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五个学习”的视角探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 五个学习 创建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需要,也是推动高校跨越发展的需要,就如何创建而言,应从“五个学习”抓起。
一、抓带动学习,培育“我要学习”风气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不同任务采取了多种方式掀起学习热潮。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基地,注重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也有个别同志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这反映出当前我们的学风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
思想上真正重视学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这或许是我们没有学习的最好理由,其实不然,这应该是给自己“下台”的最好理由。一个真正重视学习的人,他会善于挤时间学习。我校一贯重视学习,将学习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重视日常学习,抓好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党员组织生活、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定出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文件制度,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保持持续学习的良好态势。去年党的十八大、省十次党代会召开后,今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出台后,学校第一时间传达相关精神,并对相关学习作出面上的安排部署,在全校掀起学习高潮。
领导干部真正带头学习。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领导干部唯有通过学习来提高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带头调研现实问题,带头谋划发展举措,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来,当好科学发展的精心组织者和积极促进者。
先进典型真正引领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也不例外。我校以开展“作表率、创佳绩”活动为抓手,在全校选树示范党组织、党员示范岗,开展“教育育人先锋岗”“科技攻关创新岗”“管理服务示范岗”,用典型说话,用典型引路,在全校掀起学先进、赶先进、比先进、创先进的热潮。以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引导师生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创佳绩,在创先争优中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增强主动学习、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形成人人热爱学习、个个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抓载体学习,共筑“我愿学习”平台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搭建灵活多样的学习平台,为党员干部学习创造更加方便的学习条件。高校应在充分利用岗位培训、“三会一课”、辅导讲座、报告会、读书会、学习论坛等,整合校内资源,搭建灵活多样的学习载体,共筑主动学习平台。
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加强资源共享,扩大交流范围,形成网络化、开放式、互助化的学习平台。校园网站开辟学习窗口,建好网络学习加油站,方便党员干部通过网络学习党的建设、政治法律、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及高等教育知识等,构建开放式学习模式。
强化党校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党校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中的积极作用,规范党校教育管理,加强理论学习阵地建设,突出党校办学特色。依托党校资源优势,健全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体系,举办各类型、多层次培训班,对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分层次进行系统培训,把党校建设成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品德的大熔炉,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堂。
探索课题学习平台。通过党建课题立项,将师生的研究重心聚集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来。我校每年组织党建课题,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这一方面解决了工作问题,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重视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我校还通过川农大讲坛、高端学术讲座、讲课竞赛、专题辅导、业务培训等方式,搭建业务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培养学生学术能力。
三、抓科学学习,构建“我会学习”方式
学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习方法是否得当,构建学习型党组织也要选择科学的工作方法。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遵循高校的特点构建合适的学习方式。
要倡导研究式学习。“研究”是高校的应有之义,研究式学习符合高校的土壤环境。应坚持以研求真、以研求深、以研求新、以研求果,使学习研究与推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调研问题,着力分析影响和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厘清本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我校就创新型人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理论联系实际、富有真知灼见的调研报告。坚持边研讨、边决策、边落实,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要推行开放式学习。坚持“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的基本方针,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地方政府官员、兄弟院校来校作辅导报告,开展座谈交流、专题讲座,帮助党员干部开阔视野,明晰发展思路。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地方、科研院所、知名大学等开展专题考察、学习调研、经验交流等,认真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要开展互动式学习。提倡平等参与、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党组织交流思想的课堂、研究问题的平台和创新思路的阵地。如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我校党群支部与政治学院联姻学习,发挥政治学院在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的专家优势,设立重点发言,在此基础上引导普通发言,这种形式得到了参与人员的好评,相互启发了思维,更好领会了十八大精神。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 五个学习 创建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需要,也是推动高校跨越发展的需要,就如何创建而言,应从“五个学习”抓起。
一、抓带动学习,培育“我要学习”风气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不同任务采取了多种方式掀起学习热潮。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基地,注重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也有个别同志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这反映出当前我们的学风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
思想上真正重视学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这或许是我们没有学习的最好理由,其实不然,这应该是给自己“下台”的最好理由。一个真正重视学习的人,他会善于挤时间学习。我校一贯重视学习,将学习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重视日常学习,抓好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党员组织生活、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定出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文件制度,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保持持续学习的良好态势。去年党的十八大、省十次党代会召开后,今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出台后,学校第一时间传达相关精神,并对相关学习作出面上的安排部署,在全校掀起学习高潮。
领导干部真正带头学习。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领导干部唯有通过学习来提高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带头调研现实问题,带头谋划发展举措,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来,当好科学发展的精心组织者和积极促进者。
先进典型真正引领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也不例外。我校以开展“作表率、创佳绩”活动为抓手,在全校选树示范党组织、党员示范岗,开展“教育育人先锋岗”“科技攻关创新岗”“管理服务示范岗”,用典型说话,用典型引路,在全校掀起学先进、赶先进、比先进、创先进的热潮。以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引导师生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创佳绩,在创先争优中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增强主动学习、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形成人人热爱学习、个个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抓载体学习,共筑“我愿学习”平台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搭建灵活多样的学习平台,为党员干部学习创造更加方便的学习条件。高校应在充分利用岗位培训、“三会一课”、辅导讲座、报告会、读书会、学习论坛等,整合校内资源,搭建灵活多样的学习载体,共筑主动学习平台。
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加强资源共享,扩大交流范围,形成网络化、开放式、互助化的学习平台。校园网站开辟学习窗口,建好网络学习加油站,方便党员干部通过网络学习党的建设、政治法律、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及高等教育知识等,构建开放式学习模式。
强化党校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党校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中的积极作用,规范党校教育管理,加强理论学习阵地建设,突出党校办学特色。依托党校资源优势,健全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体系,举办各类型、多层次培训班,对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分层次进行系统培训,把党校建设成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品德的大熔炉,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堂。
探索课题学习平台。通过党建课题立项,将师生的研究重心聚集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来。我校每年组织党建课题,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这一方面解决了工作问题,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重视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我校还通过川农大讲坛、高端学术讲座、讲课竞赛、专题辅导、业务培训等方式,搭建业务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培养学生学术能力。
三、抓科学学习,构建“我会学习”方式
学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习方法是否得当,构建学习型党组织也要选择科学的工作方法。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遵循高校的特点构建合适的学习方式。
要倡导研究式学习。“研究”是高校的应有之义,研究式学习符合高校的土壤环境。应坚持以研求真、以研求深、以研求新、以研求果,使学习研究与推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调研问题,着力分析影响和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厘清本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我校就创新型人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理论联系实际、富有真知灼见的调研报告。坚持边研讨、边决策、边落实,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要推行开放式学习。坚持“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的基本方针,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地方政府官员、兄弟院校来校作辅导报告,开展座谈交流、专题讲座,帮助党员干部开阔视野,明晰发展思路。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地方、科研院所、知名大学等开展专题考察、学习调研、经验交流等,认真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要开展互动式学习。提倡平等参与、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党组织交流思想的课堂、研究问题的平台和创新思路的阵地。如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我校党群支部与政治学院联姻学习,发挥政治学院在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的专家优势,设立重点发言,在此基础上引导普通发言,这种形式得到了参与人员的好评,相互启发了思维,更好领会了十八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