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中体验活动的有效性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课标颁布后,教师对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愈加重视。
  一、课堂观察的基本情况
  作为观察对象的课堂教学是一节研讨课,由广州市天河区某校教师执教。该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此次省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该教师进入中山市某名师工作室(省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一周。跟岗结束后汇报交流,执教《容积和容积单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观察者为某校教科室主任,协助者为工作室两位跟岗学员。主要采用三人分工随堂记录的形式,一人记录课堂中活动事件及持续时间;一人记录每项活动中学生参与方式及人数;一人统计整节课参与体验0次—3次以上各段的人数。课后回放课堂录像。进行必要的补充,进一步收集或更正数据,调整观察角度,对重点环节进行统计分析。
  二、 提升体验活动有效性的对策
  体验活动设计建议1:毫升的认识
  师:看看1毫升大约是多少滴?(播放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视频。包括,观察人在运动后汗滴;遮阳伞滑落的雨滴;打吊针时药液滴;未拧紧的水龙头滴下的水滴……)
  生:(随着播放的画面不自觉地跟着数)1、2、3……15滴;1、2、3……18滴;1、2、3……20滴……
  师:(看了视频后)能说说1毫升大约多少滴液体吗?
  生1:20滴左右。
  生2:看每滴的大小,小的要20滴,大的要10滴左右。
  师:一般情况下,1毫升的液体大约10到20滴(板:1毫升)。
  师:想不想知道你的小手能承住1毫升的液体吗?来,小手伸开。对,蜷成一个小碗状。(教师向3—5个同学手中倒上课前准备好的1毫升水。)
  师:兜住喽,让其他同学都看看。感受一下这1毫升水重吗?
  生:一点都不重。
  师:这1毫升的水别浪费了,倒在花盆里。
  (接下来,教师将1毫升水或饮料分别倒入小勺里、水瓶里,甚至空的文具盒里。让学生观察1毫升的水在不同器皿中的“变形”。)
  师:谁想亲自尝一尝这1毫升的水或饮料,体会一下1毫升被喝下去的感觉。
  生1:(喝了小勺中1毫升的水)很少啊,一小小口,不解渴。
  生2:(喝了塑料杯中的1毫升的饮料)有点甜,还想喝。
  生3:(喝了水杯中的1毫升的醋)哇,有点酸!
  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升有多少?
  师:能说说你刚才想到了哪些画面吗?
  体验活动设计建议2:升的认识
  师:看看这一升水(量杯中)能倒满几杯(一次性杯)?
  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倒倒看。想想你平时渴的时候能喝几杯水,有一升吗?
  生:略。
  师:(将准备好的四个1升的矿泉水分给四组)每组1升水,几个同学(自愿)倒在小杯里喝,注意数一数你们组一共喝了多少口才把一升水喝完。
  生:略。
  师:再来看看一升水在不同的容器中是怎样的?
  (将1升水倒入脸盆、饭盒、鱼缸、碗等器皿中,让学生充分观察。)
  体验活动设计建议3:毫升和升的关系
  师:猜猜多少个这样的水球是1升?(每个封好口的小气球里注入100毫升水)
  生:略。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将小水球放入量杯中,放10个刚好。)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10个100毫升是1000毫升,1升等于1000毫升。
  师:谁还能通过其它方法能得出这个结论?
  生: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升=1000毫升。
  在体验活动设计建议1、2中,既有用眼观察,也有用手触摸;还有大口喝水,甚至用舌尖品尝……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让感知对象通过不同的渠道形成刺激,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表象。体验活动设计建议1、2中,1毫升(或升)的水被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呈现,“大小深浅”对比鲜明。这种多角度呈现感知对象的方式使得学生对表象的认识更加立体化。同时,多个体验活动并非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分层次设置。如体验活动设计建议1中注重让学生感受“1毫升”的存在,体验活动设计建议2中则注重将“升”进行“分一分”,而体验活动设计建议3则重在感受升和毫升的关系。课堂上,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梯次进行,连接紧密,张弛有度。在经历如此“三多”的体验活动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升(毫升)有多少”时,浮现在学生脑海中的“经验影像”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似乎随时都能呼之欲出。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學生的学习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时必会疑心顿起,而疑心又会促使学生积极去探个究竟。教师为此除了运用教材创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外,还要根据教材内容与社会热点等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一、开展课堂辩论式的探究活动  理不辩不明。我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所提到的关于“对中学生‘上网热’的冷思考”这个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课前,先把全班同学按不同层次搭配好
期刊
课前策动是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有目的的计划.发动学生围绕特定的学习内容开展资料的收集.同时有组织地设计一节能够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结果的课,并通过此检验学生在这
小学生诚信知行分离是一个很常见的的问题,即知道应该诚信的道理却在行为上做不到诚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经济利益、荣誉、友谊等是被学生认为比诚信更重要的因素。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我发现运用两难问题设置教学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我们设计了诚信两难故事教学法,让学生在诚信则会有损眼前的利益(荣誉或友谊),不诚信则会马上得到这些好处的情况下,
战后,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膨胀的经济实力,占据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加之美国的扶植,仅仅十年时间,西欧、日本的经济发展就超
對很多刚上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文是一件令他们头疼的事情。他们阅历不丰富,知识面不广,阅读量少,不注意观察,懒于思考,提起笔来,无从下手,心中有千言无语,写到纸上寥寥数语,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提高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每天坚持课外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之一,学生们爱阅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唱歌,一起跳
期刊
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  1. 加强和完善农村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众所周知,农村小学教师紧缺,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教师严重不足,这些学校的教师工作量特别大,任务繁重,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在一些村小或教学点有的教师要包一个班甚至两个班的全部教学任务,每天在学校从早忙到晚,回家还要批改作业。目前学校教
当下为了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要求,配备美术专用教室和美术器材室,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和专业工具材料,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格的管理人员。现代小学美术学科的目标不只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是与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在考虑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活动很多是产生和反映在各项身体练习中,因此,应很好地将德育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过程学生思想活动变化的一般规律,积极把德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既教书又育人。还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并有系统地进行体育教学过程的品德教育,并根据教学进度、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在备课时确定该课的思想教育的任务、要求,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使德育贯穿于教学
激发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回归本源之所在。尤其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在初学写作的路上,培养好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太重要了。三年级是一个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阶段,也是小学阶段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到了三年级就开始练习习作,要求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引起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
两种宏观平衡理论的比较分析曹新宏观平衡即总供给和总话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宏观调控要达到什么样的平衡,才能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呢?西方宏观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