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越秀区养正小学座落于广州市火车站附近,周边商圈林立,钟表城、鞋城、美博城、服装城等,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外来经商家庭或者小作坊、小商贩家庭。经商家庭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体验贴近生活的财经活动。小学生手中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如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融合财经素养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财经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养成良好的财经习惯,并形成一定的财经能力和品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2018年发布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提出了“五维三标”的教育标准,即“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的“五维”;“知识与事实”“获取方法与技能”“形成观念与态度”的“三标”,这是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2016年9月,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研究,通过德育融合、学科渗透、家校合作、社区联动、师资培训等形式,开展一系列的财经素养教育活动,培育了文雅品正少年。
德育活动:融合财经素养教育
财经素养教育不仅仅是金融教育、财商教育,更是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是生活教育、生涯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体验式的、全员式的德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向学生传授财经知识,培养公益之心、诚信之心、节律之心。
“合法赚钱”德育主题活动。通过体验式学习,了解合法赚钱的方法和途径,广泛开展讨论钱从哪里来。如少先队大队部开展“跳蚤市场”“红领巾义卖”等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合法赚钱的意识,体会赚钱的艰辛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合理消费”德育主题活动。学生们通过“今天我当家”“晒晒我的小帐本”“节约用水”“想要和需要”等主题活动,学习并了解合理消费的知识和方法,初步了解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的关系。学生们深入开展讨论合理消费的好处和盲目消费的不良后果。在合理消费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养成量入为出、预算购物等合理消费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计划性、严谨性。
2016年下半年开始,每学期一次的春秋游研学活动,是学生们实践财经素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学生们通过“合理购物,财商教育与春秋游同行”“理财有计划,快乐研学游”等主题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制订预算、自行购物、统计消费、对比价格、登记帐目等过程,让学生逐渐形成消费的计划性,培养他们合理消费的意识。
角色体验职业特点。形式多样的中隊主题活动,学生们学习了解不同职业创造的财富。通过开展“红领巾义卖”体验当营销人员、财务人员,体验名销售的乐趣;通过“今天我当家”“小小销售员”等活动,体验职业特点,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体验赚钱的艰辛。
学科教学:渗透财经素养教育
财经素养教育要取得成效,除了德育融合外,更重要的一个途径是学科渗透。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财经素养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数学课、道德与法制、科学课、综合实践课等,都是学生学习财经知识的重要阵地。
数学课:通过人教版教材内容教学与设计,探索融合策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人民币、了解商品价格、成本、利润等知识。
科学课:如《食物》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一天食物、营养均衡、食物包装和保存等知识。课题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把《食物》这一单元的学习与财经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了解食物的价格,如何买到价格合理又营养丰富的食物。于是,“今天我当家”这个主题学习活动就开展起来了。经过学习研究,学生们学会了不少有关食物的知识和价格,也掌握了不少对食物管理技能,更难得的是尝试当家一天,负责全家人的三餐安排。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增长了知识,也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实验教师为了让学生合理运用手中的零花钱,使学生从小具备一定的金融意识,以及基本的财富管理的能力,开展了《管好我们的小钱袋》主题研究,引导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由财商读本走向生动的金融生活的活教材,学生在家长的商铺里体验与顾客的交易过程。
家校合作:延伸财经素养教育
家长讲师团为学生们带来了36节不同主题的财经素养课,如《钱的来源》《各国的钱币》《如何管理零花钱》《职业与财富》《认识不同职业如何创造财富》等。其中,低年级《认识钱币》一课,最受学生欢迎。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有代表性钱币的资料和知识,讨论这些钱币的不同特点。接着,开展识别钱币的游戏活动,形成对钱币的基本认识。课堂中,家长、讲师们使用实物教学,比如,将各国珍藏货币以及古代货币带到课堂,让学生真实感受、观看、触摸,更直观认识到各国货币的不同及货币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社区联动:拓宽财经素养教育
学校与中国工商银行(下称工行)广园西路支行签订了共建“财商教育实践基地”单位,工行派出有资质的财经素养的教育教师来到学校授课。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课本、PPT讲解知识点,还结合学生兴趣播放有趣、易懂的相关金融知识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财经知识和概念。除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教师每节课会给学生带去有关生活的经济学的小知识,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工行实地参观,收集、整理有关银行的知识,了解银行的基本业务;认识和遵守银行信用规则;讨论银行的主要作用。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银行储蓄体验活动,增强对银行的认识。
专业成长:开展财经师资培训
财经素养教育能否在小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师资。学校非常重视师资的培训,包括校内教师、家长讲师团的培训等,让学校的财经素养教育教师队伍丰富且多元。如财经素养教育的全员培训、骨干教师的专题培训、家长培训等,让教师们认识到小学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到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多年的培训,学校财经素养师资团队均能承担起不同的课程教学。
2018年发布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提出了“五维三标”的教育标准,即“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的“五维”;“知识与事实”“获取方法与技能”“形成观念与态度”的“三标”,这是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2016年9月,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研究,通过德育融合、学科渗透、家校合作、社区联动、师资培训等形式,开展一系列的财经素养教育活动,培育了文雅品正少年。
德育活动:融合财经素养教育
财经素养教育不仅仅是金融教育、财商教育,更是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是生活教育、生涯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体验式的、全员式的德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向学生传授财经知识,培养公益之心、诚信之心、节律之心。
“合法赚钱”德育主题活动。通过体验式学习,了解合法赚钱的方法和途径,广泛开展讨论钱从哪里来。如少先队大队部开展“跳蚤市场”“红领巾义卖”等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合法赚钱的意识,体会赚钱的艰辛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合理消费”德育主题活动。学生们通过“今天我当家”“晒晒我的小帐本”“节约用水”“想要和需要”等主题活动,学习并了解合理消费的知识和方法,初步了解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的关系。学生们深入开展讨论合理消费的好处和盲目消费的不良后果。在合理消费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养成量入为出、预算购物等合理消费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计划性、严谨性。
2016年下半年开始,每学期一次的春秋游研学活动,是学生们实践财经素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学生们通过“合理购物,财商教育与春秋游同行”“理财有计划,快乐研学游”等主题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制订预算、自行购物、统计消费、对比价格、登记帐目等过程,让学生逐渐形成消费的计划性,培养他们合理消费的意识。
角色体验职业特点。形式多样的中隊主题活动,学生们学习了解不同职业创造的财富。通过开展“红领巾义卖”体验当营销人员、财务人员,体验名销售的乐趣;通过“今天我当家”“小小销售员”等活动,体验职业特点,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体验赚钱的艰辛。
学科教学:渗透财经素养教育
财经素养教育要取得成效,除了德育融合外,更重要的一个途径是学科渗透。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财经素养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数学课、道德与法制、科学课、综合实践课等,都是学生学习财经知识的重要阵地。
数学课:通过人教版教材内容教学与设计,探索融合策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人民币、了解商品价格、成本、利润等知识。
科学课:如《食物》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一天食物、营养均衡、食物包装和保存等知识。课题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把《食物》这一单元的学习与财经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了解食物的价格,如何买到价格合理又营养丰富的食物。于是,“今天我当家”这个主题学习活动就开展起来了。经过学习研究,学生们学会了不少有关食物的知识和价格,也掌握了不少对食物管理技能,更难得的是尝试当家一天,负责全家人的三餐安排。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增长了知识,也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实验教师为了让学生合理运用手中的零花钱,使学生从小具备一定的金融意识,以及基本的财富管理的能力,开展了《管好我们的小钱袋》主题研究,引导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由财商读本走向生动的金融生活的活教材,学生在家长的商铺里体验与顾客的交易过程。
家校合作:延伸财经素养教育
家长讲师团为学生们带来了36节不同主题的财经素养课,如《钱的来源》《各国的钱币》《如何管理零花钱》《职业与财富》《认识不同职业如何创造财富》等。其中,低年级《认识钱币》一课,最受学生欢迎。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有代表性钱币的资料和知识,讨论这些钱币的不同特点。接着,开展识别钱币的游戏活动,形成对钱币的基本认识。课堂中,家长、讲师们使用实物教学,比如,将各国珍藏货币以及古代货币带到课堂,让学生真实感受、观看、触摸,更直观认识到各国货币的不同及货币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社区联动:拓宽财经素养教育
学校与中国工商银行(下称工行)广园西路支行签订了共建“财商教育实践基地”单位,工行派出有资质的财经素养的教育教师来到学校授课。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课本、PPT讲解知识点,还结合学生兴趣播放有趣、易懂的相关金融知识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财经知识和概念。除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教师每节课会给学生带去有关生活的经济学的小知识,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工行实地参观,收集、整理有关银行的知识,了解银行的基本业务;认识和遵守银行信用规则;讨论银行的主要作用。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银行储蓄体验活动,增强对银行的认识。
专业成长:开展财经师资培训
财经素养教育能否在小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师资。学校非常重视师资的培训,包括校内教师、家长讲师团的培训等,让学校的财经素养教育教师队伍丰富且多元。如财经素养教育的全员培训、骨干教师的专题培训、家长培训等,让教师们认识到小学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到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多年的培训,学校财经素养师资团队均能承担起不同的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