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水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同位素技术因其准确、安全、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林业等众多研究领域,已逐步成为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构建森林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模型、计算水分利用效率、量化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对森林蒸散量的贡献等方面研究较多.通过论述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以及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中的应用,提出该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中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水分通量拆分等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发挥该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研
【机 构】
:
内蒙古农业大学 林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林草局,内蒙古 兴安盟 137500;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水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同位素技术因其准确、安全、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林业等众多研究领域,已逐步成为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构建森林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模型、计算水分利用效率、量化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对森林蒸散量的贡献等方面研究较多.通过论述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以及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中的应用,提出该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中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水分通量拆分等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发挥该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潜力.
其他文献
为探明石竹立竹度对其出笋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土壤、坡度、坡位、坡向、施肥、抚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条件基本一致的石竹林分中测定4种不同立竹度处理的石竹林的出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立竹度对出笋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以7500株/hm2立竹度的石竹林出笋量为最高,出笋量达2225 kg/hm2.建议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合理调控立竹度,达到石竹林出笋量的稳产高产.
以郑州市紫荆山公园为例,借助SP SS数理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理念入手,探究公园空间影响被害恐惧感的主要物质环境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领域性、监控和目标强化是其显著影响因素.结合实地调研,提出明确边界形成空间分层、加强内部节点空间的渗透性及提高指示标识系统的易读性3个方面的优化建议.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等方法,研究红砂岩侵蚀区不同治理模式下植物多样性变化,为红砂岩侵蚀区植被恢复先锋植物筛选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试验区高等植物12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共62种,同时提出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物种;裸地自然恢复和湿地松纯林模式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模式,马尾松纯林模式最低.裸地自然恢复模式乔木层多样性较低,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较高,马尾松纯林模式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均最低.
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具备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林地条件优越,有强大的科技团队及人才队伍支撑,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产业发展政策明晰,政府服务意识强,产业合作平台基础较好等优势,为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在今后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要注意解决产业定位,品种选择,发展布局,良种选育和推广,种植基地建设,经营主体培育,产品追溯体系构建,林下种植生态评估,林地监管,科研及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我国自然保护地广泛存在跨行政区重叠部分归属不明、保护与利用矛盾冲突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风景名胜区未参与整合、未能切实服务于群众等突出问题,通过梳理其成因,提出成立专项评估小组,破除区划阻隔;有序调减基本农田,灵活处理矛盾冲突;综合评估建设项目,实行追责制;优化管控体系,实行差异化分区管控;落实资金保障,完善社会参与等相应对策,以期为自然保护地整合难题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