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下的德育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abo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每一名教师都必须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每一项教育法规,团结每一名教职员工,努力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关键词] 新课改 德育教育 学生
  
  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把每名学生都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崇高而又神圣的职责。
  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做好学校的品德教育工作,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每一名教师都必须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每一项教育法规,团结每一名教职员工,努力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一、创建一支高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努力提升队伍的业务素质水平
  
  1.认清形式,提高认识
  面对新课改,新的教育形式,德育工作必须找准基点,以人为本,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让德育工作处于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整合学校一切德育力量,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载体,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有步骤,有计划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强化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规范教师行为,塑造教师本人的师德形象,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学习讨论教师的道德行为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师道德行为标准,作为教师的考核制度之一。另外,坚持正面引导,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挖掘先进教师的典型事例,引导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素养,努力使教师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学者形象,在学校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范形象,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每一名教师都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提高到师德师风的高度来认识,在严格抓学习、纪律、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大力提倡情感教育,防止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把骨干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来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工作需要同各方面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做到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学校要定期组织工作突出的班主任进行班主任工作讲座,提高班主任群体的工作交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学期确定几个专题,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提高班主任群体的道德修养。
  (3)构建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
  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和社会教育的力量。充分发挥班集体,团组织,学生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网络;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以学校为主导,开办家长学校,并指导好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探索并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育人网络和工作体制。
  
  二、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德育课程的开发,努力打造德育工作的新平台
  
  1.班主任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德育理念,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班主任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如对话、实践、体验、探究性学习方式,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有趣味性,有效性。要广泛开展实践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各种节假日、纪念日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加强法制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
  聘请校外的法制校长,定期为全校师生作专题法制报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会法制教育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将法制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校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特别要注意有针对性的个体心理疏导;诚信育人、诚信立人,要创造和谐的诚信环境,创造诚信校园,提高学生的诚信道德素养。
  3.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德育工作做到全员参与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改进德育课程的内容。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丰富德育课程教材。在班会课的师生交流中,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搭建德育教育的新平台,要做到德育工作多头并举
  学校要大胆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提高德育工作科学性。适应新课改新形势发展的新需求,切实转变观念,提升教育理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途径,要针对德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德育科研,研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不断转变工作方式,更新教育内容,为德育工作注入时代的活力与特色。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握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保证德育工作有序、渐进和科学。加强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鼓励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构建有完整心理要素的道德学习过程,让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生力量。
  三、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努力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1.积极组织各项活动,要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有效途径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丰富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并注重活动的生活性、寓教于乐和全员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打造活动精品。
  2.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道德素养。首先,要抓好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其次,要抓好全校其他年级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和年级要对各班实施常规情况随机检查。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学生成长跟踪记录检查的有效结合。努力建立起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估的机制。
  3.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班级为单位精心设计活动方案,通过主题班会、团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绿色学校和书香校园。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和活泼紧张的生活作风;不断塑造学校文化,打造校园精神,激励师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学校板报、画廊有专人负责,并要确保质量,校园广播要办出学校特色,为师生所喜爱的杂志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定期出版。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头戏,它在学校诸多工作中处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打造队伍,拓展渠道,搭建平台入手,创建一支优良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搭造一个崭新的德育平台,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为切入口,多措并举,努力完成学校的品德教育工作。如此一来,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效。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1999-01/2004-12共收治妊娠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11例,年龄18~40(平均29)岁. 急性发病,病前无慢性病史.原发病因:失血性休克4例(前置胎盘1例,胎盘早剥2例,异
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严谨的科学观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本文依据思想品德课的特质,从积极挖掘教材、重视情感教学、融合百家内容、着眼学生实
目的探讨金针菇多糖对衰老小鼠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金针菇多糖的抗衰老机制.方法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金针菇多糖(FVP)低
[摘要] 在新的形势下,情商教育和情商训练作为一项崭新的工作已经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我们应该在抓智商的同时积极地抓好情商的教育和训练,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中忽视情感教育的做法,把培养学生情感素质摆在素质发展的重要地位,并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去唤醒成功因素中沉睡的百分之七十。  [关键词] 中学生 情感教育 心理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伊利诺州
提升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学校行政管理的角度探讨了班主任岗位“缺位”的现状,提出相应改革措施,以提升班主任岗位吸引力,从而增强德育实
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预计未来15年内制造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将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随着市场的全球化、多样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振兴经济、提高
1 临床资料治疗组30(男18,女12)例;年龄3 mo~12岁,平均(2.6±2.3)岁;支气管肺炎17例,支原体肺炎3例,病毒性肺炎8例,其他类型肺炎2例;合并心力衰竭10例,呼吸衰竭8例. 对照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和谐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则是着眼长远,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考虑,它强调诸方面和谐、协调地全面发展,它关注个性的张场。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教师 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外,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
PBN讯 日前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埃及日前与3家外国公司签署了油气勘探协议。
二十一世纪,对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是一个充满生机、激情和幻变的年代,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快速和多变,带动并推进了元器件等电子基础产业的发展,因此,制胜的关键在于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