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反手拧拉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6年张继科的三场比赛视频进行分析。结果证明反手拧拉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接发球技术,也是一项化被动为主动的进攻技术。现代乒乓球主要以“积极上手、争取主动”为主题思想,反手拧拉在处理台内球时,可以忽略球的各种旋转,将球抢拉起来,发挥抢攻的作用。
  关键词乒乓球张继科反手拧拉
  一、前言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随着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地位的提高,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和战术上不断地创新。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2016年科威特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张继科VS马龙、吉隆坡乒乓球世锦赛张继科VS张宇镇和2016年亚洲杯半决赛张继科VS黄镇廷的比赛视频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中国体育资讯网等,查阅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书籍。
  2.录像观察法
  对相关的比赛视频进行多次观看分析,对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3.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精细准确的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1.张继科VS马龙的比赛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在对阵马龙的比赛中张继科每一局反手拧拉的次数都较多,并且成功率也较高。在第一局时,张继科刚上场就连续失误,虽然拧拉成功率挺高,但得分很低,使得对方压制4分的分差,在后来张继科调整好状态,在9:9时突然发力取得第一局的胜利。并且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成功率虽然挺高,但是得分比较少,主要原因还是在后续的进攻失误。在后面的比赛中张继科调整后,总是抢先上手,利用反手拧拉技术提前主动,落点靠近对方反手,是对方不能发力,再由正手进攻得分。在后两局中,张继科很好的展现了他的拧拉得分能力,对取得整场比赛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张继科VS张宇镇的比赛结果
  由表2可知,在对阵张宇镇的第1局比赛中张继科的状态不是很好,拧拉次数较多,但成功率和得分率都偏低。在第2局中张继科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在接发球阶段和发球阶段直接运用拧拉抢攻,很快扳平总比分。第4局时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次数是最多的,共拧拉12次,并且成功8次。
  3.张继科VS黄镇廷的比赛结果
  张继科在对阵黄镇廷的比賽中,他的反手拧拉次数很多,并且成功率很高,得分率也非常高,四局比赛都是在压倒性的优势下拿下的,也反映出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技术的熟练。
  (二)分析
  1.张继科反手拧拉在发球抢攻阶段的应用
  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技术在发球抢攻阶段的使用次数是很多的。而且他在反手拧拉直接得分也有9次,这对他获得比赛胜利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表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反手拧拉主要集中在第1板,说明反手拧拉这项技术的抢攻作用是毋容置疑的。
  2.张继科反手拧拉在接发球抢攻阶段的应用
  张继科在接发球阶段反手拧拉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同时在表中也可以看出,反手拧拉在接发球上的直接得分比较少,但对比赛胜利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表中还可以看出,他的反手拧拉也是主要集中在第1板,这也证明了反手拧拉是非常实用于抢攻战术的。
  3.张继科反手拧拉在相持阶段的应用
  张继科在比赛中相持阶段拧拉次数不多表明反手拧拉技术本身也是非常适合抢攻的一项技术,并且相比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的出现次数更多,这说明反手拧拉技术在接发球的比重中占据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张继科反手拧拉技术非常高的上手率,利用拧拉球的旋转和落点来限制对方,给自己创造后续进攻的机会。反手拧拉主要是针对台内下旋和侧下旋短球,利用反手的手腕灵活,拧拉起来球,发挥抢攻的作用。
  (二)建议
  1.树立抢攻为主的思想
  在现代的乒乓球比赛中,抢攻战术是比较先进的一项战术,所以很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在抢攻技术上研究和创新。
  2.强化抢攻质量
  乒乓球虽然运动范围较小,但步法确是不能缺少。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应加强脚下的移动,提高上手率。
  3.建立多样进攻意识
  反手拧拉只是一个抢攻技术,还需要其他技术的配合才能致胜。所以在训练中应该多进行这样的配合联系,才能保证连续进攻。
  参考文献:
  [1]尹明坤.51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张继科的技战术特征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2.
  [2]黄海城,赖佳新.横板选手的反手台内拧拉[J].乒乓世界.2012(2):102-103.
  [3]翟洪军,李振彪,赵卫滨.张继科右2/3台反手侧拧接发球技术效果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78-82.
  [4]张继科.超强的反手台内进攻技术特辑[J].乒乓世界.2010(4):99-106.
  [5]刘国梁.慢进则退,男队的生存法则[J].乒乓世界.2010(4).
  [6]江小燕,赵坤.关于张继科反手拧拉技术在接发球中的应用价值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0(22):246-247.
  [7]赵喜迎,刘永立.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单打比赛发球轮和接发球轮的战术运用特征分析[J].训练与竞赛.2010(3):11-13.
  [8]郑海波.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张继科接发球技术的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6):64-67.
  [9]王雪峰,张良西,汪一帆.对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24-25.
  [10]常铂.浅谈乒乓球中接发球技术的重要性[J].教育艺术.2009(6):62-6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体育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田径课的学习中出现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提高田径技术课教学安全、减少教学事故、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田径课 运动损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旧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当前生活质量的需求,无法适应经济市场发展的趋势,城市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对旧城进行更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2  摘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与体魄,才有充沛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人生的伟大目标。体育运动是人们锻炼身体的一种有效途径,倍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然而,并不是通过所有的体育运动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有效的发挥人体中各项组织的功能,避免
中图分类号:G831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影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技术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概述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的技术要领、动作规格以及啦啦操基本手臂动作易犯错误,为我国啦啦操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关键词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技术特征  以啦啦操的32个基本手位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网球运动是现代运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于西方。近代以来,随着多元文化传承交往不断推进,网球运动在我国有着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整个运动在推进过程中,缺乏对康复意识的有效重视,从而限制了该运动推广与普及的效果。本文从我国网球运动项目开展状况及限制因素分析入手,结合当前我国网球运动康复与健康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与社会更注重学生能力与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各界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当前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故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以发掘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是体育教师的目标,本文探究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