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运行中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tr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社会救助制度的特殊性,道德风险在我国社会救助领域表现得极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政府、公职人员和需求主体三个层面,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健康运行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对症下药,积极推进制度设计科学化、救助体系协调化、救助主体和救助方式多元化,有效规避道德风险.
其他文献
《论语》中提到了很多隐士,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石门守门人、荷蒉者、伯夷、叔齐、柳下惠等.这些隐士大致可分为避世、避地、避人三个类型,孔子肯定和认同的是他们的“避”,不赞成的是他们“避”的方式.孔子采取“无可无不可”的避地、避人的隐逸方式,是与他以“道”为进退准则的隐逸观直接相关的.“道”包含多重意义,是“仁”,是“德”,是“义”,也是“礼”,简而言之,是一种伦理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维护的是以仁义礼智信等为基础的仁政王道思想.“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
根据曲阜“三孔景区”欧美游客儒家文化认知调查数据,大多数欧美游客对儒家文化已有基本了解,表明他们已具备传播儒家文化的能力,因此借助他们开展儒家文化传播极具可能性.此次调查数据还显示,大多数欧美游客认为儒家文化传播利于世界和平,基督教和西方家庭教育也不会对儒家文化在西方传播构成阻碍,而且欧美游客具有较高的儒家文化传播意愿,态度积极客观,证明借助欧美游客传播儒家文化具有可行性.儒家文化对外传播属国家战略,意义重大.曲阜“三孔景区”应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创新儒家文化对外传播方式,使欧美游客充分体验儒家文化
在中国古代,城隍信仰在苏州地方社会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自近代以来,苏州地方社会的行为主体对城隍信仰的态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政权对城隍信仰从利用到摒弃,士绅从奉行到保护,而民众始终坚守.受行为主体态度变化的影响,作为崇拜对象的城隍神,信仰群体从广泛逐渐转为狭窄.作为象征实体的城隍庙,亦从官民共享的空间转为民间独享的空间.
甲午战后,鲁西地区的传统暴力与民教冲突便有加剧的倾向,巨野教案后,民教冲突的矛盾更加凸显,大刀会和义和拳等民间组织相继兴起,逐渐发展成巨大的义和团运动.《叻报》在甲午后逐渐把关注度转向中国,对此后晚清政府发生的几乎所有重大政治事件都有着详细的报道.《叻报》对义和团的报道大致开始于1899年3、4月份,直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文章的关注点是在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完全爆发之前,对《叻报》关于义和团的报道从略有提及,到社论整体分析,再到完全占据报纸的中心焦点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试图呈现出一幅义和团
民国时期,江苏作为人文渊薮之地,女子职业教育在发展速度、规模以及质量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堪称“教育的时代性镜像”.无锡市立女子职业学校为江苏省女子职业教育的研究范例,本文试图从该校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学生管理、招生考试等领域探讨其办学特征,以期通过考察无锡市立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实践,丰富近代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的内涵,为全面提升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提供历史借鉴.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影视艺术必然会进入视觉文化机械复制狂飙突进的时代,在更深层次地解构文化的唯一性与经典性的同时,亦解构了文化艺术的精英属性.那么,融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发展会不会与传统美育观念隔离,视觉文化机械复制狂飙突进的发展会带来影视艺术美育观念怎样的改变,这些改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本文力求就这些问题展开认真细致的分析.
以迥异于魏收《魏书》的笔法和框架重新书写拓跋魏的国史,是隋初史官魏澹受诏编纂《后魏书》的缘起和目标.尽管《后魏书》在帝纪编列、史论设置等方面,较诸《魏书》确实多有不同,但两书对于同一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的记载或评论,绝不可能截然相反,《后魏书》也因此曾被用于弥补《魏书》之佚失.事实上,《后魏书》不但有助于补阙,而且该书以西魏为正统的政治立场、叙事结构及其史论设置原则又给《西魏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清末社会危机的加深导致教育变革势在必行,作为畿辅之地的直隶率先进行教育变革.近代中学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之延续、大学教育之开端,在洋务运动时期得以萌芽,戊戌维新时期得到重视,清末新政时期得以推行,从具有中学性质的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到北洋西学堂二等学堂再到五城中学堂、顺天中学堂,完全意义上的中学在直隶地区出现,清政府《钦定中学堂章程》与《奏定中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学教育体制不断完备.受时代局限,这一时期的中学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对于当时各省中学堂的创办及教育体系的完善有着示范作用,对当今相关教育也具有一定的
上海函授大学是国人创办最早的一所专门函授大学,在中国近代函授教育、远程教育发展历程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制于史料的束缚,学界对其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极其匮乏.1925年8月至1929年3月期间出版的《申报》对上海函授大学的办学历程留下了宝贵的记载,发掘、整理、公布并解读《申报》刊登的有关其办学历程的文献史料,有助于我们构建、再现和理解上海函授大学的办学历史图景,不仅能够指正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谬误,澄清历史事实,避免以讹传讹,而且为进一步研究近代上海函授大学提供了极其宝贵、不可或缺的史料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民族工作实践及理论发展的状况,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渊源、现实意义与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分析,借此探讨新时代民族工作现状以及如何行之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