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数码相机趋势

来源 :数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码单反引入触摸屏幕
  
  这原本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毕竟单反相机强调的是手动和操控,说实话触摸屏幕虽然用户界面较好,但是操作起来必须全神贯注地盯住屏幕,而且必须有一只手腾出来专门去触摸屏幕,远不如使用机身上的按钮操作方便,毕竟熟悉了以后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不看相机直接进行设置,而使用触摸屏幕就没法比了。但是对于在屏幕上观看照片来说,触摸屏幕可以带来更直观的操控,如果能提供类似iPhone那样的使用手指缩放照片、切换显示照片等,感觉上应该会比使用按钮更加方便。
  那么为什么会想起这件事情呢?原来在2009年底,据国外媒体报道,佳能已经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一项关于触摸屏单反数码相机的专利。这项专利申请号为12/422695的申请书已经由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于2009年10月22号公示,申请书上显示佳能早在今年4月份就提交了这份申请。专利申请书上还详细的对触摸屏数码单反相机的工作机制进行了说明。新的专利技术支持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注册自己的左右手习惯,并在触摸屏上给出不同的操作区域。
  
  APS规格感光元件入侵便携数码
  
  如果说2009年在数码相机领域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个人以为当首推micr04/3系统。这个规格的产品虽然只推出了两款,但是对于已经玩儿腻了小相机和数码单反相机的人来讲,却有着很强烈的新鲜感。从现在推出的三款相机来看,奥林巴斯和松下都不是最强悍的相机厂商,对用户的吸引力稍差。不过今年我们看到徕卡也推出了两款类似的产品,使用的是APS和全画幅的感光元件,看起来有些特立独行,毕竟这个品牌是奢侈品,并非一般人可以消费得起的。还有,2009年末理光推出了一款采用APS规格感光元件的便携相机,与micro 4/3系统产品不同,这个名为GXR的产品有创新性设计,它采用了分离式的机身设计,可能是走得太超前了,加上还没有上市销售,对于它的市场认可程度还看不出来。
  使用大尺寸感光元件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说实话近年来随着像素的升级便携相机的像素已经达到了极限,虽然再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噪点控制却很难做到更好,另一方面,较小的镜头口径也限制了成像质量。利用数码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说实话,APS规格的感光元件随着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价格快速下滑,目前已经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有点儿高不成低不就,加上价格的下降与便携相机相比优势又不明显,而且很大的个头也令很多人望而生畏。micro 4/3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其他采用APS规格的便携相机也可以做得很好,这都是该类产品吸引我的地方。现在就看佳能、尼康和索尼谁能率先推出此类产品了。
  
  像素升级战会停滞
  
  在2009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数码相机升级的重点通常是像素升级,从早期的800万到1000万、1200万、1400万等,不过自从今年佳能和理光率先采用了1000万像素的低噪点感光元件后,这一现象似乎开始发生转变,至少厂商们已经开始引导消费者关注画质,而不只是简单的像素提升。
  从以往的观念来看,像素的多少就是画质的好坏,更高的像素可以带来更丰富的细节。但不可否认,即使抛开噪点不说,更高的像素也不能改变数码相机的反差控制和明暗细节丰富程度。于是,2009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厂商开始推出多张连拍然后合成单张照片功能,个人认为,如果机内的图像处理引擎智能化程度高的话,可以给用户带来超越以往的高画质,尤其是画面的细节和噪点控制,都会有突飞猛进的提升。但这一功能有缺陷,就是不适合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否则画面可能会出现“鬼影”。
  
  高清视频拍摄会更加完善
  
  现在,多数数码相机都会提供高清视频拍摄功能,不过有些画质好,有些差点,有些拍摄时提供变焦和自动对焦,有些则不能,总体而言,某些厂商在此方面表现积极并拥有较强的技术,有些则差些,还有几个厂商直到现在也没有提供高清视频拍摄功能。从个人角度来看,虽然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用数码相机拍视频,但是也不排斥这项技术,毕竟经过几年的发展,其成像画质和拍摄操控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手机拍视频不同的是,使用数码相机拍视频并不是很方便分享。主要体现在,手机拍的视频可以长期存在手机里,随时可以拿出来与人观看,但是相机则不是这样,虽然卡空间大,但是通常满得更快,并不适合长期将照片和视频文件放在里面,如果都放到电脑里,分享起来就困难了。
  在我看来,能提供一键视频录制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机身上可能会多了一个按钮,但是这对于视频拍摄来说却是非常好用的功能,也便于快速启动录制功能并抓拍到瞬间发生的事情。此外,能够提供快速对焦和变焦操作,能够在拍摄时收集到清晰的声音都是衡量一款数码相机视频录制功能的绝对必要指标。至于视频拍摄很喜欢的长焦这一规格,由于数码相机的种类实在太多,很难一一兑现了。
  
  触摸屏幕成为便携相机的主流配置
  
  高质量的触摸屏幕会成为便携相机,或者说卡片相机的标准配置吗7的确很有可能。从手机来看,触摸屏幕已经越来越流行,其超大的屏幕和良好的交互界面让使用者倍感欣喜。同时,触摸屏幕带来了全新的操控方式,滑动操作方式一改传统的按钮方式,效果好出很多。至于说触摸屏幕相机的缺点,那就是屏幕不得不做得很大,3英寸都算小的,3.5英寸似乎刚刚好。但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机身势必也会跟着做得很大,而且电力消耗也会增加不少。
  在2009年,虽然已经有多家厂商参与到触摸屏幕数码相机的开发上,但从实际产品来看,索尼和三星的产品感觉更成熟些,尼康和佳能这两个老牌厂商却走得有些犹豫,这种突破性的操控方式将他们长久以来打造的以按钮功能键定义和菜单方式打造的操控完全推翻,显然这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的。而诸如三星之类的厂商,由于在触屏手机等方面拥有长期积累的经验,研发速度和成熟程度都领先很多。
  
  便携长焦进一步得以巩固
  
  在超薄机身上安装10倍的变焦镜头,这是2009年众多数码相机厂商们做的事。从效果来看,虽然较轻的机身可能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大变焦带来的乐趣还是非常多的。在提供高倍变焦的同时,这类相机通常也提供了广角功能,可拍摄的题材非常丰富,远近都可应付,长焦还能带来一些虚化效果,拍摄微距也不错。此外,今年数码相机的标配镜头变焦倍数已经升级到了4倍,5倍、7倍变焦镜头的相机成为主流,由此也可看出厂商在镜头的望远方面已经达成共识,相信这一趋势会在2010年得以成为便携数码相机的主流配置。
  望远镜头带来的好处是明显而直观的,尤其是那些喜欢街拍或者偷拍的人,拥有10倍光学变焦镜头可以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如果你很看重高倍变焦,那么20倍以上镜头的相机也似乎是2009年的一大亮点,不过 个人觉得这类相机个头还是太大了,并不方便携带,镜头全部伸出时也有点儿吓人。
  
  镜头规格的回归
  
  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一件事情,相信它也是摄影的本质之一。实际上,早在2002年的时候,当时的数码相机最强调的就是镜头,当时很多的旗舰机都以配备了优质的镜头为卖点,我们在很多相机上面看到了诸如F1.8、F2.0的超大光圈和明亮的镜头,不过近几年的相机却不同了,厂商宣传的重点也转移到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引擎上面,镜头指标提及的已经越来越少了。个人估计,成本压力直接导致了镜头品质的缩水,产品的大众化也使得这个专业人员才会关注的指标被模糊,毕竟像素之类的看起来很直观,至于镜头,给一个几倍变焦就足够了,初次使用相机的人有几个会知道最大光圈有啥用。很高兴今年已经看到有厂商再次开始关注镜头指标,今年我们已经看到有大光圈的镜头出现,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今年的数码相机镜头提供广角能力已经快成为标配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数码相机加入该项功能,它有可能在未来的时间里成为便携数码相机的标配功能。之所以大家一直看好广角功能,我觉得主要原因是随着相机的大众化,出行的人越来越多,拍摄大场景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广角功能的需求不断上升导致厂商增加了开发兴趣。
  
  无线功能会流行起来吗?
  
  这真是一个疑问,虽然我是很希望能看到无线功能能在数码相机身上发扬光大,但是目前来看较弱的功能和较慢的速度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也可以说,2009年的两款提供无线功能的数码相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试验性产品,它们体现得更多是相机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而不是一定会马上流行起来的新技术。说实话,个人觉得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大众化,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产品会越来越多,提供无线分享功能肯定是未来数码相机的一大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2010年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趋势的到来。
  相反,GPS图像定位功能的加入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它可以把你的拍摄地址以经纬度坐标方式保存到拍摄图片中,现在有些网站是支持这个数据调用的,你上传的照片拍摄地址可以直接被识别出来。这的确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功能,个人也很看好,实际上厂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独立供相机使用的GPS外置模块,但并没有普及起来,我觉得未来该项技术会日趋成熟,并成为相机的标准配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纸质文档的数字化管理是行政办公及各类柜台业务的发展趋势。在金融、教育及消费等领域,平板扫描仪和高拍仪等是常见的图像扫描设备,该类设备成本较高且占用办公面积较大。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具有成像焦距短、结构紧凑和成本较低等优势,适合用于采集纸质文档和纺织品等物体的表面图像。CIS图像扫描系统可集成于打印机和登折机等设备中,为该类设备增加图像扫描功能,从而降低办公设备的总体成本和体积。然而,现有CIS图像扫描系统通过打印机等设备将原始图像数据中转至个人电脑,由于打印机等设备搭载的处
在机场和火车站等场所,利用人证核验系统可以对证件与持证人的身份一致性进行核验,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能化人证核验系统可以提升核验的效率与可靠性。在智能化人证核验系统中,图像内的复杂背景会干扰证件区域的准确定位,影响证件信息的自动识读;此外,现有的人脸验证算法不能同时兼容各类证件中不同分辨率的人脸图像。本文对人证核验系统中的证件区域定位及多分辨率人脸验证问题开展研究,并设计和实现了一套人证核验系统。
  首先,针对复杂背景下的证件区域定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与Canny算子的证件定位方
诺基亚X6采用了主频为433MHz的处理器,搭载最新的S60第五版操作系统配备了3.2英寸1600万色360×640分辨率的触摸屏幕,提供了16:9的宽屏显示效果。在用户界面方面X6优化了用户的图片,视频和浏览体验,在主屏可以添加20位朋友或者Facebook等虚拟社区。该手机在音乐功能上也有出色的表现,32GB大容量存储能够持续播放35个小时的音乐。此外,500万像素的“卡尔·蔡司”自动对焦摄头
期刊
预印刷的产品包装薄膜上没有产品的具体生产信息,因此在产品包装生产线上还需要喷码,喷印的标识包括生产日期、生产地、生产厂商等。由于人为因素或者设备异常情况的影响,喷码可能存在印漏、印错等质量问题,影响产品合格率。传统喷码缺陷检测以人工检测为主,准确率受主观因素影响,且带来很高的用工成本。随着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机器视觉方法实现智能质检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研究喷码缺陷视觉检测关键技术,并完成视觉检测软件系统的研发,主要工作包括:
  第一,针对包装预印刷文本和图案干扰图像配准的问题,提出
旅行证件是各国公民在境外的重要身份凭证,常用的旅行证件包括护照、通行证、身份证等。随着国际往来的日益频繁,对旅行证件表面的文字信息进行高效自动化识别成为边境通关的迫切需要。尽管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关于文本检测与识别的研究成果,但旅行证件底纹复杂、文本尺度不一与语言多样的特点使得现有的算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旅行证件图像的文本检测与识别算法。
  针对旅行证件语言多样、文本尺度不一、底纹背景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多重注意力特征金字塔网络的文本检测算法。通过融合多尺度特征图,提高
为顺应大屏幕时代的需求,明基推出了PQ、SQ两大系列大尺寸全高清液晶电视新品,其中52英寸的全高清液晶电视PQ5231,集真色彩、真节能、真对比、真高清、真倍频五大特色于一身,为你轻松呈现非凡的大视界。  独特的艺术设计    PQ5231为明基数字时尚设计团队一大倾情力作,硕大的机身采用了全黑的色调,以一条细长的红线做一点缀,打破了颜色的单调。设计师特别在PQ5231电视下方采用了波浪型交错的视
期刊
LG在时下风行的触控手机领域可谓兢兢业业,不仅推出了高端时尚的BL40、技术领先的GD900e透明手机多媒体功能强大的GC900e,同时在中低端产品上也推出了Cookie(曲奇)这样时尚经典的触控手机产品。而现在又一款针对年轻用户的触控手机——Min Cookie再次推出这款手机不仅继承了Cookie的经典元素更是将更多的快乐带给了用户。  与Cookie相比,Mini Cookie毫无疑问是前作
期刊
智领MT710是摩托罗拉在华发布的首款基于最新的OPhone OS平台的3G智能手机,它拥有抢眼的3.7英寸超大FWVGA触摸彩屏,特有横屏支架设计,融合CMMB手机电视功能特有即时录放功能确保不错过任何精彩瞬间。智领MT710采用中国移动高速的TD-SCDMA网络,以及WAPI/WIFI,能滑动全屏浏览横纵屏自动适配,智领MT710极大地提高了互联网的浏览体验。智领MT710的视频通话功能让通话
期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识别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图像识别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细粒度图像识别旨在对同一大类中的多个子类别进行更细致地识别与分类。由于不同子类别具有较大的类内差异和较小的类间差异,区分多个子类别通常需要专家级的领域知识,目前的方法主要采用特征编码技术来学习细粒度物体的判别性属性。然而当前的特征编码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较高,缺乏可解释性以及难以有效利用神经网络中不同卷积特征间的互补信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新的特征编码算法,降低了网络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并利用不同卷积特
参考价格2199元  当各大品牌的液晶显示器在性能指标都不分上下的时候,那就只有拼工业设计了。一台外观漂亮的显示器,能美化人们工作的空间,使人工作的心情变得更加舒爽,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我们收到了华硕最新的液晶显示器MS246H,它是华硕最新的MS系列显示器里最大的一款,屏幕达到了24英寸,在性能指标上与同级别的家用显示器不相上下,但是外观却独树一帜,相当漂亮!  MS246H漂亮的外观让人惊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