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兼谈“诗言志”与“诗缘情”

来源 :咸宁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一千多年来,研究者不乏其人。其中以王嗣爽在《杜臆》中说的最中肯。他说:“上数章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往来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这真正触到了诗人创作的奥秘。 “非亲见不能作” 为什么《三吏》、《三别》“非亲见不能作”呢?因为它真实。“意翻空而易奇,言徽实而难巧。”把安史之乱给战地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真实地表现出来,比想落天外,梦笔生花要难。由于“诗缘情”的特征,诗人不能靠对生活细节的具体描写取
其他文献
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是目前研究脂肪相关疾病和脂肪沉积最常用细胞模型之一。本研究拟建立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方法。采用油红O染色法对诱
1940年7月,英吉利海峡上空爆发了“不列颠空战”,对英国来说这是一场与德国争夺制空权的战役,如果英国失败,德国将执行“海狮计划”踏上英伦三岛,并将盟国在欧洲最后的抵抗力量一
旗民生计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清代旗民社会生活的直接体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旗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二十
采用硫酸亚铁为还原剂,对掺加副产锰泥的硫酸锰母液进行还原浸出进而制得硫酸锰。通过分析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锰泥)∶m(硫酸亚铁)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出硫酸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