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Consul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备受压制,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不好。随着近年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图式理论的应用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为此,本文对图式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图式理论;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随着高考改革,阅读题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阅读教学的焦点地位越来越明显。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是教育者长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大部分不善理科的艺考生而言,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说是关乎成败的决定因素。通过教学实践得出,图式理论对于语文阅读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语文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传统的教学相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一、 什么是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通俗的来说就是当人进入一个熟悉的环境,就可以根据记忆中已有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思维或者行动反应。图式的概念最早来自于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他把图式看成是“原发想象力”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者规则,借此理解可以把它的“范畴”应用到实际知识或者体验过程中的多種感知中。
  二、 图式理论的主要功能
  (一) 图式具有构建功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阅读学习材料时,思维会根据材料的内容迅速搜索记忆里相似的情景图式,并通过过程获取眼前材料的主要特点、内容、形式,然后与之建立联系,把信息知识储存在自己的图式网络中。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构建,使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渐渐提高。
  (二) 图式具有预测功能
  图式具有预测功能是指图式中已经存在的图式包含了当前客体的内容,当学生面对新图式时,不必运用图式一一检查其全部特征,就可以推测出大致的内容。比如,当我们阅读到“汽车”这一名词时,大脑会马上调出相应的汽车整体图式,然后就可以预测出以下内容:方向盘、轮胎、发动机等部件。这种预测功能为学生的阅读效率提供了帮助。
  (三) 图式具有筛选功能
  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在阅读一篇故事或者文章以后,对故事进行复述,复述的内容与原文有一定误差,并且许多人还会加入自己的见解。因此说明了图式具有筛选功能,读者在阅读到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情景语句后,受到深刻的影响,并把它们记忆在大脑当中,而对于不感兴趣或者陌生的语句,将无法记住,从大脑中剔除掉。图式筛选功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过滤掉一些没有用的信息,明确学生阅读的方向,提高阅读效率,同时它过滤掉的信息也可能是学生之前记忆中没有的重要图式,这将影响到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四) 图式具有理解功能
  学生将每次学习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当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新资料时,大脑会及时地调出已经储存的图式,通过观察对比以后,大脑做出理解反应,并把这些知识纳入到知识图式结构中。
  三、 图式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 以合适的图式达成对文本的正确理解
  根据研究显示,当我们的眼睛在感知到文本中文字承载的部分信息时,会立刻调动出以往生活中累积的经验或者知识,形成图式,然后在图式背景下理解文本。而随着对文本信息感知的增加,我们大脑中的图式也会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增添新的图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生活经验也参与其中,但有时候个人的经验与图式和阅读材料不相匹配,因此对于文本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所以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确保他们形成合适的图式,达到正确理解文本信息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背影》这一篇文章时,对于艺考音乐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更加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而《背影》这篇文章中的父亲,父子之间的深情是作者写作时的认知图式,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首《父亲》来让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优美旋律时,自身的情感也已经被歌曲中饱含深情的歌词感染,从而为学生更好理解文章中父子之间情感做好图式铺垫。
  (二) 以多维图式实现对文本的多维理解
  同一个对象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对于文章来说,一样是这个道理。作者在创作文章的时候,其文字所代表的语言本身具有意义上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因此当一篇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每个学生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把握。由于这个特点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联系生活经验实际,创建出不同的认知图式,由不同的图式出发,实现对同一课文的多维度理解。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意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多维的图式,来实现多维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春》这篇文章时,对于艺考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每个人对春的理解和感悟来形成图式,从多维的角度来扩展学生的思维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和创新,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文章。
  (三) 以图式的预测功能促进阅读文本信息加工
  图式具有预测功能,因为图式是人感知到部分信息后,调动自己生活经验参与并完善缺少部分而构建出的一种认知结构。在这种图式影响下,可以帮助我们按此图式预测可能出现的内容。比如我们在教学《鸿门宴》时,可以为学生播放《霸王别姬》的歌曲,通过对音乐的不断深入,学生可以唤起关于项羽的图式,然后联想到曾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进而对正文有关内容进行预测,而这种预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而如果学生预测的内容与文章并不相同,那么会让其产生一种意外的心理,进而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四、 结束语
  图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利用图式,引导学生通过图式理论对阅读文章形成一个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达到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艳.图式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2014,(7):19.
  [2]蒋春侠.图式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界,2011,(28):20.
  [3]卢红.图式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华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梁玲,讲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其他文献
虽然知识产权证券化在交易结构上都是以传统证券化技术为基础的,但是知识产权的特殊性提升了证券化交易难度和法律风险。本文试图从风险防范的视角入手,以期对知识产权证券化
我国刑法总则不仅规定了对何种被告人应适用死刑,同时规定了对何种被告人不能适用死刑。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由于
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标准和规则,是确定侵权责任的根据之一。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归责原则,本文论述
数学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要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精选必需的数学知识,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的形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经常采用的方式.新课改确实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课堂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已经列入立法日程,庭前审查程序再次成为修改热点。现今该程序存在着概念模糊、法律内部矛盾、功能不清等诸多问题,对其的修改应当站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之上
信托的定义原本一直就是学界中人争议探讨的焦点之一,对诉讼信托之义的分析无疑需要另辟蹊径,本文放弃传统的理想化的类型、概念分析,试图以保持概念本身的模糊性、扩张性为
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中,短短的几分钟往往决定着整节课的成败.通过10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以及对高中物理新教材4年的实践教学,笔者在本文中总结了导入新课的6种技巧:温故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今天,课堂教学的导言技巧问题更加为同行所关注.课堂教学的导言技
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举证责任的分担则又是举证责任的核心问题。目前公认的两大举证责任分担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与“举证责任倒置”。前者为举证责任的一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