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两种话语体系的冲突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yuanzhuren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八年前,一个2岁的孩子都会数到15,不是他聪明,而是养成了一有哈马斯袭击警报,就得在15秒内跑到防空洞的习惯。战争伤害了我们的孩子。”这是来自以色列的故事,但也可以在加沙找到同样的例子
  
  1月6日,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和新闻官员柯楷仪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专访。此时,以军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持续了11天。
  就在两天前,记者也电话连线了巴勒斯坦驻华公使马哈茂德。
  两位以色列官员并不讳言以色列进攻加沙的立场,而这在巴勒斯坦驻华公使马哈茂德看来就是“战争和侵略”的借口。
  
  “以色列士兵有2人死亡,40多人受伤”
  
  中国新闻周刊:以军已经包围了加沙城,哈马斯的火箭弹并没有“哑掉”。以军打击重点在哪里?
  安泰毅:昨天,哈马斯又从加沙向以色列平民发射了30枚火箭弹。而以色列空军也进一步加强对哈马斯“秘密通道”的打击。哈马斯在加沙北部地区建立了通道系统,有两个作用:其一,从别的地方通过地道运进炸药、导弹等军火。其二,他们隐藏其中,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和火箭弹。比如,加沙到黎巴嫩、加沙到埃及的通道都很活跃。哈马斯由此得到先进的武器,增强了火力,他们的射程已经达到40公里。
  过去8年间,占以色列人口10%~15%的居民处于哈马斯的恐怖袭击阴影下。哈马斯的目标直指以色列南部平民。
  
  中国新闻周刊:以军发动地面进攻后不久,国防部长巴拉克发表全国电视讲话,称军事行动“不会轻松,也不会很快结束,必须达到目的”,怎么解读?加沙普通巴勒斯坦人的安全如何保证?
  安泰毅:1月3日晚,以军士兵从北部、南部、东部三面徒步进入加沙,行动非常缓慢。正因为要尽量减少对平民的伤害,我们才放慢进攻速度,也为此付出代价。但是哈马斯把炸药存在民房、医院、清真寺中,甚至有的清真寺已变成制造炸药的工厂了。
  以军在轰炸前打电话,告诉加沙居民有两个选择,一是把住在他们房子里生产弹药的人赶出去,另一个就是离开这些地方。但是他们可能没有做到。
  柯楷仪:截至目前,伤亡人员大多数是哈马斯武装人员。这是巴以政府两边和联合国估计的数字。在空袭中对平民造成了伤亡、伤害,我们表示遗憾。但据我们了解,哈马斯把弹药藏在民房中,把平民做人盾,对此,哈马斯要负责任。
  中国新闻周刊:去年6月19日,在埃及斡旋下,哈马斯、巴勒斯坦其他派别与以色列达成为期6个月的停火协议,而当时国际社会就不看好停火前景。
  安泰毅:2005年,以色列军队撤离了加沙地带,希望能给加沙带来新的希望和未来。但从那以后,哈马斯占领了加沙地带,他们忽视经济发展,给加沙带来恐怖活动。
  2008年12月,这个协议到期了,以色列希望能够继续这个协议,但哈马斯不愿继续谈下去。其实,即便在停火期间,也有500枚火箭弹落在了以色列南部,而且他们还加大了火箭弹射程。所以说,停火只是相对的。
  马哈茂德:谁破坏了停火协议?当然是以色列。因为哈马斯没有承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以色列签署的所有协议,以色列认为封锁政策会对哈马斯施加压力,使哈马斯改变它的政治态度,承认以色列。
  2008年11月,以色列借口说哈马斯正在加沙东边的一个区挖地下通道,就去轰炸那个地区,造成了不少人死亡。这是以色列第一次用飞机去轰炸加沙东边的一个区。停火协议2008年12月19日到期,但是从11月到12月19日的一个月内,以色列轰炸加沙造成30多人死亡。
  哈马斯认为以色列这种行动已经取消了停火协议,就开始还手,向以色列地区发射火箭弹。我们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一直反对哈马斯用这些火箭弹,因为这些火箭弹对于巴勒斯坦不利,相反对以色列有利。以色列就是借此跟全世界说,哈马斯才是恐怖组织。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哈马斯不断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信息,信息内容大多涉及巴方抵抗力量造成的以军伤亡人数、向以色列发射的火箭弹、甚至包括绑架以军士兵和击落以军直升机等等。
  柯楷仪:他们都在撒谎,我们正在按计划行动。军事行动已给哈马斯造成沉重打击,已有至少3名哈马斯高层领导人在空袭中身亡,其高层指挥系统受到破坏。
  中国新闻周刊:以方伤亡情况如何?
  安泰毅:现在,以色列士兵也有2人死亡,40多人受伤。
  中国新闻周刊:随着战事升级,国际社会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的担忧也日益加重。世界粮食计划署认为,加沙地带境况骇人听闻,食物、水、电等基本生活资料缺乏,而救援却受到阻碍?
  
  安泰毅: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情况现在很糟,因为军事需要,我们曾短暂关闭了一些通道。(安泰毅向记者展示了救援物资正在通过以色列关卡的照片)这些通道被哈马斯炸毁了,又来怪罪以色列。
  现在,以色列重开通道,我们和联合国下属的各个救援组织保持很好的合作,以色列提供的和国际救援组织的物资都在向加沙运送。但是哈马斯仍不断发射火箭弹,严重影响救援。
  马哈茂德:按照停火协议,以色列应该放开对加沙地带的所有封锁,然而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越来越严重,对加沙老百姓在食品、燃料、煤气、药品等方面的影响都特别大。封锁本身是一种战争,一种侵略。
  
  军事行动不会发展成全面战争
  
  中国新闻周刊:据英国媒体报道,哈马斯高级官员艾曼·塔哈1月5日称,哈马斯当天将派出代表团赴埃及首都开罗进行外交谈判。这是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以来哈马斯首次表态要参与谈判。各国也都在从中斡旋,而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却拒绝了国际社会提出的停火呼吁。
  安泰毅:以色列认真地听取国际社会的意见,但我们质疑“双方应停止军事行动”的说法,这等于把以色列与哈马斯放在同样位置,是不能接受的。而且,现在一旦停止进攻,给哈马斯以喘息之机,他们必然壮大力量,向以色列平民报复,我们要再重来一次吗?不,这一次就要彻底解决问题。
  我们感谢国际社会的理解,也希望国际社会明白。举个例子,七八年前,一个两岁的孩子都会数到15,不是他聪明,而是养成了一有哈马斯袭击警报,就得在15秒内跑到防空洞的习惯。现在他长大了,心智受到摧残,行为紊乱了。战争伤害了我们的孩子。
  中国新闻周刊:有分析家认为,“打击哈马斯的决定,也是政治家手中的一张牌” 。
  安泰毅:以色列行动没有什么“政治时机”。
  柯楷仪:哈马斯以为在选举期间,以色列整个政府系统不会做出果断反击的决定,他们如此算计是错误的。无论谁当领导人,都会采取军事行动,这是政府在正确时间做出的正确选择。
  马哈茂德:整个中东,包括有的西方国家也认为,这次行动是以色列早就计划好了的。现在以政府主要由两个党派组成,一个是奥尔默特领导的前进党,一个是巴拉克领导的工党。这两个党内部冲突分歧比较多。以色列要在2月10日大选,现在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反对党利库德占到了36席,那意味着前进党和工党没有希望组成新的政府。所以前两个月利库德集团就借哈马斯鼓动以色列老百姓,说现在政府没有任何保护老百姓的措施。在宣传方面,我们的能力没有以色列大,他们控制好多西方国家的媒体,说哈马斯天天发射火箭弹。所以这次袭击有以色列内政的因素。
  中国新闻周刊:军事行动什么时候收场呢?会演变成区域战争吗?
  安泰毅:我还无法告诉你军事行动结束的时间,我们必须要达到目的。但我坚信军事行动不会发展成全面战争。
  马哈茂德:我估计能引起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以军停止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屠杀是最关键的,这是第一步。然后再看看整个巴以问题怎么解决。
  中国新闻周刊: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和平前景吗?
  安泰毅:我希望巴以冲突是有限的,但结束冲突并不容易。
  我们的想法非常清晰,就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巴勒斯坦国。我们和巴勒斯坦温和派保持接触和对话,巴温和派也相信和平是唯一选择,但是哈马斯不同意,他们不支持我们这样的看法,他们不认可以色列这个国家。
  马哈茂德: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是在2002年贝鲁特阿拉伯峰会上通过的“阿拉伯和平倡议”。也许除了美国、以色列以外,全世界都认为这是最理想的和平计划。
其他文献
面对种种置疑,“最年轻”市长周森锋选择了沉默,将他一路提拔上来的组织部门也选择了沉默。    从“有背景”,到“打伞门”,再到“论文门”,一波接一波的置疑声,让周森锋这位“最年轻”的市长陷入无奈。    新市长深陷网络漩涡    6月21日下午,湖北宜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新一任人民政府市长。29岁的常務副市长周森锋全票当选。  “29岁市长”“全票当选”,这些信息像磁石一样
9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公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在“十一五”即将结束之际,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2011至2015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在继改革开放之后再次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为五中全会议预热的这次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
7月29日,这个夏天罕见的雨水终于开始从酝酿了一个上午的阴云中滴落,但稀稀落落的雨滴却没能给灼热的大地带来一丝清凉,更没能浇灭聚集在纽约曼哈顿下城富利广场的数百人的心火。他们被警用围栏分开各据一方,正在互相对骂,怒气冲天。  中年白人希赫(Ron Sheehy)站在盟友们中间,身着上书“支持亚利桑那”字样的T恤衫,用手指着对面大喊:“你们这些蠢货都被洗脑了,你们等着做非法移民的刀下鬼吧。”他脖子上
在“逃离北上广”成为网络流行语之时,早有一部分精英,在一线城市历练多年之后,主动选择“战略转移”,在二线城市中打理自己的人生。于他们,新城是重新安置生活与理想的居住地;于新城,这些移居者会带来更多附丽。人与城,在新的历史时间点,努力兑现着彼此的梦想    有一个沈阳姑娘,叫李晗静,刚失恋了,想逃离北京太多的触景生情,逃离这个需要她坐在星巴克发呆,给路人甲和路人乙设计对话以打发寂寞的莫大城市。  有
4月18日清晨,90岁的郭兴业比平时早起了1个多小时。“昨天一夜没睡好,”泪水在老人眼角闪光。  每年4月,有一群老人会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这里——未名湖畔的燕园,20多年来,已经成为传统。这里曾经是燕京大学的所在地,它消失在57年前,当年最后一届毕业的学生,今天也已是耄耋老人了。  今年是燕京大学建立90周年,燕京校友再次重聚。这是盛况空前的一次聚会,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同学聚会。  郭兴业是坐着轮椅来
公募基金高风险的一面正逐渐暴露。  2010年7月21日,公募基金二季度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国内652只公募基金在过去的三个月中,总计亏损超过3500亿元,除少数货币型和债券型公募基金获得正收益外,九成以上公募基金报亏。以亏损总额计,当属史上第三大单季亏损。  这意味着每个“基民”人均损失8700多元。公募基金是中国居民为数不多的财富投资渠道之一。据普华永道估算,2009年中国“基民”人数超过三千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跛足大使”,是无法与被大情势所推动的一种潮流进行赛跑的。有着精明才干的台湾外交官如沈剑虹者,也只能在中美建交这不可阻挡的大潮流中扮演一个尴尬角色;他所代表的台湾当局,也只能成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的一个现实旁注      1978年,北京时间12月16日上午,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报,上午10时将有“重要广播”。中国所有高等学校在同一时刻停课,“文革”后
来自中国零点公司“中国人精神生活調查”的数据, 85%的中国人有某些宗教信仰或宗教实践,只有15%的中国人是真正的无神论者。  这一观点在宗教研究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8月11日举行的《中国宗教报告2010年》论坛上,与会的专家都认为在过去的10年里,佛教、道教、基督教等中国五大制度化宗教的长足发展有目共睹。  改革开放30年来,信仰危机的阴影一直悬挂在中国人的头上。  “五四”以来的中国思想者曾
中国的抗灾能力,从时间轴来看,呈现出明显的橄榄形——在灾难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时刻,表现得很突出;但在灾前的预防和灾后的重建,能力相对弱小    西南五省大旱、玉树地震、多省洪灾、舟曲泥石流……2010年,在刚刚过去的8个月里,中国经历了太多不幸和苦难。据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3起,是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  “多难兴邦”,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之后,
“一个冷血、自私的凶手,一次失败的营救行动,令香港失去8条宝贵生命,造成了几个家庭难以弥补的创伤。”8月2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香港家书》中写道。  悲剧发生地,是马尼拉市中心的黎刹广场。黎刹广场是为纪念菲律宾国父荷西.黎刹而建造的,在菲律宾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  “这里总是安排了不少警力,轮班巡逻,有时还开进警用装甲车。”在菲律宾大学留学的李立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就是在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