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合理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故事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应用历史故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充分思考历史故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并将其与实际教学融合,把握教学原则,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将着重探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选择的原则以及教学应用时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86-01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普遍不大,课堂积极性不高,缺乏历史主动学习动力,导致历史成绩无法提高,这是当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大瓶颈。通过情节丰富的历史故事,引领学生进入历史学习新境界,不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为教师教学减轻了负担。同时,历史故事的选择也是一项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
  一、历史故事的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新时代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品质,尤其是当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时,创新思维将为他们带来无尽的灵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自身发展。在历史课堂上引用历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创新色彩的行为,而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找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达到锻炼思维的最终目的[1]。
  (二)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记忆
  记忆与背诵是初中历史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重复记忆一些冷冰冰的知识点对于处在青春期、心理仍在不停发展的孩子来说太过单调乏味。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学生易理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成因、主题,更彻底地理清人物关系,更直观地接触到传统文化,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切都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3]。
  (三)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历史故事通常拥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扣人心弦的情节,且许多历史故事都是连贯又富有阅读吸引力的,这就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了一定方向。学生在课上吸收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课下通过兴趣收集相关历史故事从而满足求知欲,既为课本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又扩大了历史的知识认知面,一举两得。历史故事激发的积极性能够影响到乃至课堂之外的地方,是一项影响长远的教学好方法。
  (四)有助于帮学生確立价值观
  初中是一个人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才能顺利拒绝不必要的诱惑,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健康成长。历史故事的人物生动而有代表性,内容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初中生的生活和学习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无形之中也接受了正面价值观的传递,古语曾言“以史为鉴”,历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二、选择历史故事需遵循的原则
  (一)准确选择,真实为先
  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故事的准确性,人名、地名、时间等不可模糊化,保留历史故事具体的细节,选择最贴近教学和最容易理解的。同时,还要确保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在讲述历史故事时,真实是应该放在首位的。教师需要完全根据已有事实,进行趣味性的教学,而不是照搬影视剧或小说中的虚构情节对同学们进行知识输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历史故事的背景及其背后的意义展开思考,勇于指出一些凭空捏造的历史故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与历史影视剧、历史文学之间的不同[1]。这是历史故事教学中首要的也是最关键一环。
  (二)激发热情,注重兴趣
  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历史故事的选取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当选择一些具有跌宕起伏情节的故事,更容易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2]。教师还应该注意选择一些易调动学生情绪,形成学习主动性的故事,如武则天的女帝时代故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代表人物的事迹等等,这些故事能够让学生保持听历史故事的热情。在讲述过程中,教师也应根据实际情境采用不同方法,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结合课本,有效针对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历史故事时,最大的误区就是舍本逐末——过分注重历史故事的趣味性,以至于忽视了其与课本内容的相适性[3]。课本知识的完整传授才是最根本的,选择历史故事时应注重其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强化知识为主、故事为辅的观念,将历史故事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避免让故事喧宾夺主,而是为课堂锦上添花。
  三、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运用故事解决难点
  初中历史知识点较多,知识碎片化且需要大量时间梳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淆一些类似事件的概念、意义等[1]。教师通过将历史故事巧妙穿插于知识点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同时也能更加全面深入地解释一些历史名词概念,如“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教师可通过讲述两个阶级之间的小故事来加强对比,让学生对其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用故事引出课堂
  历史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主要知识点传授之前讲述历史故事。这样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学生听课的同时脑海中思考历史故事与历史事实的异同性,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的背景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4]。
  (三)让故事带动课后学习
  历史的课后学习不仅包括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还包括课后作业、练习等等。众所周知,好的成绩离不开课下的勤奋练习与学习态度。历史故事的连贯性能提高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也可以利用历史故事布置课后练习,更好地开展历史第二课堂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形成“我要学、我想学”的历史学习主动性。
  四、结束语
  历史故事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教师不能过于依赖其趣味性,应该着重发掘故事背后的启迪意义和指导意义,让故事真正融入学习。历史故事能引领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培养历史思维,提高思辨能力,达到学习目的。历史故事对教学的帮助意义无疑是显著的,教师应着重注意教学方法与策略,使其更适应于我国初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席加亮.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6,(10):52.
  [2]刘成发.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12.
  [3]尹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6,(13):98-99.
  [4]孙洪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2):80.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当前,在这一整合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把课程整合当成一种时尚,刻意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黑板上的内容搬到大屏幕上,使多媒体教学设备仅作为电子黑板在使用,且使用率较低;二是认为信息技术用得越多、技术含量越高,越能体现整合,往往把课上成了一堂缺少英语味儿的信息课;三是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仅把信息技术当成一
期刊
在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各种手术中,低位前切除或超低位前切除保留肛门术效果最佳且应用最广。但在这种手术中,远端肛管直肠保留的长度一直是国内外作者争论的问题。因为远
社区是社会组织中最小的细胞,却能反映出民生之大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笔者利用在社区挂职的工作机会,深入考察了社区居
以中小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互联网时代员工关系管理的特点,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对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提出建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几何相关性很强的学科,能够在小学阶段开始形成空间观念是学生取得小学数学优秀成绩的必要基础,也有利于将来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小学教师在学生小学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使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引领学生观察物体图形,要求他们开动脑筋进行空间想象,再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对问题的思考。如此一连贯的学习做法,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学习数学学科必要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
本文采用结肠宁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住院和门诊(2:3)患者,其中男32例,女26例;干部32例,工人15例,
我院自1998-04以来,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