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这样迎接二孩更科学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该怎样迎接二孩的到来?是随遇而安,还是一定要准备充分?相信很多妈妈都会选择后者。那么,如何才能准备充分呢?
  当你被朋友圈中各种晒家中两个宝宝“相爱相杀”的小视频萌化了心的时候,你有没有萌生给自己的宝宝也添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冲动?当周围很多朋友都成为二孩妈妈或爸爸的时候,你有没有一边计划着加入他们的行列,一边又担心二孩的到来将对身体、生活等各方面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别慌,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二孩时代我们该如何更科学地迎接二孩到来。
  调整好全家人的心态最重要
  夫妻双方的心理准备
  有研究显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生育两个子女会增加家庭幸福感,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这当然是要根据家庭情况因人而异。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迎接二孩的来临,也许会给这样的家庭带来更多的矛盾和痛苦,甚至对家庭生活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在二孩来临前,夫妻双方做好心理准备还是很重要的。
  ● 首先,夫妻双方对待“二孩来临”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
  生儿育女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家庭新成员的到来更意味着对家庭结构和生活模式的调整与改变,因此,在是否要二孩的事情上,夫妻双方要意见统一,这样在迎接后期怀孕、分娩、育儿的一系列问题上,才能同舟共济、相濡以沫,让孩子真正成为夫妻双方的“黏合剂”。
  ● 其次,应考虑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家庭育儿成本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会有不同,夫妻双方在二孩来临前,应根据当地的生活情况对二孩的花销有所规划。当然,这个花销不仅仅包括迎接二孩涉及的怀孕、分娩时的医疗等相关费用,更多的是要对二孩来临后家庭的衣食住行、育儿计划等进行规划,包括由谁带宝宝,会不会产生额外的花销,以及后期的教育经费如何规划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这些规划或计划并不是要求家庭一定要储备了二孩成长的全部费用才可以要二孩。而是要求夫妻双方考虑到以上问题,对后期生活有所预期,有相应的规划措施,所谓有备无患。
  ● 再次,夫妻双方应做好共同照顾宝宝的心理准备。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照顾新生儿,更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体力,甚至要牺牲大量的睡眠。夫妻双方应做好心理准备,并有一定的规划。如果准备由妈妈辞职在家照顾宝宝,妈妈应考虑好能不能接受这个决定,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否支持这个决定,以及妈妈会不会后悔,等等。
  大宝的心理准备
  二宝驾到,家庭的变动不仅仅会对夫妻双方产生影响,对于大宝的影响更为直接。而大宝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到二宝的情绪,甚至性格。也就是说对于大宝的良好的心理建设和准备,对两个宝宝后期的相处及成长至关重要。
  很多大宝对即将到来的二宝有排斥心理,多是出于缺乏安全感,感觉属于自己的爱或者东西要被二宝抢走了。大宝可能会直接表达出不希望有弟弟(或妹妹),也有可能出現易哭闹、故意做错事、变得安静内向等表现,此时,父母的爱和沟通就变得更加重要。
  大宝的心理准备应从父母计划要二孩时就开始。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宝不同意就绝对不能要二孩。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教育及引导,而接受弟弟妹妹的到来其实正是教会大宝懂得爱的一个良好契机。在这件事情上,单纯说教可能是无效而笨拙的教育方式。父母应该多陪伴大宝,多与大宝沟通,在了解了大宝的顾虑之后加以引导。但不要以为这件事可以一次解决,沟通和引导应从孕前开始持续整个孕期,让大宝深入地参与到家庭迎接二宝的全过程中,为兄弟姐妹今后的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二宝驾到以后,父母应给予大宝更多的爱、关注与陪伴,避免大宝产生失落情绪或被抛弃的感受。
  科学备孕,你需要做这些准备
  孕前检查依然很有必要
  尽管曾经顺利分娩过一个宝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夫妻双方可能会面临身体上的各种新问题。在日常门诊中,常有怀二宝的孕妈妈说:“我怀老大的时候很顺利,怎么这次有这么多问题?”
  是的,怀第一个宝宝顺利,并不意味着怀第二个宝宝也顺利。所以,计划怀孕前应进行孕前检查:对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指导,有利于减少或消除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尤其是那些有过不良孕产史或出生缺陷史的孕妈妈,必要时应在孕前进行遗传方面的详细咨询。
  生育间隔时间也有科学安排
  很多想要二孩的妈妈都想着尽快生二宝,认为年龄间隔不大有利于两个宝宝的共同成长与相互陪伴。但生完大宝后,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要二宝合适呢?
  顺产妈妈一年后可以计划要二孩
  顺产后再要二孩的时间间隔是至少一年,这是综合考虑了妈妈的产后恢复以及大宝的哺乳等问题,因此建议顺产妈妈一年后再开始怀孕。在怀二孩前建议妈妈采用物理方法避孕,比如避孕套,因为即使妈妈没有恢复月经也有可能有排卵情况的发生,需要进行避孕。
  剖宫产妈妈术后一年半再开始怀二孩
  对于头胎是剖宫产的妈妈来说,子宫切口愈合到良好的状态通常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当然,这个过程是渐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逐渐好转,受损的子宫内膜也能在这段时间得到比较好的修复。因此,推荐剖宫产妈妈术后一年半再开始怀孕,这样的话,两次分娩的间隔时间长达2年以上,切口承受能力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可以减少子宫破裂等风险。
  其他注意事项
  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计划怀孕前至少戒烟2~3个月,最好能戒烟半年以上,减少体内残留有害物质对妊娠的影响。
  保持规律的、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均衡饮食。
  适当运动,适当减重。孕前减重有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补充叶酸。对于没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应从至少孕前3个月开始口服叶酸每天0.4~0.8毫克。但是有过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生育史的高危人群,需要将口服叶酸的量增加到每天5毫克,从至少孕期1个月开始服用。对于曾经有过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肢体缺陷、泌尿系统缺陷等出生缺陷生育史,或者有上述疾病家族史的女性,及患有糖尿病、肥胖、癫痫等疾病,正在服用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的药物(如卡马西平、二甲双胍、苯妥英钠等)的女性,应从至少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每日0.8~1毫克。以上叶酸补充均需补充到至少妊娠满3个月,必要时可服用整个孕期。
  提醒:高龄女性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高龄女性指年龄≥35岁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的生殖器官及卵细胞均会逐渐衰老,且抽烟、酗酒、接触有害物质、多次流产等因素,还会对它们造成进一步损害,加速它们的衰老。
  生殖器官的衰老会使妊娠的难度增加,而卵细胞的衰老除了增加受孕难度外,妊娠后自然流产及胎儿畸形等风险亦增加。因此,对于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家庭,最好在孕妈妈35岁前生育二孩。如果没能在35岁前,也要在自己相对年轻的时候,尽量不要拖到40岁以后。
  高龄夫妻最好在孕前进行优生咨询,孕后定期产前保健,以保证孕妈妈及宝宝的双重安全。
  难题:意外怀孕
  是否可以要?
  如果没达到上述的时间间隔,妈妈意外怀孕了,也不要惊慌,应尽早去专业门诊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您上次分娩时的情况、受精卵着床部位以及年龄等综合考虑给出是否能保留胎儿的建议。一旦决定继续妊娠,应做好孕期保健及相应的排畸检查。
  关于科学迎接二孩的问与答
  为了全心照顾大宝,我一直采取口服避孕药的措施避孕,如今大宝已经上幼儿园了,我们也开始计划要二宝了,请问停药多久后可以怀孕?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激素含量较低,停药后即可怀孕,不会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长效口服避孕药建议停药6个月再怀孕比较安全。皮下埋植剂型、阴道药环、含药的宫内节育器取出后,应在来2~3次正常月经后再考虑怀孕。遇到对自己所服避孕药物不甚清楚的情况,最好携带药物说明书咨询专业医生。
其他文献
婆媳关系是否好,会直接影响到隔代养育生活的幸福度。令人羡慕的婆媳关系是怎么养成的?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启发。  每次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人们谈論婆媳关系,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吐槽或抱怨,似乎婆媳不好相处已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尤其每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婆媳,但这在我家似乎是个例外。  不得不说,我婆婆真的特别难得,她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婆婆,没有之一:帮我们带孩子、做家务几乎完全任劳任怨;在吃喝拉
合作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最基本能力。  而合作能力的训练,在二孩家庭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父母不要把兩个孩子的争执看成是多么严重的事,  这正好是训练他们合作能力的契机。  儿子渐渐长大,不再是任姐姐“宰割”的小屁孩,开始和姐姐“抗衡”了。我又从开始的对弟弟的心疼,变成了对姐姐的心疼。  故事笔记  今天带女儿和儿子来隔壁小区的儿童游乐区玩。这里有许多适合孩子玩的设施,比如滑梯、旋转木马。刚开始
婴儿期的宝宝不都是白白胖胖的吗?为什么自己的宝宝看起来那么瘦,找不到一点儿胖嘟嘟的感觉,是喂得不好,还是宝宝生病了?  三岁前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宝宝过瘦,会影响到身体发育,甚至出现发育迟缓等表现,这也是家长担心自己的宝宝过瘦的主要原因。只是在这之前,要先弄清楚宝宝是真的瘦还是家长以为的瘦。  真瘦还是看上去瘦?  瘦宝宝是指宝宝的体重低于该年龄段正常的体重范围,并不是说宝宝看上去有点偏
我怀孕2个月,因为先兆流产,出血,这期间做了好几次B超。B超是不是做得太多了,会导致胎儿畸形吗?  B超的发明以及在产科临床的应用,为优生优育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已有数十年的使用经验。超声检查在产科临床应用之初,不但孕妈妈担心这种检查是否会伤害到胎儿,医生也十分担心。在超声仪器应用临床之前曾进行过动物实验,实验的结果未发现超声检查有致畸作用,而B超在临床应用的数十年来,也未见其不良影响的报告。  
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这个复杂体系的简单解法就是发掘孩子内在的成长力和生命力。父母要做园丁,而不是工匠,只要尊重儿童生命体本身的成长规律,给予适度的浇灌和滋养,就会收获鲜花满园。  说到陪伴,樊登认为,首先要明确的一个观念是:父母与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主体,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真正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把尊重孩子挂在嘴边,而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做到真正的尊重。  独立主体之
国庆节的时候,·育朵课堂推出  “宝贝,你和祖国同框的样子真美”照片征集活动,我们收到了很多温馨而有力量的照片故事。  孩子们的感情总是最纯粹的,孩子们清澈又真挚的眼神,仿佛照进我们心里的一束光。  来看看这些拍摄于国庆期间的图片故事,你一定能从中找到打动你的那一个。  @小穗  “我在新机场为新中国庆祝生日”  国庆假期带小穗来到新建成的大兴国际机场参观,他看到五星红旗的摆台爱不释手,合影留念的
11月4日媒体报道,福建省将在全省各类企业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公决机制,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近一段时间以来,多省市和行业分别制定条例促进工资集体协商制的施行。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  工资集体协商遵循的原则主要有职工工资水平
受访专家|李正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在战场上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过敏也一样,要想帮助宝宝远离牛奶过敏,同样要做到知己知彼。  牛奶过敏的表现,你知道有哪些吗?  当意识到某样东西有危险时,大多数人的反应是离它远点儿。可如果你根本感觉不到这样东西是危险的,怎么可能想到要躲开它呢?如果你不知道宝宝的哪些表现是牛奶过敏,你自然也不会采取措施,不会带他去看医生,那他就会一直被过敏
我的主编在好几年前就一直在问我一个问题:“现在的父母,為什么还要读一本杂志?”是啊,在这个有着海量信息的时代,父母为什么要订一本杂志看呢?而我们这些办刊人,为什么还要每个月“吭哧吭哧”地约稿、写稿、编稿、审稿、设计,然后用价格不菲的纸张印刷出版一本杂志呢?要知道,一本纸质刊物的出版,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光是一期内容的选题论证,就要十几个人开上好几个小时的选题会。  这确是一个“刁钻”的问题,但也
姚颖老师近10年来致力于绘本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出版有《绘本阅读与表达》系列教材,并连续5年策划、举办全国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在2019年的研讨会现场,我们观摩了由老师带领学生以一本绘本,也就是图画书为载体进行的绘本课,看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真实的表现,感觉非常有趣——一本图画书居然能有如此大的能量,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欲;一本图画书居然也可以如此好玩,让孩子们整节课几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