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英语教学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已经同传统教学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教学中一个部分,不是重中之重。然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新式教学的重点。简单的说就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创设情境;文化意识;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指的就是:让学生不是简单地通过传统的书本学习来掌握文化知识,而是通过了解西方的文化和习俗,利用英语思维进行英语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鼓励其自主能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語成绩。本文就针对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做出几点探讨。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教学情境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进行知识文化的学习,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说是非常简便易行的教学改革形式。比如在进行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进行一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个小小的supermrket,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扮演不同的角色,像是售货员和买家这样的身份,然后进行对话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有效地复习之前所学过的内容,像是服务员在进行销售咨询的时候,要通过“May I help you?”这样的问句进行询问;以及当顾客要谢绝售货员的好意的时候,要依靠“No,please.”这样的回答表示委婉地拒绝等等。通过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和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二、充分发掘课文的价值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实最重要的反应就是在课本的改革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要“吃透”教材,真正地将教材利用起来。深度发掘教材的作用,实现教学过程的完善和创新。新课改的教材中有很多包含着西方文化的文化知识点,比如教师在进行各种节日的讲解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将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度的扩展,借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尤其是涉及像是“万圣节”这一类完全有别于中国文化的节日,更是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这个节日的时间和习惯等等。而涉及“圣诞节”等一些和中国节日有相同之处的地方,则需要教师进行发展的讲解,让学生通过两种国家对同一节日的不同态度,感受不同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素养。再如,学习breakfast这个英语单词时,教师可以将相关词汇(bread,butter,coffee等)同时写在黑板上,并利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实物图片,播放美国早餐片段,并对词语进行文化对比,让学生用英语讲述自己的早餐习惯。这样的词汇教学方法一定比传统的词典介绍式的方法更为有效,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课文的教学毕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和文化观念,就要在基本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对课文进行适度的扩充。教师在基本的内容讲解之后,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悟。通过这样的训练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三、开展丰富的课后活动
英语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课文的学习上,还可通过课外的教学进行文化意识的补充,起到一个辅助学习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加爱上英语学习。课外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设置为第二课堂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正常的课程上完之后,还要定期地举办一些英语聚会,让大家在这个时间段针对一个当下比较热门的或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都要采取英语交流。通过这样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训练,能够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性思维。
在课后培养学生的英语性文化思维的活动中,也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进行训练的方式加以巩固。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可以进行英语文章和英语内容的推荐。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推荐学生去观看一些有意义的英语影片,如《冰河世纪》《歌舞青春》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敏感度,爱上英语、主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差异,能够达成“跨文化交际”。课本的编写肯定有其滞后性,但是知识的学习却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学生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不断地通过对文化的掌握未了解英语的发展和进步。笔者在这里也真心地希望学生能对英语产生兴趣,培养起终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要“吃透”教材,真正地将教材利用起来。深度发掘教材的作用,实现教学过程的完善和创新。新课改的教材中有很多包含着西方文化的文化知识点,比如教师在进行各种节日的讲解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将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度的扩展,借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教学情境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进行知识文化的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创设情境;文化意识;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指的就是:让学生不是简单地通过传统的书本学习来掌握文化知识,而是通过了解西方的文化和习俗,利用英语思维进行英语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鼓励其自主能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語成绩。本文就针对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做出几点探讨。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教学情境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进行知识文化的学习,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说是非常简便易行的教学改革形式。比如在进行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进行一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个小小的supermrket,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扮演不同的角色,像是售货员和买家这样的身份,然后进行对话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有效地复习之前所学过的内容,像是服务员在进行销售咨询的时候,要通过“May I help you?”这样的问句进行询问;以及当顾客要谢绝售货员的好意的时候,要依靠“No,please.”这样的回答表示委婉地拒绝等等。通过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和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二、充分发掘课文的价值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实最重要的反应就是在课本的改革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要“吃透”教材,真正地将教材利用起来。深度发掘教材的作用,实现教学过程的完善和创新。新课改的教材中有很多包含着西方文化的文化知识点,比如教师在进行各种节日的讲解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将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度的扩展,借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尤其是涉及像是“万圣节”这一类完全有别于中国文化的节日,更是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这个节日的时间和习惯等等。而涉及“圣诞节”等一些和中国节日有相同之处的地方,则需要教师进行发展的讲解,让学生通过两种国家对同一节日的不同态度,感受不同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素养。再如,学习breakfast这个英语单词时,教师可以将相关词汇(bread,butter,coffee等)同时写在黑板上,并利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实物图片,播放美国早餐片段,并对词语进行文化对比,让学生用英语讲述自己的早餐习惯。这样的词汇教学方法一定比传统的词典介绍式的方法更为有效,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课文的教学毕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和文化观念,就要在基本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对课文进行适度的扩充。教师在基本的内容讲解之后,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悟。通过这样的训练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三、开展丰富的课后活动
英语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课文的学习上,还可通过课外的教学进行文化意识的补充,起到一个辅助学习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加爱上英语学习。课外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设置为第二课堂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正常的课程上完之后,还要定期地举办一些英语聚会,让大家在这个时间段针对一个当下比较热门的或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都要采取英语交流。通过这样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训练,能够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性思维。
在课后培养学生的英语性文化思维的活动中,也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进行训练的方式加以巩固。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可以进行英语文章和英语内容的推荐。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推荐学生去观看一些有意义的英语影片,如《冰河世纪》《歌舞青春》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敏感度,爱上英语、主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差异,能够达成“跨文化交际”。课本的编写肯定有其滞后性,但是知识的学习却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学生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不断地通过对文化的掌握未了解英语的发展和进步。笔者在这里也真心地希望学生能对英语产生兴趣,培养起终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要“吃透”教材,真正地将教材利用起来。深度发掘教材的作用,实现教学过程的完善和创新。新课改的教材中有很多包含着西方文化的文化知识点,比如教师在进行各种节日的讲解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将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度的扩展,借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教学情境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进行知识文化的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