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未病,治未病”是强身壮体、延年益寿的根本出路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7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多,影响了生活的质量。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病痛,让大家健康快乐地生活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我国脏象望诊专家杜仲成教授。
  国人困惑
  2006年中国进医院的患者为28亿人次,2013年超过60亿人次,加上无法统计的人数,保守估计也在100亿人次以上。
  2015年1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每年有超过300万人过早死亡。另有报道,中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
  为此,国人十分困惑: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越来越发达,设备和药物也越来越精细,但进医院的患者反而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环境和食品监管越来越严格,保健养生馆店密布,为啥仍不能改变国人的身体素质?无数精英早逝,代谢综合征(指糖耐量减低、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大为增加的状态)等越来越多,“三高”型老年族不断增加。很多人的身体素质正在滑向“假健壮”的深渊,胖乎乎,大肚腩,躺下胸闷,走路气喘,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便秘,遇到危险跑不动,稍一劳累就疲乏,一副“新东亚病夫”的样子。
  症结溯源
  对于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杜教授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1.医学只承认病后,没考虑病前——未病
  从宏观上讲,当前,医学的管理分不同的系统,临床和预防医学是卫生行政部门管,保健养生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管。
  但“治病”,都是针对“病中”,没考虑“治未病”。临床医学是在纯医学观点支配下“治病”的。西医临床医生“治病”,只承认已经发生的、可以经过生化、影像等理化检查确诊的病,不承认生化指标未超标,影像看不见的“未病”;中医临床医生“治病”,要有证可辨才承认是病,患者不陈述病情、也无明显的体征、无证可辨时,不承认是“病”。预防医学主要是针对传染病。在无证可辨时,中医指导的是“养生”,而不是预防性的“治未病”。
  2.过度依赖自我感觉
  从微观来看,长期以来,患者和医生都把“自我感觉”作为有无疾病的第一依据,认为没有自觉症状就是健康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很多误诊和漏诊。蔡桓公讳疾忌医,不听扁鹊忠告导致早死,就是典型的历史案例。
  人体神经有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两大系统。周围神经又有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之分,植物神经属周围神经,支配人体内脏平滑肌及各种腺体,不受意识的直接控制,所控制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人的自我感觉不灵敏,如结石未形成团块时、肿瘤处在细胞质变时、血管逐渐出现弹性减弱时。
  很多内部疾病在早期没有自我感觉,因而,把自我感觉当作有无疾病的主要依据是错误的。究其原因,医学和保健领域并没有跳出医生治病针对“病后”的框架。
  “治未病”就是固本培元
  杜教授指出,临床医学是治病救人的主流,病后进医院是人间正道,不过要知道,任何慢性病都有一个由“信息紊乱→功能失调→组织损伤”的渐变过程,进医院几乎都是“功能严重失调或组织损伤”的患者,在没有组织损伤的“信息紊乱→功能失调”阶段是阻截疾病的最佳时期。而此时,由于生化、影像学变化不明显,西医不知道;由于无证可辨,中医也不知道,致使进医院的患者越来越多。
  保健就是“治未病(亚健康干预)”,针对的是“早期疾病(未病)”,是在病前采取的综合性防治、阻截措施,以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保健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无目标地胡乱保健、胡乱用保健品,就会引起很多药源性损伤。
  养生不是治病,是可以养护并强化生命的方法(如练功)、物质(如酸奶)和环境(如海边),养生不注重具体的病,而是重视从根本上固本培元,进行整体调节,使人体适应自然环境,才能增强抵抗能力、延缓衰老。养生没有严格的针对性,适用于所有的生命体。
  “治未病”先得“知未病”
  经过生与死、愉快与痛苦的博弈,人们从医学、保健、养生三者的对比中选中了“保健”为核心的健康方式。因为“保健”就是“治未病(亚健康干预)”,是针对“早期疾病(未病)”,是减少临床疾病的关键。
  但保健(治未病)的核心是要知道有什么隐患潜伏(未病),也就是说要“治未病”就必须先“知未病”,才能有的放矢。不知“未病”在哪里,或者根本不懂什么是“未病”,不仅会失去阻截疾病的机会,而且无目标地胡乱保健、胡乱用保健品,还会引起很多药源性损伤。好比一片茂密的竹林,保健(治未病)的目标是除掉埋藏在土里的笋子,如果不知道哪片土里有笋,乱挖一通,要么挖不到笋,要么就连老竹也挖死了。
  当前,无论是医学界还是保健养生领域,都在苦苦求索能够“知未病、弄明白”的好方法。杜教授也进行了艰苦求索。
  祖国医学中有一种“脏象学说”,把隐藏在身体里面看不见的组织称“脏”,把显露在外面看得见的体征称“象”,并认为,每个内脏在体外都有自己的对应区域,也有自己外在的表象。内部脏腑发生病变叫做“脏变”,外部体征出现异常时叫做“象变”,通过观察外面的“象变”去判断内部“脏变”的方法叫做“司外揣内”的“脏象诊断法”。
  杜仲成教授率领科技人员,经过40多年的研究,证明当内部组织器官或功能系统有病变时,无论有无自我感觉,也无论生化、影像有无改变,在体外确实有颜色、温度、形态上的变异,证明了“脏象”的客观存在,也证明了“脏象诊断法”是排除主观感觉误导、早期发现疾病(知未病)的诊断方法。杜仲成教授经过8年时间的收集整理,将“脏象诊断”编辑成一套大型的“脏象诊断软件”,为治未病提供了宝贵科学成果,成为我国全息脏象医学学科带头人。
  杜仲成教授现年70岁,中西医结合专家,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培训教学,研究望诊40多年,具有丰富的望诊及临床经验。长期从事医学软件研发,创立了全息脏象医学学科,提出了“六门护肺”解决呼吸系疾病的倡议,曾任北京人体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传统医学研究所所长。
其他文献
摘 要:葫芦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巧夺天工的工艺被学生所喜爱,极易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与探究的兴趣。葫芦工艺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蕴涵的是绚丽灿烂的民间艺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葫芦文化为切入点,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其广袤的空间和探究研发的深度。2016年9月,学校提出“精进行知”主题文化建设的思路。“精进”是家乡先贤张謇状元所倡之做人追求和做事态度;“行知”取陶行知“知行合一”的学问智慧。“精进
摘 要:本文是一篇案例,作者面对班级学生的不团结现象,创新教育方法,开展了旨在促进学生团结的主题式教育活动。通过几次主题教育活动之后,班级里的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营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和睦相处;心心相通;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23-1  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真是让人头疼:自私、冷漠、拉
心房颤动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心律失常,指心房规律有效的电活动丧失,代之以频率达350~600次/分的无序颤动波,心房有效的机械功能基本丧失,伴快速而不规律的心室收缩引起心室泵功能下降,常伴有心房附壁血栓的形成及外周器官血栓事件的发生。据统计, 我国人群中房颤的总发生率约为0.77% ,并随年龄而增加:60岁以下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不足1%,80岁以上人群其发生率超过7%。男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近日,美国传出好消息,一小批无药可用的晚期淋巴瘤患者,尝试化疗配合CAR-T疗法(一种免疫疗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编者注)后,82%的患者肿瘤缩小,64%的肿瘤消失!  而就在同一天,中国年仅26岁的青年演员徐婷因为淋巴瘤,生命戛然而止,让人痛惜。而真正引发大家讨论的,是她得病后的选择:放弃化疗,进行中医治疗。  从她做出“放弃化疗,进行中医治疗”这个选择到去世,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边缘化学生”的产生既有先天禀赋的因素,更有来自后天生活方式、社会舆情和所受教育的影响。本文基于数学教学的站位,尝试从课堂、知识、心理、师生关系等视角对边缘化学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做一番探究。  关键词:边缘化;边缘化学生;数学课堂;师生关系;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16-1  “边缘
数九寒天,大风、雪雾、冰冻等恶劣气候增多。此时正是冬病高发期,老年朋友们应做好保暖措施,防寒防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为此提醒,老人体质虚弱,易受寒邪侵袭,在防寒保暖方面,需提前做好准备。颈肩部位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更需要特别留心。  颈部 脖子长时间裸露在外,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一些老年朋友每到换季就会咳嗽、嗓子发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脖子受凉惹的祸。因此,老年朋友到了冬天应做好颈部
傅延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世界中联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主委、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副主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常委等。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和科研,有着30多年的临床医疗经验。擅长治疗内、妇、儿科多种疾病,精于脉诊和望诊,善用经方,药量精准
我孙子2岁了,最近一段时间不爱吃饭,有点挑食。我们看着很着急,听广告上说“孩子不吃饭,补锌是关键”,我们就给孩子买了几盒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孩子很爱喝,可饭还是不喜欢吃,我们还要继续补锌吗?湖北 严女士  严女士:  锌缺乏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营养缺乏病,但现如今的生活条件下,真正缺锌的孩子其实并不多。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很重要,一旦缺锌会让儿童出现生长停滞、身体瘦弱、食
春日融融,草长莺飞,出游赏花、赏景的大好季节又到了。不过,大家在享受这宜人气候和美丽大自然的同时可要注意了,春季是过敏的高发季节,各种过敏性疾病蠢蠢欲动,一旦过敏,将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小的烦恼和困扰。本期特别策划,就请大家跟着几位皮肤和呼吸方面疾病的专家一起来学习过敏的相关知识,掌握远离过敏的基本方法,做到——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都会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这春意盎然的季节,但也总有那么
道路畅通了,空气清新了,酷似大圆饼的凯宾斯基酒店的上空出现了久违的APEC蓝。《金融时报》认为,中国为APEC披上了一层奢华的红地毯。不过这一次,走上地毯的21国政要会感受到,这是一次事关新游戏规则制定的峰会,却有着全新的不同。  一晃13年  历史上,每次重新制定世界游戏规则的重大会议,往往伴随着重大战争的结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注意到,直到1820年,中国的经济成就都比欧洲要大。从某种意义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