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获得权力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翟 崑zhaikun@yahoo.com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大国定乾坤,小国无外交。大国比小国拥有更多的权力是天经地义的。但这种认识往往会蒙蔽我们对小国追求权力的观察。小国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获得与大国平等共舞的权力呢?当小国能创造一种大国所缺乏的新型权力资源,并能持久保障和运用这种资源,进而有利于建设美好新世界时,权力就可能到手了。还是以冷战后的东盟来解释吧。
  东盟正在改变我们对权力拥有者的传统认识。当我们还固守着东南亚是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竞技场这一老概念时,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已运转开来,新加坡、越南是佼佼者。美日甚至开始为中国在东南亚影响力的上升而吃醋,结果是不断给东盟国家以更多的胡萝卜。大国若想参加到东盟所编织的地区合作网络中,防止在竞争中不被边缘化,就必须达到东盟所设定的条件,比如得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美国不愿加入,也就无缘成为东亚峰会(EAS)的成员。俄罗斯虽然加入了TAC,但东盟以“双方经贸关系仍未达到非常紧密的程度”为由,仍将其拒之在东亚峰会门外。东盟在与大国的集体游戏中获得支配权。
  东盟正在改变我们对国家追求财富的传统认识。一般的经济合作理论认为,在大小国家谈判建立双边自贸协定的过程中,往往是大国着力推行,小国被动开放市场。大国通过与多个小国建立自贸区而成为获益较多的轮轴国家,小国成为得益较少的轮辐国家。如,美国力图将北美自贸区推向整个美洲的意图,就是要实现其在美洲的制度霸权。另外,一般的地区合作还强调核心大国的作用,比如法德推动欧盟的经典例子。但东盟却在10年前就创造出了将中日韩包容在一起的东亚合作框架。中日韩承认和支持东盟的主导权,并且愿意以东盟为核心,通过三个10+1(即东盟+中国自贸区、东盟+日本自贸区、东盟+韩国自贸区)构成未来的东亚经济共同体。这样,东盟在制度设计上就成为获益更多的轮轴国家,大国反而成为轮辐国家。东盟在追求财富时获得了主导权。
  东盟正在改变我们对国家寻求安全的传统认识。冷战期间,不是东盟成员的印支半岛战事不断,而东盟老成员国之间虽多次剑拔弩张但力避战事。冷战之后,东盟的不断扩大最终把和平扩展到整个东南亚。东盟国家认为,传统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这是东盟国家实施大国平衡的最大动力来源。这也是东盟希望亚太大国一一加入“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冲突”为宗旨的TAC的最主要原因。过去,都是大国强按小国签署和平条约,现在则是大国主动加入TAC以给予小国安全保障。另外,东盟还体现出对人类安全共同体这一先进理念的先知先觉。在跨国非传统安全的威胁面前,他们更容易受伤害,更有感于国家能力的不足,更迫切于地区合作和国际援助,更担心国家主权被侵蚀。因此,东盟国家正努力寻找国家、地区和国际之间的平衡点。东盟在寻求安全时获得一定的主动权。
  东盟正在改变我们对国际规范的认识。如果要评选国际关系史上最美妙的理念,闪耀于冷战时期的“和平共处”、光辉于全球化时代的“共赢”,也许都能拔得头筹。前番讲到东盟成员间已经实现“和平共处”,眼下他们正努力寻求区域内外的“共赢”。在本地区,东盟国家不可能不让大国赢,这是国际政治的最大现实,这也是东盟对外战略设计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东盟国家的宗旨是实现地区赢,即小国要在大国环绕间求独立、生存、发展、壮大,这是地区政治的最大现实。从这个角度讲,以回避矛盾、寻求共识为主旨的“东盟方式”,既能对内缓慢培养地区意识,也能对外谨慎周旋于大国之间。东盟在建立地区规范时也创造了大国愿意遵守的国际规范。
  最近我在读苏珊·斯特兰奇的《权力流散》时,与这位已故的英国国际思想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她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权力来源于安全结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知识结构这四大结构的互动。她的“结构互动论”是摆脱传统的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面对现实(时)世界的“新现实主义”。此说很能说明东盟国家为什么能获得权力:他们通过地区合作和大国平衡塑造新的地区安全结构;他们通过争取做轮轴国家来塑造新的地区生产结构;他们缔造东亚合作的初衷是为建立能保护小国的地区性金融结构;他们通过完善和运用“东盟方式”来构架新型地区规范结构。总之,结构产生权力,尽管这种权力的坚固性和持久性仍值得探讨。
  大国改变世界,如风生水起,重造势;小国改变世界,如风行水上,重借势。
其他文献
“我从未使用过Twitter。”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6日首访中国在与上海青年对话时对外透露。他给出的理由是“手指太笨,不会在手机上输入文字。”这一消息令人吃惊,因为奥巴马在Twitter网站注册有自己的账号,关注人数已经高达260万人。  被网友昵称为“围脖”的微博无疑是目前网络时代最风光的明星之一。“奥巴马竞选都上Twitter拉票!”这消息简直是微博最好的广告。随后,杰克逊去世的消息由Twi
摘 要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比较建构法的革新与实践也日益重要。新的历史三重比较建构法与多维比较建构法的使用就在于将历史划分为多个维度,通过不同的维度观察历史,进而综合得出历史结论。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比较教学 历史比较 三重比较 多维比较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高中历史课堂向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成为了新课
从经济角度讲,只要照猫画虎地渐进学习发达国家的制度构架,按部就班地学习发达国家更高级的生产技术,中国会毫无疑问地成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二流国家。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成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二流国家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没有太大悬念。毕竟,很多东西不需要深思熟虑,也不需要什么创新,学习和照搬就行了。我们周边的“小龙”、“小虎”们都是这么做的,他们都成了还算富裕的二流国家。他们能学会做到,已经高度开放的今
1月3日艾奥瓦州的初选,使名不见经传的前阿肯色州州长共和党人迈克尔·赫卡比一夜成名此前,这名发誓要“用基督教拯救美国”的前浸礼会派基督教牧师虽深受基层宗教保守派人士的青睐,却不被共和党主流看好赫卡比的异军突起是基督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复兴?抑或昙花一现?    基督教信仰一以贯之    1955年8月,赫卡比出生在阿肯色州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消防队员,信奉“不打不成材”的金科玉律,对赫卡比分外严厉
杨绛在一篇名为《读书苦乐》的散文中,对读书有一个神妙的比喻:读书,好比到作者那里去“隐身串门儿”。这种串门,无须预约,想去就去,去了就听作者高谈阔论(打开书),不想听就走(合上书),没有任何礼仪的约束,这是在读书以外不可能有的最任性的绝对个性自由。我刚旅居巴黎时,就这般绝对自由地跑到英国哲学家、数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家的书房去串门了。  我可不是逍遥游,而是带着刚到巴黎的新鲜与困惑去的。 
张 斌  经济学博士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副研究员    如果是韩国西班牙希腊这样的中小型经济体,举办奥运会对其宏观经济难免会有显著影响即便是大的经济体,如果决策者因为举办奥运会而延迟了早该降温的宏观经济,那奥运会后也可能会出现显著的经济衰退还好,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在举办奥运会之前就对经济过热做出了积极调整,奥运会的结束应该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额外的负面影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平安无
7月1日,埃及沙姆沙伊赫非洲联盟峰会现场穆加贝刚刚步入大厅,就被英国独立电视网的记者紧追不放:“你现在是根据什么认为你还是津巴布韦总统的?”这些天来一直被国际舆论烘烤着的穆加贝终于忍不住发火了:“我们不是英国的殖民地,你们必须知道这点……”  6月29日,穆加贝宣布赢得大选,宣誓就任津巴布韦第六任总统,自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以来,84岁的他已连续执政28年“只有上帝才能把我赶下台”竞选前,穆加贝
朝鲜半岛的无核化问题,已经跨越了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代美国总统,历经16年之久其间,核问题一波三折难以化解    美朝:积怨依旧缺少“互信”    岁末年初,由于“朝鲜未能如期全面申报核武计划”,朝核问题再起波折陷入僵局之后,美朝双方迅速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观点美国的朝鲜人权特使莱夫科维茨在2008年1月的一次演说中指责朝鲜“不认真履行如期弃核诺言”,并认为朝鲜“不会在布什任期内放弃核武”朝方却认
“既修栈道,又渡陈仓”——动武,推以色列上前台;施压,借欧盟、中俄之外交力量。    7月19日,美国派出国务院三号人物、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前往日内瓦,参加有伊朗核谈判代表赛义德·贾利利和欧盟代表索拉纳出席的伊核问题会谈。另据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美国将在8月宣布在德黑兰成立办事处,这是美国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与伊朗最重大的外交接触。美国最近在伊核问题上的举动有些出乎人
庚子事变起家    孙宝琦(1867-1931年),字慕韩,晚署孟晋老人,浙江余杭人。他活跃于晚清和民国外交的政治舞台,曾先后两次出任外交总长、两度出任国务总理,在外交界与唐绍仪、伍廷芳享有同等的地位和声望。  孙宝琦出生于官宦人家,父亲孙诒经曾做过光绪皇帝的老师,历任清朝内阁学士,工、刑、户等部侍郎。孙宝琦虽自幼“好经世之学”,但率性任为,曾在育才馆学习英文、法语,不喜作八股文章,因此两次科考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