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能用外语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电路分析》双语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双语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选取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制作双语CAI、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到“基于问题研讨的教学模式”的转换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双语教学;电路分析;CAI;网络平台;教学方法;
一、 双语教学的定义
关于双语教学,国内外有很多定义。在中国,通俗的讲,双语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使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语言(除汉语外)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获取学科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的双重目的。
二、 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开展双语教学,其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交流的能力。
《电路分析》因其地位和课程性质比较适合开展双语教学。一、该课程既是电类专业十分重要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既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课必不可少的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因此,该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保证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并使学生在接触到专业知识的早期其英语应用能力能得到得到训练,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奠定基础。二、该课程概念、原理、方法多,需要论述的内容和专业术语相对少,相对其他专业课程来讲,比较简单易学,适合采用双语教学。
三、 《电路分析》双语教学实践
1. 教学资源建设
(1)外文教材及参考资料的建设与使用
对于双语教学来说,教材的选取非常重要[1]。优秀的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否则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版教材因为以下优点而成为双语教学的首选:①表达方式上原滋原味,语言浅显易懂,解释详尽。②内容体系完整,基本概念、原理阐述全面,且理论具有前瞻性并更新及时。③例题和习题丰富多样,且案例较多,实用价值很强。
但原版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①原版价格昂贵,老师学生消费不起,影印版质量又无法保证,影响教学教学效果。②原版教材存在因工程标准、规范不同而影响学习效率的问题。③原版教材存在内容过多过细、例题和习题难度偏低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的解决方式:①向学校申请经费购置一批原版教材,开设课程之间借给学生,课程结束后再收回以便下届使用,由此解决了费用昂贵的问题。②对原版教材和国内教材在元件符号和书写符号上的差异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打印,第一堂课就发给学生,以后具体碰到时再在课堂上突出强调,这样不至于引起学生误解。③针对原版教材篇幅巨大、内容过多的问题,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专业的要求对原版教材的章节作了一些裁剪,有些内容在课堂上重点讲解,有些内容让学生课后阅读后再进行课堂考查,有些内容布置给学生自学,这样重点分明,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深入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针对原版教材的例题和习题难度偏低的问题,我们根据需要在课堂讲解中引入了大量中文参考书和辅导书上的例题作为补充。
(2)制作《电路分析》双语CAI
由于电路分析课程理论性较强,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戴维南定理、一阶、二阶动态电路等,更是无法很好地表现出来。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将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生动的展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双语教学课程,CAI的采用更可以减少板书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课堂讲授和与学生的交流上,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鉴于以上想法,我们开发针了对原版教材的《电路分析》双语CAI课件,可以在中英文之间进行切换。该CAI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加工,通过动画、影像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使得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甚至加入了一些Pspice仿真,通过波形的显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构建《电路分析》双语教学网络学习平台
图1电路分析双语教学网站的设计内容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双语教学能够成功,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学生的需求才是教学的根本。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双语教学实效[2]。
(1)教学对象实行双向选择
在试验阶段,针对《电路分析》这门课程,同时开设汉语班和双语班,并将双语课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结果相当一部分英语基础好,对双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了双语课。接着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入学考试,结果一批人惧怕困难选择退选,自动筛掉了那些对双语学习困难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由此保证了双语课程的教学对象都是一些有良好英语基础且学习能动性、积极性较大的学生,为双语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到“基于问题研讨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说教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老师占主导地位。这种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由此,我们采用了“基于问题研讨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总结能力,写作能力,讲解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 总结
在此文中,笔者针对以往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双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中的探索还处于初期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师资力量的不足、双语课程教材建设的薄弱等等。
参考文献
[1]肖芳惠.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学管理,2006,(9).
[2]艾春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关键词:双语教学;电路分析;CAI;网络平台;教学方法;
一、 双语教学的定义
关于双语教学,国内外有很多定义。在中国,通俗的讲,双语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使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语言(除汉语外)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获取学科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的双重目的。
二、 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开展双语教学,其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交流的能力。
《电路分析》因其地位和课程性质比较适合开展双语教学。一、该课程既是电类专业十分重要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既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课必不可少的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因此,该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保证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并使学生在接触到专业知识的早期其英语应用能力能得到得到训练,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奠定基础。二、该课程概念、原理、方法多,需要论述的内容和专业术语相对少,相对其他专业课程来讲,比较简单易学,适合采用双语教学。
三、 《电路分析》双语教学实践
1. 教学资源建设
(1)外文教材及参考资料的建设与使用
对于双语教学来说,教材的选取非常重要[1]。优秀的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否则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版教材因为以下优点而成为双语教学的首选:①表达方式上原滋原味,语言浅显易懂,解释详尽。②内容体系完整,基本概念、原理阐述全面,且理论具有前瞻性并更新及时。③例题和习题丰富多样,且案例较多,实用价值很强。
但原版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①原版价格昂贵,老师学生消费不起,影印版质量又无法保证,影响教学教学效果。②原版教材存在因工程标准、规范不同而影响学习效率的问题。③原版教材存在内容过多过细、例题和习题难度偏低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的解决方式:①向学校申请经费购置一批原版教材,开设课程之间借给学生,课程结束后再收回以便下届使用,由此解决了费用昂贵的问题。②对原版教材和国内教材在元件符号和书写符号上的差异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打印,第一堂课就发给学生,以后具体碰到时再在课堂上突出强调,这样不至于引起学生误解。③针对原版教材篇幅巨大、内容过多的问题,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专业的要求对原版教材的章节作了一些裁剪,有些内容在课堂上重点讲解,有些内容让学生课后阅读后再进行课堂考查,有些内容布置给学生自学,这样重点分明,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深入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针对原版教材的例题和习题难度偏低的问题,我们根据需要在课堂讲解中引入了大量中文参考书和辅导书上的例题作为补充。
(2)制作《电路分析》双语CAI
由于电路分析课程理论性较强,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戴维南定理、一阶、二阶动态电路等,更是无法很好地表现出来。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将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生动的展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双语教学课程,CAI的采用更可以减少板书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课堂讲授和与学生的交流上,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鉴于以上想法,我们开发针了对原版教材的《电路分析》双语CAI课件,可以在中英文之间进行切换。该CAI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加工,通过动画、影像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使得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甚至加入了一些Pspice仿真,通过波形的显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构建《电路分析》双语教学网络学习平台
图1电路分析双语教学网站的设计内容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双语教学能够成功,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学生的需求才是教学的根本。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双语教学实效[2]。
(1)教学对象实行双向选择
在试验阶段,针对《电路分析》这门课程,同时开设汉语班和双语班,并将双语课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结果相当一部分英语基础好,对双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了双语课。接着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入学考试,结果一批人惧怕困难选择退选,自动筛掉了那些对双语学习困难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由此保证了双语课程的教学对象都是一些有良好英语基础且学习能动性、积极性较大的学生,为双语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到“基于问题研讨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说教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老师占主导地位。这种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由此,我们采用了“基于问题研讨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总结能力,写作能力,讲解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 总结
在此文中,笔者针对以往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双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中的探索还处于初期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师资力量的不足、双语课程教材建设的薄弱等等。
参考文献
[1]肖芳惠.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学管理,2006,(9).
[2]艾春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