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青光眼患者护理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青光眼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过程,对其中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精心的护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 青光眼 护理干预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眼压升高而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临床常表现为头痛、眼痛、视力下降、虹视等症状,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及不同种族,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是眼科的主要致盲疾病之一。其致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房水生成率、房水排出率、眼内容物的容积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引起眼压病理性升高[1]。
  不同类别、不同机制的青光眼可有不同的治疗手段,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应用药物降低眼压后施行手术,达到降低眼压、保存或维护视功能的目的[2]。但是青光眼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术后常有各种并发症发生,影响患者康复,因此,在术前和术后对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45例青光眼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同时在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相关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45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45~59岁,平均53.1岁;14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1例为慢性闭焦型青光眼。
  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青光眼的类型及症状,分别行小梁切除术8例、虹膜嵌顿术3例、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术34例手术治疗。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按内眼手术护理常规,术前应用抗生素类、糖皮质激素类眼液滴术眼以抑制结膜囊菌群。手术当日提前做好术眼结膜囊冲洗、泪道冲洗等。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体征是否正常,通过眼科裂隙灯详细检查双眼眼睑、结膜、角膜及泪道是否存在病变,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训练患者眼球运动功能,适应手术需要,方便术中配合。指导患者术中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不能忍受时告知医生暂停手术操作,休息几秒钟待平静后再继续施行手术。训练患者眼球向下转动以利术中配合,告知其在手术进行中头部、身体及双手不能乱动,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医生言语交流,待医生暂停操作允许后再稍事调整身体。
  2.1.2 心理护理。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前,由于担心手术不成功,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及焦虑心理,而紧张、激动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大,使前房角变得更加狭窄甚至关闭,致使房水循环更加不畅引起眼内压升高,还可能会伴随血压升高、心悸失眠、血糖波动等症状,不利于手术进行及术后复原。所以护士应在术前向患者介绍青光眼的疾病知识、手术过程、手术效果及注意事项,介绍相关手术成功病例,消除患者恐惧和担忧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2.2 术后护理
  2.2.1 临床常规护理
  患者术后送入病房休息,病房应保持安静,使患者能休息好、睡眠好。叮嘱患者术后卧床休息1~2天,少看电视和书报,减少用眼,以利眼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待医生检查眼内无出血后再下床走动,避免过量活动,以免牵动伤口引起出血。指导患者睡时可将枕头垫高,尽量避免巩膜静脉压增高,进一步引起眼压增高。
  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及记录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敷料、眼罩有无松脱移位,伤口有无渗血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通知医生。术后每天换药时注意观察患者眼膜是否水肿、前房深浅、瞳孔形态、眼压变化,特别注意滤过区状态,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2 用药护理
  (1)皮质类同醇激素:可减少睫状肌的充血、水肿,防止晶状体或玻璃体与睫状肌发生粘连。
  (2)降眼压药物: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30min内快速滴完,防止药液外渗,以免引起组织坏死。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情况。乙酰唑胺可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有利于晶状体-虹膜膈后移,但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及低钾血症。
  (3)l%阿托品滴眼液:可使睫状肌松弛。晶状体韧带紧张.缓解睫状环阻滞,使晶状体一虹膜膈后移,前房恢复,房角开放,眼压下降[3]。向患者解释用药目的,教会其正确按压泪囊区,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对服用碳酸苷酶抑制剂乙酰唑胺的患者应注意其副作用:大多都发生在治疗早期,包括感觉异常,特别是四肢麻木,听力障碍货耳鸣,故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但不要大量,以容易诱发眼压增高,如患者出现腰痛尿少,手足麻木,应停止用药物,严重的病例会出现血尿、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2.3 饮食护理
  青光眼患者在饮食上不需要特殊忌口,但要做到合理饮食。青光眼视力损伤多与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关,因此,青光眼患者的饮食应清淡。要避免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以利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结、便秘时因用力憋气排便引起眼压升高。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和咖啡。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进食不宜过饱,速度宜慢,这对稳定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益处。
  3 讨论
  对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文炳. 临床青光眼[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62-284
  [2]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5-445
  [3] 赵心忠,于迎春. 青光眼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193-19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57例,占比96.61%;对照组总满意例数为36例,占比61.01%。两组在总满意例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摘 要】 目的:探讨科学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围术期心理状态、术中的舒适度,术后满意度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必要的术前健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小儿肺炎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96例。按照数字表法将他们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临床统计和比较。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3.75%)和护理满意度(91.67%)均显著高于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干预组,皆为36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遵照本院护理规范与医嘱情况执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SCL-90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疼痛程度VAS评
【摘 要】 目的:研究肛门周围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肛门周围疾病术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6天、10天尿残留量和留置导管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
【摘 要】 目的: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15-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病房护理、用药指导等方面。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通过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挑选20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基础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评估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并发症者2例,占比2.0%,低于9.0%的对照组,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行综合手术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降低医疗费用、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
【摘 要】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诊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63例为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一次成功止血率及术后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摘 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脑卒中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的病人采用神经科普通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观察两组病人在接受治疗后的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和治疗
【摘 要】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2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62例为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