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运动能力及DAR、BSI、FA值的影响

来源 :临床医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运动能力、DAR、BSI、FA值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评分、VAS评分及DAR、BSI、FA值。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MA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及DAR、BS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DAR、BS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FA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格检查的80例儿童,检测其BMD,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维生素D营养情况下血清25-(OH)D水平与BMD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及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及BMD均高于女性儿童(P<0.05)。维生素D营养适宜儿童的BMD高于维生素D营养不足儿童(P<0.05),维生素D营养不足儿童的B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地佐辛对老年腹腔镜胆囊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腹腔镜胆囊术患者,按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氯胺酮复合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研究组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对比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苏醒时间及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POCD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用药后1 d、3 d,两组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肾功能以及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QSG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实验组的MQ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UA、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UA、BUN、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障碍Ⅰ级、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术后镇痛镇静方案不同将我院收治的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术后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镇静,观察组(58例)术后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给药6 h、12 h、24 h后,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均高于给药前,CPOT评分均低于给药前,且观察组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CPO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采用瑞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