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驱动下的新闻采编:流程再造、角色转型与内容治理

来源 :中国编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ma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时代新闻业不断强化对时效性的追求,在自动化新闻生产中,传统采编人员对于“时间”的感知观念发生转变,搜集和整合信息的工作边界被重塑,旨在“训练”算法的“元作家”或“元记者”成为采编人员的新角色.文章探讨了自动化技术表现出的解放性力量,同时也指出采编分工的碎片化和采编人员对核心生产过程掌控的边缘化趋势值得警惕.自动化新闻并不意味着采编人员职业危机的全面到来,相反,在技术驱动的逻辑下,采编人员通过主体性重塑为自动化新闻在内容治理层面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现实方案.
其他文献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成熟催生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以UGC内容为主体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大量交互设计,在智能算法推荐体系的支撑下,使得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短视频平台的成熟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信息茧房、信息低劣与信息成瘾等社会问题.本文从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必然性出发,对平台的成长动因以及模式机制进行阐述,对短视频智能算法推荐的特性进行全方位分析,同时深入阐述智能算法推荐体系下短视频行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从新旧媒体融合的角度对解决
日本、朝鲜半岛(以下称“朝-韩”)、越南等地,历史上受中国影响而使用汉字,在汉字的传播过程中,传承和变异是主流,创新是补充.一般认为,日本、朝-韩特有的国字是仿照汉字结构而创造的汉字,且此前不为汉语字书、汉语文献所收载.然而,由于字书收字或有遗漏,汉语文献又很难穷尽,现有的日本国字中包含了大量非“和制汉字”(何华珍,2004:7);朝-韩国字数量虽然不多,但仍有个别来源存疑.兹以日本国字“(怡)”、朝-韩国字“(喖)”以及“(衣)”为例,讨论其来源及其在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传承、变异和创新.
期刊
新闻聚合平台的兴起为用户的信息消费提供了新的数字场域,在内容、形式、语态和主体等方面造就了数字新闻业的新形貌.本文认为新闻聚合平台是依靠媒介技术架构起来的数字信息中介,侧重为用户提供情境式的消费体验,并被赋予了开展公共讨论、凝聚社会共识的外部期待.从公共性的视角来看,目前新闻聚合平台面临新闻荒漠化、把关权力越轨和闭环发展等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应从“破圈”“确权”“生态化”三个层面着力,重现新闻聚合平台的“公地价值”,助力网络内容生态建设.
本文从语义演变中多义性的角度说明,以动态性为特征的方式义动词,逐步演变出结果义.不过,其内部成员在典型性上存在差异.从语法表现和概念结构来看,"送"的结果义至多还处于语用的阶段,"摔"的结果义比"送"明显,但还不能做动结式下字,其典型性又逊于"丢、走、跑".因此,表现出"送→摔→丢→走/跑"的渐进性序列.理论上看,不管是投射主义还是构式主义,在分析非宾格动词时均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跑"等动词之非宾格特性是语义演变所致.
新文科背景下,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着专业定位模糊,跨学科培养内适性困难,培养目标失焦、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困境.网络与新媒体一流专业建设具备充足的理论动能,体现为从“分科而治”到“学科互鉴”、从“科教分离”到“科教互融”、从“技道分驰”到“技道互补”的发展态势.网络与新媒体一流专业建设,需要学科交叉,突破传统学科范式;需要科教一体,全面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需要情技糅合,实施具有人文情怀的数字教育.
法庭论辩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案件事实,而部分事实的讨论却是通过反事实表达来进行.反事实表达涉及虚拟的、不对应的事实,如何在法庭论辩这一以事实差异为中心的场域发挥作用值得深入探讨.文章首先从反事实表达的结构入手,基于条件从句的事实性和主从句因果关联方式区分出四种不同类型的反事实表达:责任归因型、分离回声型、显性评价型和扩张表达型,每种类型的反事实表达都具有特定的论证功能.文章进一步提出,反事实表达的功能和修辞效果是"提供替代性方案",促使听众对比并评估现实场景;同时,在叙述元素增加、焦点场景突显以及可信度
作为出版行业的中心环节,图书编辑工作对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图书编辑只有养成对政治导向、出版规范、媒介素养、市场规律的高度敏感,才能进一步推动从传统出版到融合发展的产业变革,产出更多高水平的,原创性、前瞻性突出的出版物,更好地阐释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意义,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本文通过对短视频平台注意力市场的形成机制和价值共创机制的考察,指出算法是建构注意力市场的关键性力量,算法匹配注意力市场的资源、关系与能力,对注意力市场的资源进行大规模整合,进而匹配整个市场的供需.短视频平台在算法中介的作用下建立起产消合一的价值共创关系,在算法洞察机制下进行频繁交互,在算法模块管理下进行紧密的圈层互动,在算法自适应的助推下协同创新.算法成为建构短视频平台注意力市场的结构性力量,是短视频平台价值成长的关键.
建设性新闻理念和实践范式的兴起,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公众情绪疏导、社会共识凝聚和认同建构、公众情绪治理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参照与可能性.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紧迫性打破了生活日常,常常会生发群体焦虑和心理恐慌等公众情绪困境,继而可能诱发非理性舆论扩散,增加社会动荡风险.本文立足建设性新闻视域,从媒体角色功能转变的宏观层面、媒体与公众对话沟通平台构建的中观层面、媒体正面议题建构与生产的微观层面进行情绪治理实践,可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公众情绪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社交媒体的发展和社交阅读平台的兴起使得曾经相对私人化的阅读行为与阅读旨趣被呈现在开放性的公开环境中,个人阅读偏好与阅读痕迹变成可供他人观看的景观.数字阅读痕迹是阅读主体在数字阅读过程中主动留存或客观生成的反映个体阅读思考与认知、阅读动态与行为的符号和数据.作为个体阅读体悟的记录、群体互动交流的媒介和社会集体记忆的见证,数字阅读痕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对数字阅读痕迹的类型、意义与影响进行梳理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时代的阅读行为与阅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