采工作面可改进软底、软顶的支护控制方式,减少材料投入,掘进巷道除锚喷巷道使用金属网外,其它巷道的两帮原则上,一律用塑料网,并采用旧皮带、钢管、钢丝绳等锚带护帮。大力开展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双节”活动。对采掘区队,要考核支护材料的复用率(不低于20%),使用旧料,按新料的百分比计算材料费,未达到复用率部分按原值处罚。严格井下回收物料的验收入库,并分品种、规格进行建帐,随时掌握井上、下备用料情况,做到有旧料不投新料;对采区上下巷物料回撤,根据支护形式和每月推进度制定出回收计划,月底按实际推进度进行考核结算。制定出全年回收价值指标及复用价值指标。充分发挥井下维修站作用,工字钢、铁管、道轨等尽量在井下修复,减少升井运输费用,对回收升井的物资,机电制修公司、多经公司要积极组织好修旧利废工作,使回收物资能尽快修复,投入使用,同时要加快开拓自制加工新品种,减少外委、外购费用。
综上所述,煤矿要降低成本,必须以增强认知、优化观念为前提,加强管理、提高决策者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成本,强化设计成本控制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控制材料消耗、增强材料节俭意识,加大材料消耗奖罚力度和废旧物资回收复用力度,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只有在做好煤炭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才能谋求最佳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代士林.控制材料消耗,降低煤矿企业成本[J].科技资讯,2007,34.
[2]王瑞霞.现代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思路浅析[J].中国商界,2010,(12).
关键词:煤矿 成本管理 控制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煤矿企业相对于其它行业相比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提高煤矿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必须实现成本控制由事后、被动、滞后向事前、主动、超前控制转变。
一、提高决策者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成本
通过建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领导组(在矿长的领导下,由经营副矿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组成的成本领导组,总工程师既要对生产技术负责,又要对生产技术的经济效果负责),这对于降低决策成本大有益处。目前煤矿企业实际决策主要是依靠决策者的经验和直觉进行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决策的效果也缺乏相应的制约。如此在生产实际中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时有发生。总会计师既要负责对生产费用和成本开支的控制,又要负责从资金和物资上保证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果,并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投入上付出实施。要有效地控制决策成本,首先必须强化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的“决策成本”观,因为只有在决策之中有决策成本观的指导,才会促使决策者更多地考虑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性,从而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成本,促使企业成本的降低。其次,提高决策者的科学化水平。煤矿企业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途径有:①建立健全科学决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②加强煤矿企业决策者与管理者的培训,全面提高领导者的道德素养、综合分析能力、决断能力、创新能力、知识结构等因素,这是提高煤矿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③采取动态跟踪预测决策的方法。通过成本的跟踪预测、决策,对期初决策的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决策的方案和采取的措施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掌握经营的主动权。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逐级把关。决策层通过投资决策和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来对成本实施超前控制,管理层通过制定经营决策、目标成本、规章制度、激励措施及改进生产技术工艺来对成本实施超前控制,执行层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操作技术、作业方式、加强设备维修保、强化物资回收复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来降低消耗。在实施成本的控制中,各个层次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逐级把关,才能确保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设计成本控制,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
树立“源流”控制思想。煤矿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煤炭产品天然形成,不存在产品设计阶段,其工艺设计水平却先天性地决定生产过程中制造成本的高低。无论是大到矿区设计、企业开拓布局,还是小到采区巷道设计、工作面布置等,无不先天地决定了煤炭生产过程中制造成本的高低。例如:综采分层开采工艺与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新工艺,同样可实现开采煤层的目的,但前者所掘进的巷道及所使用的材料、人工、电力等费用都是后者的一、二倍乃至三、四倍。由此可见,不同的工艺设计,煤矿的成本显著不同。强化设计成本控制,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然而,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煤矿对制造成本控制较为重视,但对设计成本控制则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在企业开拓布局方案技术作业规程之中,安全性考虑过多,经济性考虑较少。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只负技术责任,不负经济责任,技术与经济分家的状况还比较严重;成本核算之中只有生产、销售成本的核算,缺乏设计成本核算。因而,树立“源流”控制的思想,强化设计成本控制,对于煤矿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成本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参与生产技术问题的论证与决策,使成本管理真正渗透到技术领域和生产管理中,以挖掘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巨大效益潜力。设计部门应把设计成本看作同技术设计一样重要,从过去单纯的技术设计转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成本设计,来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精度,并把单项工程设计中的设计成本所获得的效益同支付的设计费、设计人员的工资紧密挂钩,把设计单位与项目单位捆在一起,承担相应风险,从机制上促使企业管理人员重视设计成本的控制。与此同时,财务部门也应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和成本分析,改变目前重事后算账,轻事前调查研究的现状,在工作时间和内容上应进行较大调整,可将时间分为四段,即一段时间搞核算,一段时间搞调查研究,一段时间搞成本分析,一段时间搞业务学习。搞好成本调查分析,为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将是成本管理人员最主要的工作职责。
三、降低原煤成本的一个主要方向——控制材料消耗
以控制材料消耗来达到降低原煤的成本。从目前看,降低材料消耗方法有:
1.建立健全材料消耗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材料费指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辅以严格的奖罚对策。如在对采煤区队承包时,将工资与材料消耗捆在一起包给采煤区队,促使采煤区队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必需控制材料消耗,对回采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验收,清点入册,并按规定的丢失率认真考核,奖罚分明,这种做法可以收到很好的节支效果。
2.大力开展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工作,原煤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约有60%以上可以直接回收使用或经过修复后重新使用,这些材料回收复用率如果达到90%,则比全部使用新品降低材料消耗55%以上,如果复用率为75%,则比全部投入新品节约材料支出45%以上。
四、增强材料节俭意识,加大材料消耗奖罚力度和废旧物资回收复用力度
增强材料节俭意识,要从材料验收入库登记,到材料发放、使用、信息反馈,责任落实到人,奖罚到各责任人,杜绝了人为浪费现象。回采工作面可改进软底、软顶的支护控制方式,减少材料投入,掘进巷道除锚喷巷道使用金属网外,其它巷道的两帮原则上,一律用塑料网,并采用旧皮带、钢管、钢丝绳等锚带护帮。大力开展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双节”活动。对采掘区队,要考核支护材料的复用率(不低于20%),使用旧料,按新料的百分比计算材料费,未达到复用率部分按原值处罚。严格井下回收物料的验收入库,并分品种、规格进行建帐,随时掌握井上、下备用料情况,做到有旧料不投新料;对采区上下巷物料回撤,根据支护形式和每月推进度制定出回收计划,月底按实际推进度进行考核结算。制定出全年回收价值指标及复用价值指标。充分发挥井下维修站作用,工字钢、铁管、道轨等尽量在井下修复,减少升井运输费用,对回收升井的物资,机电制修公司、多经公司要积极组织好修旧利废工作,使回收物资能尽快修复,投入使用,同时要加快开拓自制加工新品种,减少外委、外购费用。
综上所述,煤矿要降低成本,必须以增强认知、优化观念为前提,加强管理、提高决策者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成本,强化设计成本控制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控制材料消耗、增强材料节俭意识,加大材料消耗奖罚力度和废旧物资回收复用力度,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只有在做好煤炭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才能谋求最佳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代士林.控制材料消耗,降低煤矿企业成本[J].科技资讯,2007,34.
[2]王瑞霞.现代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思路浅析[J].中国商界,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