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2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62例为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行针对性护理,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心脏病 呼吸衰竭 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为肺组织结构及功能异常,造成肺部血管阻力与压力上升,进而引发右心室与心房扩张与肥大,常伴有呼吸衰竭。此疾病的特点为病程长、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等,它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了其生存质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结合针对性护理,以此保证临床疗效。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2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了12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患者,男64例,女60例,最小53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72.3±1.5)岁,平均病史(3.2±2.1)年,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5例、Ⅲ级72例、Ⅳ级17例,经检查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性别、年龄及心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具体措施有入院检查指导、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及基础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呼吸道护理、氧疗护理、口腔及皮肤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运动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随访4个月,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x±s),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组间采用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
  研究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53±3.0)h、(6.48±1.2)d,对照组分别为(31.24±3.2)h、(14.69±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特点为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及高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患者常伴有呼吸衰竭。近几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质量,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指导下[1],个性化与针对性护理得到了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有:(1)呼吸道护理:患者行氧化雾化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拍背,并指导其行有效咳嗽,以便于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保证呼吸通畅;(2)氧疗护理:呼吸衰竭患者常见的治疗措施便是氧疗,在护理时,护理人员应严格落实氧疗器械消毒措施,观察患者的导管是否通畅,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给氧流量与浓度[2];(3)口腔及皮肤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口腔及皮肤,定期清洁与护理,以此防止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出现;(4)心理疏导:由于患者病程较长,并且具有高复发率,导致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面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与其主动沟通,掌握其心理问题的成因,以此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使其逐渐拥有战胜疾病的信心;(5)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其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尽量食用易消化食物,并坚持少食多餐原则,禁止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避免了医护患纠纷的出现,因此,在临床上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其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4(10):157-159.
  [2]高文芝.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N].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84-85.
  [3]马艳辉. 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3):149-150.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给护理人员也带来了危害。本文主要就化疗药物的危害及国内外防护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护理 化疗 职业防护  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化疗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然而多数化疗药物在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的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57例,占比96.61%;对照组总满意例数为36例,占比61.01%。两组在总满意例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摘 要】 目的:探讨科学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围术期心理状态、术中的舒适度,术后满意度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必要的术前健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小儿肺炎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96例。按照数字表法将他们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临床统计和比较。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3.75%)和护理满意度(91.67%)均显著高于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干预组,皆为36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遵照本院护理规范与医嘱情况执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SCL-90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疼痛程度VAS评
【摘 要】 目的:研究肛门周围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肛门周围疾病术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6天、10天尿残留量和留置导管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
【摘 要】 目的: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15-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病房护理、用药指导等方面。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通过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挑选20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基础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评估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并发症者2例,占比2.0%,低于9.0%的对照组,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行综合手术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降低医疗费用、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
【摘 要】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诊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63例为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一次成功止血率及术后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摘 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脑卒中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的病人采用神经科普通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观察两组病人在接受治疗后的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和治疗