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AT1、VEGF水平与TNM分期的相关性

来源 :临床医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PTC患者7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癌组织中LAT1、VEGF表达情况,统计患者TNM分期情况,分析其PTC组织中LAT1、VEGF水平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70例患者TNM分期:Ⅰ期11例(15.71%),Ⅱ期31例(44.29%),Ⅲ期22例(31.43%),Ⅳ期6例(8.57%)。TNM分期的PTC组织中LAT1、VEGF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术后镇痛镇静方案不同将我院收治的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术后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镇静,观察组(58例)术后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给药6 h、12 h、24 h后,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均高于给药前,CPOT评分均低于给药前,且观察组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CPO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采用瑞芬太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运动能力、DAR、BSI、FA值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评分、VAS评分及DAR、BSI、FA值。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MA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及DAR、BS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DAR、BS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FA值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滤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及钙磷代谢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iPTH、P、C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