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名菜——酸汤鱼
说到酸汤鱼,不能不提到酸汤。到贵州,不能不吃酸汤鱼。酸汤鱼源于贵州东南部,那里的苗族山寨逢年过节用它来款待贵宾。相传在远古的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酿制美酒,该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小伙子们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这个传说说明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最初的酸汤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的,后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制成。省外有些小餐馆也有用贵州的糟辣椒结合番茄、白醋、柠檬酸等做“酸汤”,是不正宗的。用酸汤烹制鱼肴,是贵州人最爱,苗族有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
贵州东南部长寿人颇多,且女子肌肤如玉,据说和吃酸汤鱼密不可分。当地有句顺口溜:“三天不吃酸,两腿打涝串”,就是用来赞美酸汤鱼的功效的。
选用原料:鲜草鱼1尾(约重750 g),酸西红柿200 g,红剁椒100 g,米酒、姜汁、精盐、葱油、葱花、香菜段各适量,酸米汤500 g。
制作方法:1. 鲜草鱼宰杀治净,切成厚约2 cm的块,用米酒、姜汁和精盐拌匀腌15 min,待用。
2. 将红剁椒、酸西红柿和酸米汤放到搅拌机里打碎成汁,倒出待用。
3. 坐锅点火,注入葱油烧热,下入木姜子炸至开花,倒入打好的红酸汤煮沸,用笊篱捞出渣料,再放入鱼块炖熟,倒在汤盆内,撒葱花和香菜即成。
成品特点:汤汁红亮,鱼肉滑嫩,酸辣够劲,十分开胃。
注:酸米汤制法:将淘米水煮开放凉,倒入坛子里密封15天即成。发酵期间千万别开盖,要不空气就会进到坛子里,淘米水就会变质。
酸西红柿制法:将500 g西红柿洗净,放到坛子里,加入50 g白酒和25 g精盐,拌匀后加盖密封15天即好。发酵期间也不能开盖,以免空气进到坛子里,使西红柿变质。
下厨心语:1. 草鱼有土腥味,必须加米酒等料腌渍。2. 木姜子是贵州有名的一种香料,是制作酸汤鱼必须用的调料,加入它以后,可使鱼肉的味道更加鲜美,还可以去除鱼肉的油腻,吃起来更加清爽。如果没有它,是做不出正宗的贵州酸汤鱼的。3. 酸汤的用料要控制好。一般以1份红剁椒、2份酸西红柿和5份酸米汤兑成。
四川名菜——水煮鱼
水煮鱼,是川菜中的一道名菜。只要是川菜馆无论大小,几乎都有这道菜,甚至一些街边小铺和食街排档也把它作为当家主菜。但要是提及这道菜的来历,就有三个不同的传说。有人说,水煮鱼的前身其实是出自重庆的火锅鱼,选用5 kg左右的肥鱼,片成巴掌大的鱼肉片,放入炼铁般烧得绯红的大铁锅里,旺火煮熟,热腾腾,红艳艳,盛入盆中上桌。一圈人围着这个大盆,吃完鱼再煮点青菜豆腐之类,吃了都说好。饭馆也积极引进,改用小锅、小鱼,名曰“水煮鱼”。
有人说,水煮鱼是一位川菜世家的厨师发明的。在1983年重庆地区举办的一次厨艺大赛上,这位厨师以创新法制作的“水煮肉片”,以色泽、品相、口味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大奖。这位获奖厨师用这道“大奖菜”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时,因为有客人不吃猪肉,便将“猪肉片”换成“鱼肉片”,而水煮法不变。就这样,第一盆水煮鱼诞生了。
还有人说,水煮鱼源自一则寓言故事。一天,鱼对水说:“我哭了,可是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里。”鱼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否则我将无法生存。”水说:“我不会放你走,否则我会很寂寞。”于是,为了这鱼水之情,人们发明了一道菜———水煮鱼。
不管怎么说,水煮鱼是越煮越火,光是水煮鱼的故乡——重庆市渝北区,就有1480家经营水煮鱼的餐馆,以至出现了水煮鱼一条街,出现了水煮鱼走遍全国的红红火火。以下介绍它的所用原料和制法。
选用原料:鲜草鱼1尾(约重1000 g),黄豆芽150 g,蒜瓣25 g,鸡蛋清2个,干辣椒节30 g,花椒10 g,生姜10 g,料酒15 g,香菜段、精盐、味精、白胡椒粉、干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1. 将草鱼宰杀治净,用刀沿鱼骨平着片下鱼肉,然后再将鱼肉斜刀片成厚约0.3 cm的鱼片,加入鸡蛋清、精盐、干淀粉和料酒抓匀上浆;蒜瓣拍散;生姜切片;黄豆芽择洗干净,用沸水烫3 min,捞出控水。
2. 坐锅点火,注色拉油烧至微微冒烟时,放花椒炸2 min后,续放干辣椒,改小火慢炸至变色后,用勺子舀出一半的油、花椒和辣椒备用。然后改大火,放入拍好的蒜瓣和姜片,出香味后,下鱼头和鱼骨翻炒两下,烹料酒,掺开水,调入精盐,待鱼头汤沸腾出味,将鱼片一片一片平放到滚汤中。待鱼片熟后,放入白胡椒粉和味精调味,关火。
3. 取一只大盆,放入汆好的黄豆芽垫底,然后将鱼片和汤水倒入盆中,最后将盛出的花椒、辣椒和热油淋上,撒香菜段即成。
成品特点:鱼肉烫嫩,麻辣鲜香,吊人胃口。
下厨心语:1. 鱼肉片水煮时,水要微开。水不开,鱼肉片上的淀粉会脱落,影响口感;水大开,鱼肉片变老,不鲜不嫩。2. 根据个人的口味投放花椒和辣椒。
说到酸汤鱼,不能不提到酸汤。到贵州,不能不吃酸汤鱼。酸汤鱼源于贵州东南部,那里的苗族山寨逢年过节用它来款待贵宾。相传在远古的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酿制美酒,该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小伙子们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这个传说说明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最初的酸汤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的,后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制成。省外有些小餐馆也有用贵州的糟辣椒结合番茄、白醋、柠檬酸等做“酸汤”,是不正宗的。用酸汤烹制鱼肴,是贵州人最爱,苗族有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
贵州东南部长寿人颇多,且女子肌肤如玉,据说和吃酸汤鱼密不可分。当地有句顺口溜:“三天不吃酸,两腿打涝串”,就是用来赞美酸汤鱼的功效的。
选用原料:鲜草鱼1尾(约重750 g),酸西红柿200 g,红剁椒100 g,米酒、姜汁、精盐、葱油、葱花、香菜段各适量,酸米汤500 g。
制作方法:1. 鲜草鱼宰杀治净,切成厚约2 cm的块,用米酒、姜汁和精盐拌匀腌15 min,待用。
2. 将红剁椒、酸西红柿和酸米汤放到搅拌机里打碎成汁,倒出待用。
3. 坐锅点火,注入葱油烧热,下入木姜子炸至开花,倒入打好的红酸汤煮沸,用笊篱捞出渣料,再放入鱼块炖熟,倒在汤盆内,撒葱花和香菜即成。
成品特点:汤汁红亮,鱼肉滑嫩,酸辣够劲,十分开胃。
注:酸米汤制法:将淘米水煮开放凉,倒入坛子里密封15天即成。发酵期间千万别开盖,要不空气就会进到坛子里,淘米水就会变质。
酸西红柿制法:将500 g西红柿洗净,放到坛子里,加入50 g白酒和25 g精盐,拌匀后加盖密封15天即好。发酵期间也不能开盖,以免空气进到坛子里,使西红柿变质。
下厨心语:1. 草鱼有土腥味,必须加米酒等料腌渍。2. 木姜子是贵州有名的一种香料,是制作酸汤鱼必须用的调料,加入它以后,可使鱼肉的味道更加鲜美,还可以去除鱼肉的油腻,吃起来更加清爽。如果没有它,是做不出正宗的贵州酸汤鱼的。3. 酸汤的用料要控制好。一般以1份红剁椒、2份酸西红柿和5份酸米汤兑成。
四川名菜——水煮鱼
水煮鱼,是川菜中的一道名菜。只要是川菜馆无论大小,几乎都有这道菜,甚至一些街边小铺和食街排档也把它作为当家主菜。但要是提及这道菜的来历,就有三个不同的传说。有人说,水煮鱼的前身其实是出自重庆的火锅鱼,选用5 kg左右的肥鱼,片成巴掌大的鱼肉片,放入炼铁般烧得绯红的大铁锅里,旺火煮熟,热腾腾,红艳艳,盛入盆中上桌。一圈人围着这个大盆,吃完鱼再煮点青菜豆腐之类,吃了都说好。饭馆也积极引进,改用小锅、小鱼,名曰“水煮鱼”。
有人说,水煮鱼是一位川菜世家的厨师发明的。在1983年重庆地区举办的一次厨艺大赛上,这位厨师以创新法制作的“水煮肉片”,以色泽、品相、口味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大奖。这位获奖厨师用这道“大奖菜”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时,因为有客人不吃猪肉,便将“猪肉片”换成“鱼肉片”,而水煮法不变。就这样,第一盆水煮鱼诞生了。
还有人说,水煮鱼源自一则寓言故事。一天,鱼对水说:“我哭了,可是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里。”鱼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否则我将无法生存。”水说:“我不会放你走,否则我会很寂寞。”于是,为了这鱼水之情,人们发明了一道菜———水煮鱼。
不管怎么说,水煮鱼是越煮越火,光是水煮鱼的故乡——重庆市渝北区,就有1480家经营水煮鱼的餐馆,以至出现了水煮鱼一条街,出现了水煮鱼走遍全国的红红火火。以下介绍它的所用原料和制法。
选用原料:鲜草鱼1尾(约重1000 g),黄豆芽150 g,蒜瓣25 g,鸡蛋清2个,干辣椒节30 g,花椒10 g,生姜10 g,料酒15 g,香菜段、精盐、味精、白胡椒粉、干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1. 将草鱼宰杀治净,用刀沿鱼骨平着片下鱼肉,然后再将鱼肉斜刀片成厚约0.3 cm的鱼片,加入鸡蛋清、精盐、干淀粉和料酒抓匀上浆;蒜瓣拍散;生姜切片;黄豆芽择洗干净,用沸水烫3 min,捞出控水。
2. 坐锅点火,注色拉油烧至微微冒烟时,放花椒炸2 min后,续放干辣椒,改小火慢炸至变色后,用勺子舀出一半的油、花椒和辣椒备用。然后改大火,放入拍好的蒜瓣和姜片,出香味后,下鱼头和鱼骨翻炒两下,烹料酒,掺开水,调入精盐,待鱼头汤沸腾出味,将鱼片一片一片平放到滚汤中。待鱼片熟后,放入白胡椒粉和味精调味,关火。
3. 取一只大盆,放入汆好的黄豆芽垫底,然后将鱼片和汤水倒入盆中,最后将盛出的花椒、辣椒和热油淋上,撒香菜段即成。
成品特点:鱼肉烫嫩,麻辣鲜香,吊人胃口。
下厨心语:1. 鱼肉片水煮时,水要微开。水不开,鱼肉片上的淀粉会脱落,影响口感;水大开,鱼肉片变老,不鲜不嫩。2. 根据个人的口味投放花椒和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