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随中央民族访问团奔赴大西南的峥嵘岁月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o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清一(1931——),山西忻县人,毕业于华北大学艺术系,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曾先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为共和国的舞蹈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曾先后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受到莫洛托夫、米高扬、布尔加宁、铁托、胡志明、布托、尼克松和福特等接见,其中由他主演的《红绸舞》和《西藏舞》曾在柏林为祖国赢得两枚金质奖章。
  从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了党中央为加强西南少数民族工作派出的访问团,奔赴大西南工作,距今已经61个年头。现在当我重新回想起那段在大西南的峥嵘岁月时,许多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聆静同志谈民族工作
  
  1950年6月的一天,我从华北大学(人民大学的前身)刚毕业,正等待组织分配时,突然被校长吴玉章、教务主任张光远找去谈话,他们说,新中国成立了,党中央和毛主席考虑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刚刚解放,为了消除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的恶劣影响,团结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央决定组成一个西南民族访问团,奔赴少数民族较集中的云、贵、川地区开展工作。访问团团长由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格平同志担任,副团长由费孝通等担任,考虑到访问团中年轻人较多,准备成立一个临时团委,经过组织慎重研究,决定团委书记由你担任。我一听非常激动,当即向二位校领导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坚决完成任务!”那时我正年轻,不到20岁。
  几天后,访问团组建完毕,刘格平团长向全体成员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对访问团的厚望,并展示了毛主席的最新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看着毛主席这苍劲有力的14个大字,大家都感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7月2日,访问团一行100余人,浩浩荡荡由北京出发,直奔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在地重庆。
  访问团到达重庆时,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非常高兴,立即赶到访问团驻地——重庆上清寺中学看望大家。大家一见小平同志来了,都兴奋地围过来鼓掌欢迎,小平同志则微笑着挥舞双手,一边示意大家坐下,一边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对大家说:“同志们辛苦了,快请坐、请坐。”大家坐下后,小平同志又嘘寒问暖,仔细向刘格平同志询问了访问团一路的情况,当得到满意的答复后,他点了点头,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你们是党中央、毛主席派来慰问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是根据中央的安排,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做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工作的,你们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派出的第一支由100余人组成的民族工作使团,从规模上就足以证明党中央、毛主席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视,你们身上的担子不轻呀!”刘格平同志声音响亮地代表大家说:“请小平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的希望,坚决完成任务!”“好!好!”小平同志听后满意地连声作答,喝了一口水后接着说:“同志们,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大都生活在偏远地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几十年里,他们不仅生活上受压迫,精神上还要受歧视,饱尝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如今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共产党就是要把他们从苦难中彻底解放出来,组成团结的民族大家庭,共建美好家园。今天你们是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希望你们对少数民族同胞一定要以心换心,将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彻底把心交给他们,把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到他们当中去,才能做好工作。”最后小平同志郑重地对大家说:“同志们,你们马上就要投入工作了,我希望你们记住,新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国,民族工作决无小事!”
  小平同志和蔼的笑容、干练的作风和深刻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访问团每一个人的心里。晚上费孝通副团长讲了一件事,使大家对小平同志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费孝通同志告诉大家:“下午小平同志约见我,与我讨论民族工作中应该主要抓住些什么问题。一见面小平同志就谦虚地对我说,他在少数民族问题上还是个‘小学生’,需要向做过民族工作的同志学习,要我给他‘多参谋参谋’。在小平同志诚恳态度的鼓舞下,我毫无保留地讲了自己对少数民族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小平同志听得很仔细,还不时做着记录。我真没想到,这位叱咤风云的刘邓大军的统帅,竟如此坦诚、务实。”听了费孝通同志的讲述,大家无不敬佩小平同志虚怀若谷的精神,无不赞叹他的人格魅力!
  
  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真情
  
  为了表达对访问团全体成员的盛情欢迎,第二天小平同志又和刘伯承、贺龙同志一起设宴款待大家。
  酒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始,大家举杯叙谈,开怀畅饮,宴会气氛相当热烈。开席没多久,刘格平、费孝通分别起身,代表大家向三位首长敬了酒,当时年轻气盛的我也不甘示弱,等他们敬完酒后也端着酒杯站了起来。我首先走到刘伯承同志面前,双脚一并,给刘伯承同志敬了个军礼,然后说:“我代表北京来的所有青年同志向首长敬酒!”说完自己先干为敬。刘伯承同志见状高兴得朗声笑起来,那笑声如洪钟一般,惊得我浑身一震,身不由己地后退了小半步。刘伯承同志端着酒杯站起来,先对我举杯示意了一下,然后对大家说:“青年人敬我的酒我是一定要喝的。”说完一仰脖,干了杯中的酒,然后横着空酒杯笑呵呵地说:“你们看,我干了啊!”接着我敬邓小平,小平同志也痛快地一饮而尽。最后我斟满酒来到贺龙同志身边,谁知贺龙同志笑呵呵地端着酒杯正要站起来时,却被小平同志伸出手压住了他的肩膀,把他按了回去。贺龙同志眯缝着笑眼,刚一落座,小平同志就麻利地接过了他手中的酒杯,随后端着酒杯站起身,笑着对大家说:“同志们,贺龙同志血压高,不能多喝酒,但是你们年轻人敬的酒他又确实应该喝,这样,我替他干了这杯酒,大家不会有意见吧!”说完小平同志干了杯中酒,举止言谈间流露出老一辈革命家战友间的诚挚的关爱之情。小平同志的举动赢得了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整个酒宴显得更加轻松和欢乐。
  酒过三巡,大家的话语也多了起来。当谈到如何做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时,小平同志风趣地对大家说:“要说做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工作,伯承同志可是有历史经验的哟,‘彝海结盟’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所以你们有什么事情尽管向他请教,伯承同志一定会帮助大家的!”说完小平同志转头用纯正的四川话问刘伯承:“伯承同志,没的问题吧?”刘伯承同志也带着浓重的川音爽快的答到:“没的问题!没的问题!”然后和蔼地对大家说:“以我之见,只要真正的以心换心,以诚相待,少数民族同胞 是最好交朋友的。”听了刘伯承发自肺腑的话,大家纷纷点头称是。宴会快要结束时,小平同志起身举起酒杯,朗声说道:“我提议,大家举杯,为圆满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你们的光荣任务干杯!为民族大团结干杯!”访问团的同志们也一起起身举杯响应,情绪十分高涨。
  
  达成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区政府协议
  
  解放初期的大西南,包括西藏、西康、四川、贵州和云南五个省(区),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与缅甸、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达7400多公里,当时这里居住着7000多万各族人民,约占全国少数民族的60%,其中仅藏、彝、苗、白、傣、壮、哈尼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就有1800余万。
  千百年来,西南少数民族人民为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和捍卫祖国的独立与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边疆民族地区敌我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而西南民族问题又直接影响到西南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巩固,事关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大局。如何通过解决民族矛盾,实现不同历史起点的民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同发展,就成为新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针对这种现状,小平同志作了《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西南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之后,访问团的工作开始全面展开。那时候西南少数民族居住分散,进出交通非常不便,条件十分艰苦,我们外出访问基本上只能靠双脚步行。但是,访问团全体成员人人都不畏艰难,历时一年半,足迹遍布了云、贵、川的山山水水。深入到每一个能够到达的村落和山寨。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组人外出访问,正好遇到两个部落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在闹纠纷。争吵中双方互不相让,矛盾逐渐升级,最后言语不合,彻底撕破了脸皮。于是,两个部落的头领下令,召集各自人马准备武力解决。号令迅速传递出去,没过多久,两个部落的人纷纷拿着土造枪支和长矛大刀,一拨一拨飞奔而来,双方人马在山坡旁的一块空地上越聚越多,个个剑拔弩张、双目圆瞪,凶神恶煞般地注视着对方,现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觉得单凭访问团十几个人难以阻止他们的拼杀,必须派人通知附近的解放军迅速派兵前来解决。但去解放军驻地必须经过这两个敌对部落的地盘,非常危险,弄不好会遭来杀身之祸。考虑到情况紧急,大家根本顾不了那么多,纷纷争着要去送信,最后两名有基层工作和一定战斗经验的同志承担了任务。
  这两名同志简单准备了一下就绕道出发了。尽管他们万分小心,还是在通过一个部落的地盘时被抓住了。对方不问青红皂白,蜂拥而上把他们二人捆了起来。捆结实后,一个操着浓重地方口音、像个小头目的人厉声喝问我们的同志:“你们急急忙忙的,是不是帮对面部落来探听我们情况的?”“不是!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坚定地回答,然后一个同志放缓声调,耐心地对他说:“我们是西南民族访问团的成员,是党中央、毛主席派来宣传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平等团结,更希望你们民族内部搞好团结。我们这次匆忙经过这里,就是要请解放军来制止他们对你们的进攻!”那个小头目没有接话,看着我们的同志,眨巴着眼睛好像在琢磨着什么,显然他对我们同志的话将信将疑。我们的同志见状,深知时间不等人,情况瞬息万变,于是一挺胸,大声说道:“你们要是相信我们,就放我们走,要是不信任我们,随你们怎么办!”或许是我们同志刚才入情入理的宣传,也或许是我们同志大义凛然的神情打动了他,他马上让人替我们的同志松了绑,然后说:“那我派人和你们一起去!”“没问题!”我们的同志知道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爽快地答应了他。于是他派人和我们的同志一起下山,直奔解放军驻地。解放军某部接到消息后感到情况紧急,立即派骑兵前往。由于行动及时,最终在两个部落的争斗即将爆发的前一刻赶到,果断地制止了这场冲突。平息冲突后,我们访问团马上趁热打铁,分头做和解工作,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将敌对双方的头面人物约到了一起,共同协商解决办法。我们真诚说理、好言相劝,并为双方送上盐巴、布匹和针线等慰问品。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我们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协调成功,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一时间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访问团在凉山的那段时间里,类似这样的工作我们做了许多。最后终于取得了令人感动的效果。3个月后,当刘格平团长带领我们全团返回西昌时,40多位不同家支的头人纷纷表示,接受军政委员会和访问团的规劝和建议,把历史隔阂与仇恨暂放一旁,共同走出山来举行协商会议。在这次协商会上,经党和政府的全力协调,各方达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彝族自治区政府的协议!
  
  世界民族史上的壮举
  
  在访问工作期间,我们除了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外,还给他们传授先进的生产方式,给他们送医送药……为了更好地与少数民族群众联络感情,我们还根据他们喜歌好舞的特点,经常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互相沟通。访问团中的文艺工作者们每到一地,除了给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演出外,还诚心诚意地拜他们为师,跟他们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使他们感到我们都是一家人。这样不仅有效地拉近了同他们的距离,而且丰富了我们民族大家庭的文化。“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这首脍炙人口、流传了几十年的歌曲就是那时候唱出来的,它也是当时少数民族同胞心境的真实写照。少数民族群众很快就接受了我们,称我们为“新汉人”。
  一年多的工作,访问团在协助当地党政机关加强政权建设,摸清西南少数民族基本自然状况,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交通改善闭塞状况,以及初步解决西南民族地区经济问题,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这些成就中,访问团副团长费孝通同志带领有关人员,根据中央的部署,对西南少数民族族别、名称和数量等自然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说是意义重大。是我国目前确定有55个少数民族的开山之作。
  当时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党和族政策。在访问团到达大西南后,费孝通同志立即带领相关人员,翻山越岭,穿林涉水,深入到贵州和广西两地的少数民族村寨中,和少数民族群众促膝交谈。亲切联欢,通过直接接触,很快摸清了他们的民族名称、人数、语言和简单的历史,以及他们在文化上的特点等实际状况。
  中央根据费孝通等同志所作的调查研究,迅速做出了1953年在全国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的决定。在这次普查中对少数民族的确定被称为“民族识别”。这项浩大、繁杂的民族识别工作,从1953年开始,历时近30年,直到1982年才告结束。其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54年确认全国有38个少数民族;1965年经过确认增加了15个少数民族;1982年又确认了2个少数民族,至此共确认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加上汉族,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中一共有了56个成员。应该说,费孝通同志作国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还不是非常清楚。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观点。但“五族”之外,还有多少少数民族,他们的情况怎样,并不清楚。例如当时广西的“六甲人”、湖南的“哇乡人”等,他们自称是少数民族,但实际上却是汉族。还有些少数民族,由于不同原因,被误分成若干民族,例如云南的“阿细”“撒尼”“阿哲”和“普拉”等,实际上他们都是彝族的分支。显然,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很难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民为这项工作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他功不可没,而民族访问团为这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也同样功不可没!
  总之,当时访问团的工作,密切了党和政府同西南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民族隔阂,改善了民族关系。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了祖国大家庭的团结,也为以后的民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党中央就派出如此大规模的访问团到少数民族聚集的西南地区开展访问工作,这种盛况。不仅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未曾有过,而且在世界各国历史上也未曾有过,它是世界民族关系史上值得记载的一大壮举。
  
  责任编辑 万强
其他文献
[摘要]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遂川县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三个“误区”,深入推进观念创新;突出三个重点,深入推进载体创新;处理三种关系,深入推进机制创新,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关键词]创先争优 观念创新 载体创新 机制创新    创先争优活动不是权宜之计、朝夕之功。而是学
期刊
编者按: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思考创先争优与党史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关系,撰写有关理论文章,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激励做好党史工作。本刊特现刊发一组专题文章。    周少玲:创先争优活动应当注意克服的几个问题    创先争优是基层党组织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既能正确指导工作,又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既能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期刊
黄治开,1882年10月28日生于江西省瑞昌县五团(今肇陈镇)八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天资聪颖,爱好习武,十五六岁时就练得一身好功夫,棍法、飞镖尤其出神入化。他的棍法,虎虎生威,水泼不进:飞镖,十丈以内,百发百中。由于家庭贫寒,他没能上学读书,一直跟着父亲黄龙发勤耕苦作。因田地少,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大革命失败后,瑞昌五团等地的土豪劣绅强占大量土地,利用地租和债利等手段,残酷榨取农民血汗。反动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格局处于分化重组的新阶段。塞缪尔·亨延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将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而是文明的冲突,为美国转变其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但该理论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夸大了文明的作用、鼓吹中国威胁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等。和谐世界理论倡导多元和谐的文化观,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是中国根据自身传统文化和国情提出的外交战略。是反击“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诸多依靠一国无法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治理问题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问题。在冷战后的国际体系中,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全球治理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控制扣气候变化问题这两个领域的政策和表现,旨在揭示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全球治理 全球化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气候问题    一、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  
期刊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日子里,余伯流教授十年前出版的史著《伟人之间——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北京和江西再版发行。该书的再版,是向党的生日的隆重献礼,是在节日喜庆中对党的两代领袖的深切怀念,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而又难度极高的选题。从1927年汉口初识,到1997年邓小平去世,两位历史伟人相识相知的历史长达70年。古人曾用高山流水来形容知音之难得和相知之深厚,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
期刊
2005年,《刘英纪念集》出版时,曾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欣然题词:“忠诚的战士,杰出的女性。”——这是对刘英一生真实而鲜明的写照。刘英,原名郑杰,著名的女革命家,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挣脱旧礼教的束缚学文化并投身革命,经历了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惊涛骇浪,跋涉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又与张闻天同受了17年庐山冤案的煎熬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残酷打击,而她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期刊
胡锦涛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面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對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
期刊
“功在第一枪。首义战旗红。”这是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的老将军萧克吟出的诗句。爆发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其功绩早已载入史册。本世纪伊始,新华通讯社将南昌起义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20件大事之一。  1981年7月1日。直接反映这一光辉历史的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南昌起义》,作为向中国共产党诞生60周年生日的献礼片,开始在全国各地上映。这部
期刊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产党第七次全國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名党员。代表的平均年龄是36.5岁,最大的69岁,最小的23岁。  毛泽东在大会上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关于形势和思想政治问题的报告、关于讨论政治报告的结论和关于选举问题的讲话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