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分类型,治疗有不同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心律失常,指心房规律有效的电活动丧失,代之以频率达350~600次/分的无序颤动波,心房有效的机械功能基本丧失,伴快速而不规律的心室收缩引起心室泵功能下降,常伴有心房附壁血栓的形成及外周器官血栓事件的发生。据统计, 我国人群中房颤的总发生率约为0.77% ,并随年龄而增加:60岁以下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不足1%,80岁以上人群其发生率超过7%。男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0.9%,略高于女性。房颤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作为其他疾病如慢性心衰、瓣膜病、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甲亢等的合并症存在。肥胖、呼吸睡眠暂停、吸烟、饮酒等也可诱发房颤的发作。
  房颤是引起心脏性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房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运动耐量下降。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初发和阵发性房颤,心律异常所引起的心悸可能是主要表现,持续性房颤则多为运动耐量降低。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房颤的症状较重,可诱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房颤引起心房功能下降,每搏量可下降≥25%,这在已有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如心室肥厚和扩张、心脏瓣膜损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常是诱发和加重心衰的主要原因。心衰并存房颤,则房颤是引起心脏性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房颤引起心室停搏可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黑矇、晕厥。房颤并发左心房附壁血栓易引起动脉栓塞,其中脑栓塞最常见,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其脑栓塞的风险高出正常人17倍;非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高出6倍。房颤持续48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左心房附壁血栓,左心耳是最常见的血栓附着部位。
  不同房颤治疗策略有差异

  房颤的分类繁简不一,目前广泛接受的是根据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不同的房颤,其治疗策略及方法也有差异。
  阵发性房颤:发作后7天内能够自行或干预后终止的房颤,其发作频率不固定。
  【治疗策略】预防复发,控制心室率,必要时抗栓及消融治疗。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房颤。
  【治疗策略】控制心室率,必要时抗栓治疗和(或)转复和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选择消融治疗。
  长程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2 个月的房颤,患者有转复愿望。
  【治疗策略】控制心室率,必要时抗栓治疗,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消融或外科手术转复窦性心律。
  永久性房颤:特指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窦律)的一种房颤类型,主要反映患者和医生对于房颤的一种治疗态度,而不是房颤自身的病理生理特征,可在患者和医生的治疗倾向性、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患者症状发生变化时改变其分类。
  【治疗策略】控制心室率,抗栓治疗。
  下面为大家解释一下上面指出的治疗策略都是什么意思。
  1.控制心室率:心室率控制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策略,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降低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风险。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洋地黄类及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
  2.抗栓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抗凝治疗在血栓风险高的人群就应使用。主要药物为华法林,其抗凝治疗的效益和安全性取决于抗凝治疗的强度和稳定性。抗凝强度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 时,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事件,并不明显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华法林在开始治疗时应每周监测1~2次,抗凝强度稳定后(连续3 次INR 均在治疗目标内)每月复查1~2 次,并根据I N R检测值调整华法林剂量。由于华法林的疗效受多种食物、药物、酒精等因素影响,故华法林治疗需长期监测和随访,控制INR 在目标治疗范围内。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与艾多沙班)有效性与华法林相似,在降低大出血的发生率可能更具优势,且不用监测INR,更利于患者的长期服用。
  非药物治疗是基于房颤时心房血栓90%以上都发生在左心耳的原因,并同时有以下情况者:(1)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2)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脑卒中或栓塞事件;(3)抗凝治疗出血风险高,即HASBLED 评分≥3。可选择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等方法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3.房颤消融治疗: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无论是导管消融治疗还是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均是一线治疗方案推荐。对于持续性房颤及长程持续性房颤的一些患者通过个体化导管消融策略,也可以恢复窦律从而获益。当然在选择房颤消融时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影响患者适应证选择和消融结果的因素包括年龄、左心房大小、房颤类型、房颤持续时间、有无二尖瓣反流及其程度、有无基础心血管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术者经验等。患者在消融前还要考虑消融可能导致并发症,应认真权衡风险和获益。
  另外,在房颤合并心衰的患者中,如果在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心衰改善不好,同时又合并有心室收缩的不同步,还可以选择在房室结消融的基础上行左右心室双心室起搏器的植入,从而达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改善房颤合并心衰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总之,房颤的治疗方案很多可以选择,每位患者要根据自己房颤的类型、身体具体条件等实际情况,同心血管的专科医生一起来制定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的获益。
其他文献
眼下,各种强身健体运动花样繁多。但许多人往往在认识上有误区,以为健身就是养生,养生就是健身。其实,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健身”强调的是身体各个部位的锻炼,能够强筋壮骨、拉长筋腱、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起到一些保健、疗疾、益寿延年的作用。而“养生”既强调外在身体运动型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的“锻炼”,即“精、气、神”的培养。就人体而言,生命最宝贵的是“精、气、神”。运动的消耗没能及时得到补偿,疲劳没有恢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完备的知识体系,更需要学生具有突破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创新思维模式,继而有效地促进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新课程改革也同样要求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综合素养。因此,在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进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逐渐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必须要针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不仅仅只是书本层面上的知识点,与之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价值和观念。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知识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只学会表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更深层次地了解并感悟生命的存在意义。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对周围存在的生命产生更高的尊敬感,进而形成更为完整的生命观念。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提高生命观念,学会珍爱生命。 
摘要: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中存在缺陷的弱势群体,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低,对学习的有效参与度不够。学困生主要有五种类型:“胆小”型、“懒惰”型、“缺乏兴趣”型、“学习方法或知识缺陷”型、“生理或智能障碍”型。面对学困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当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善了教师传统授课以成绩好学习为中心的弊端。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出发,提出有效开展学困生间小组合作的
指导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乔 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陈燕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任 伟  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孙勤国  整 理:杨春霞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可
我1个月前做了心脏瓣膜术,请问在服药和饮食等方面要注意哪些事项?  江苏 廖先生  廖先生:  手术后头3个月是克服手术创伤、康复体质的重要阶段,应注意以下事项:  1.按时按量服药。常用的药包括抗凝药、强心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2.预防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炎症、牙周炎、皮肤疖肿、泌尿系感染等。一经发现应及时控制。对不明原因的间歇或持续性发热,不可乱投医,乱用抗菌素。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陈言  1989年4月我到日本留学后,因为是学新闻,所以和日本各大报的记者接触较多。我发现,日本记者里学新闻的人不是很多,反而是学法律的在报社相当吃香。笔者所接触的那些在报社挂个部长、局长职衔的人中,学法律的就更多了。  那时不止一位媒体同行对笔者说,拿外国护照的人在日本不要轻易参加游行示威,否则会非常麻烦。  这让人感到很疑惑。记者们天天都把新闻自由、集会自由放在嘴边上,但对外国人,似乎尺度不一
有研究表明,90%失眠为心身共病,单纯性失眠仅占20%。因此心理疗法对大部分睡不着的人是有帮助的。  心理疗法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5个方面:  调整睡眠时间  睡眠是人体中最具有生物节律特征的行为。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一定要等太阳落下山后,睡眠才能开始。同样,当朝阳升起的时候,即便一夜无眠,你也一定要起床!  不少失眠的患者,往往担心自己睡眠不够,会影响身体健康,就采取笨办法。“我
摘 要:葫芦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巧夺天工的工艺被学生所喜爱,极易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与探究的兴趣。葫芦工艺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蕴涵的是绚丽灿烂的民间艺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葫芦文化为切入点,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其广袤的空间和探究研发的深度。2016年9月,学校提出“精进行知”主题文化建设的思路。“精进”是家乡先贤张謇状元所倡之做人追求和做事态度;“行知”取陶行知“知行合一”的学问智慧。“精进
摘 要:本文是一篇案例,作者面对班级学生的不团结现象,创新教育方法,开展了旨在促进学生团结的主题式教育活动。通过几次主题教育活动之后,班级里的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营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和睦相处;心心相通;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23-1  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真是让人头疼:自私、冷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